清妖_第一百四十四章 赵大人地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赵大人地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做人,低调些好。



众学官哪里敢不照办,前脚刚走,后脚赵安等了好几天的委任状终是送了过来。



给赵安送官凭的是吏部文选司的一个拜唐阿,另一个则是礼部的一个笔帖式。



江苏本省没有陪同人员,因为学官独立于本省官僚体系。



如果赵安任职的是知府知县,那么接到调令后首先就要去布政衙门和巡抚衙门报个到,然后由省里派人陪他一起到地方就职。



如此做法,是防止有人冒充。



这种事情过去有发生过。



拜唐阿是在京各衙门管事而无品级者,相当于吏员,不过这个职务只供旗人任职。



和满洲翻译科、笔帖式并称国人三大岗,升迁速度都快于汉官。



不过跟侍卫比起来,又小巫见大巫了。



如果说大清朝有十万个官员,那至少八万个是国人。



八比二的比例。



这个比例直到咸同年间才被打破。



因为太平军那是真杀啊。



所以,说清朝是满洲人的清朝和汉人无关,并不是对这个王朝的歧视偏见,而是事实。



文选司很厉害,这个厅级单位负责全国文官的职位分配、升迁调补,不过仅限四品以下官员任命,四品以上由满汉尚书直接管理。



每年卖多少官,也是由文选司说的算。



得罪了文选司的人,或者是打不通文选司关节,能把官员磨的一点性子都没有。



文选司过来的拜唐阿叫索迪,三十岁不到的样子。



礼部的笔帖式叫明禄,二十出头。



上次赵安被老太爷升任扬州府学教授时是吏部来人在单位做的“交接”,这回礼部也派人过来,自是因为赵安被老太爷赏了督学委员差事。



督学委员是钦差性质,两部共同重视也在情理之中。



但同上次不一样,这次好像正规许多。



要给赵委员“照相”!



不是真的照,而是在赵安的委员官凭上详细描绘他的相貌,脸黑还是白,毛多还是少,有没有痣,是高钩鼻还是平短鼻,都要详细写上。



官凭委任状一共三份,一份交本人,一份留吏部留存,一份送礼部备档。



如果是地方官的话,还得送一份到藩台衙门。



一切办完,赵安拿到了自己的委员任命状。



临时补充的绘像栏墨迹很新鲜。



惯例,给工作人员的红包是一百两一个,随从三十两一个。



赵安没按惯例来,分别给了索迪、曹安逸各300两,两人带来的几名随从则都是一百两。



“赵委员地道!”



旗人出身的索迪操的一口正宗京片子,很自然的将银票揣进袖中。



代表礼部的那个叫明禄的笔帖式则笑着走到赵安身边,低语道:“赵大人,有一人要见见你,不知赵大人现在能否抽身?”



“噢,是谁?”



赵安疑惑自己刚拿到证,怎么就有人要见他的。



明禄轻声道:“是内务府的包衣佐领全德全大人,这会在驿站等着大人。”



包衣佐领是从四品官。



一个从四品官大老远从京城跑来江阴见自己,政治信号太强烈,强烈到赵安一刻不敢耽搁就随明禄去见这位全佐领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赵大人地道![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