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_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之下是和中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之下是和中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阴驿站在城外,离赵安住的学政招待所有十几里路。



匆忙之间也没法让学政衙门给调车来,赵安就以委员身份让招待所提供了一辆公车。



因知道要见赵安的是谁,索迪等人没与赵安一起去驿站,只明禄陪着过去。



车夫是招待所的老员工,驾驶技术一流那种。



一上车,不等明禄坐好,赵安就从袖中摸出张百两银票塞在人手中,持下礼诚恳请教道:“明兄,不知全大人找在下所为何事?”



一声“明兄”叫的很自然,也很亲切,半点不违和。



是真心讨教,把自己摆在对方之下,不敢有半点怠慢,更不敢有丁点轻视。



因为赵安知道在京里大单位任职的吏员,那消息比督抚都灵通,而且眼前这位又是国人出身,别看现在只是个跑腿办差的笔帖式,弄不好回京之后就能官升几级外放实权官。



要不然怎么说笔帖式是国人入仕三大岗之一呢。



乾隆朝以笔帖式出身升为封疆大吏、尚书侍郎、将军都统的大有人在。



潜力太大。



因此真就要客气对待,免得无意间把人得罪。



这种人,弄不死你也能把你折腾够呛。



“赵委员年纪轻轻,对为官之道倒是精通,难怪能让皇上同和中堂如此看重。”



明禄看都不看银票就给塞进兜中,面带微笑说了句,“赵委员可知朝廷为何要将陷你入狱的胡高望调离江苏?”



“在下实是不知,还请明兄提点!”



赵安隐约猜到点原因,但在人京片子面前最好是装作不知道才好,这要样样猜到,如何显出人的神通广大嘛。



花花轿子众人抬的道理,哄着抬着奉着供着,绝对没错。



哪怕是个连品级也没有的基层人员。



没办法,谁让人家有通天抬头纹。



明禄却是笑了起来:“赵委员莫不成是在这揣着明白与我装糊涂?”



“不敢,不敢。”



赵安几乎是毫不迟疑又给明禄塞了个大红包。



是常州府学教授郭东阳提前送给他的“年礼”,足足860两。



这借花献佛的规格就高到天了。



拜唐阿、笔帖式这种级别在京时收红包最多也就几两,了不起二三十两,且一般收不到什么红包,因为他们主营业务是出售内部消息。



对接的就是各地官员派在京中的“坐京”。



按消息涉及官员品级计价,如只是五六品官员的消息,三十两最多。



这要是事涉地方督抚,则能卖上百两。



不过需要单位内部平分。



因此能落到兜中的钱并不多,这就促使各部的基层办事人员向往“出公差”,因为出趟公差最少都是一百两起步。



就跟官场送礼一样,一般没有官员会打破这个规矩,因为那会导致官员开支增大,而且也会让京城这帮基层工作人员因为被喂的太饱生出更大的贪婪之心。



如此倒霉的还是地方官。



偏赵安是不讲规矩的人。



准确说,是他爆发户的气质所致。



有钱,舍得给。



反正不是他的钱。



甭管是谁,哪怕就是个马夫,就赵安这性子高兴起来也能赏人十两八两的,避免哪天他赵大人要是上了战场,不会被马夫直接拉到敌营去献俘。



这种事,历史上可是有的噢。



先前在招待所办手续给了三百两,一上车又是一百两,这回更是八百多两,加一起都快一千三百两了,赶得上明禄出十趟公差的。



而平均下来,明禄这种部里的小角色一年最多出三次公差。



没办法,部里人太多,上面的侍郎分派不过来。



总让那么几个人出差,容易引起众怒。



“巨资”面前,原本好像看淡风云的明禄虽然没有动容,但眼神明显滞了一下,继而微微点头道:“我一部里跑腿的赵大人都能给这么多,想来赵大人给学台老宗师行贿一万两的事是真的了。”



“.”



这话叫赵安怎么接?



明智选择就是陪笑,甭搭茬,且看你小子怎么说。



“你们汉人有句古话叫千里做官只为财,我大老远从京里过来图的不也是些零碎花头么,既然赵大人如此大方,那我也不能叫赵大人说我们京里人不懂事。”



将红包坦然收下后,明禄讲了两件事给赵安听。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之下是和中堂![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