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_第17章 两宫相争,顾煜改革(二合一求月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两宫相争,顾煜改革(二合一求月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宫相争;



朝野势力极乱;



李渊同样也需要他来进行一系列的平衡。



种种情况都能助力他进行改革。



除此之外便还是因为匈奴。



虽然不少人都以李世民与突厥可汗制约之事来弹劾李世民,但对于与突厥的合约却同样也是十分的看中。



如今李渊早已以大唐皇帝的身份与突厥定下了盟约。



但在顾煜眼中看来,大唐与突厥注定会有一战。



这所谓的商路是注定不可能填饱他们的胃口的,九州与其注定会有一战。



他必须要提前做出准备。



这才是顾煜出山最重要的原因。



朝堂瞬间沸腾。



随着顾煜正式在朝堂之上提出了改革之事,所有人的目光瞬间便被他吸引了。



在这种时候,就连两宫相争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了。



所谓改革就注定会影响到所有人的利益。



这才是当务之急!



太极殿。



顾煜站在殿内,向群臣与李渊说着自己这些年来所想到的改革之法。



首先——



便是当前大唐的三省六部制。



这已经是在李渊称帝之初便已经定下的制度了,顾煜对此进行的改革并不算大。



只是在规定各部权利的同时,为此定下了更为具体的标杆。



要说有什么真正进步的话,那便是“翰林院”的雏形了,顾煜建议李渊专门成立一个部门,选拔能人入宫起草机密文书。



这绝对是吸取了昔年大汉的先见之明了。



此举主要防范的,便是如今随着李渊起事的关陇世族对于所有权利的垄断。



对于李渊而言这同样也有着帮助。



真正算得上是大张阔斧的自是针对整个天下。



顾煜提议废除武德初年滥设的“总管府”,裁撤冗余行政层级,恢复隋朝所定的“州县制”,兵明确州、县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命。



朝廷的指令下达实行的越快。



就会更加利于百姓。



这同样也是顾煜当年行万里路时所看到的场景。



但一切却又与隋朝时的制度有所不同。



顾煜建议每州设刺史、别驾、长史三职,三者互不统属,直接向朝廷对口部门汇报。



刺史掌行政之权;



别架掌监察之权;



长史掌军事之权;



说白了,这便是“三权分立”之制。



这绝对可以称之为跨时代的改革,其中灵机一动卡绝对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能让顾煜通过各种的表象想到这些从根本上的改革。



此举虽看似是加重了官员的数量。



但实则能给朝廷与天下带来的好处是难以想象的。



三者直接对应朝廷。



不仅仅能够提高朝廷的政令实行速度,同样也可以通过三权分立强化集权,并能控制吏治。



其实顾煜的想法远远不止这些。



顾易曾看到顾煜甚至有了将“十方征渡使”之权进行分割成为一个专门的部门,用来扼制皇权的想法。



只不过是这个主意在当前氏不可能实现的。



甚至还会给顾氏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顾煜这才退而求其次,转变了想法。



但这其中的进步同样惊人。



三权分立。



这种制度在原本的历史之上,其雏形甚至要追溯到宋朝时期,而从原本的制度进步到三权分立的制度,其进步所需要的一切同样是难以想象的。



换句最直接的话而言。



这其中的跨度,可有着足足数百年。



可见此事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除此之外,便是一些军事上的想法,只不过相比于对于治理地方上,顾煜并未特别大胆。



顾氏已经不复以往了。



虽然在顾泉等顾氏子弟的影响之下,如今在整个大唐朝廷之中顾氏同样也有着十足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却还是不够。



顾煜也不会动太多人的利益,让顾氏成为全民公敌。



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对于具体制度的改革,包括科举等。



不过最关键的地方仍是地方!



当前顾氏需要一个盛世!



而地方便是其中关键!



虽是如此,但此事仍是在整个朝廷内部掀起了惊天巨浪。



大唐确实是需要改革。



随着如今天下已经彻底一统,改革之事更是迫在眉睫。



毕竟李渊当初可不是继承的隋朝天命,而是自立天命,他不可能一直维持着隋朝当初留下的制度。



整个朝堂围绕着此事开始了一系列的讨论。



这注定不是一天能够定下来的事。



而顾煜也不心急,将这些提出来了之后,便没了其他多余的动作。



不过这却也是帮助李渊缓解了朝廷内部的矛盾。



但这又能持续多久呢?



李渊对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虽然也明白顾氏不会参与到这些事之中,但他还是私自见了顾煜,想要问一问顾煜对于当前东宫与秦王府的看法。



长安寝宫。



这绝对是整个皇宫之中最为核心的地方,李渊甚至为此还退去了所有下人,只留下了顾煜。



“太傅,如今这寝宫之中只有你我君臣二人。”



“朕也可以保证——”



“今日你我君臣二人之言,绝对不会有旁人知晓,不知太傅可否为朕解惑?东宫和秦王府朕该如何处置?”



李渊认真的看着顾煜,表情无比的认真。



这就已经是十分超标的信任了。



也唯有顾氏这数百年来所积累的名声,才可以让李渊做出这种决定。



顾煜的表情并无什么波动,先是朝着李渊拱了拱手,旋即才轻声回答道:“那要看陛下想要何种的天下?”



“何种天下?”



李渊立刻皱了皱眉,有些不解的问道:“此言何意?”



“陛下当真以为大唐天下已然太平?”顾煜仍是没有直接回答,再次抛出了一个问题。



李渊的眉头越皱越深,并未开口。



顾煜就这样等了片刻旋即才开口解释道:“以臣之见,数年之内大唐与突厥定会有一场大战,这是大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避开的。”



“陛下应该想象——”



“若是与突厥交战,无秦王之能的话大唐何人可为统帅?”



顾煜说的十分直接。



对于这一切,他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作为顾氏的当代家主,他只需要保证好不直接参加国本之争即可。



李渊都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他若是仍旧保持着局外人,那就有点太没有脑子了。



听到这话,李渊的表情顿时也是微微一变。



“太子与秦王皆是有能之人,此乃陛下之幸,陛下只需要处理好局势,无论是太子也好,亦或是秦王也罢,都可让大唐迎来盛世。”



“.”



顾煜再次开口,向李渊说着自己对于两人的一些判断,不过却也始终都未曾给出选择。



李渊听得十分认真。



对于自己的这个两个儿子,如今的他同样也是十分无奈。



其实在听到顾煜说出的这些之后,他就已经有点后悔了,早知如此还不如直接将“十方征渡使”的名头给李世民罢了。



继续维持住李建成主内,李世民主外的态度。



只要他对李世民做出限制并定下约束,或许便足以解决这一切。



可现在却终究还是有些晚了。



在他的默然态度下,如今无论是两人之间的矛盾也好,亦或是两人麾下之人的矛盾也罢,都已经渐渐上升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他也无法调和。



但顾煜却也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随后,两人就又这样就这改革之事仔细的聊了聊,顾煜向他阐述了其中所能够带来的好处,随后便直接离开了皇宫。



整个长安的气氛愈发复杂。



接下来的数日之中,不少人都前来拜访了顾煜。



其中自是包括李建成。



他并未表现出任何想要拉拢顾煜的心思,只是就这改革之事向顾煜讨教,包括一些治理天下的想法之类的芸芸。



李建成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人。



其实在顾易看来,李建成若是当了皇帝,就算大唐成就不了后世的“贞观盛世”,但也绝对会迎来另一个盛世。



顾煜自是知无不言。



直到亲自与顾煜畅谈之后,李建成才彻底领会到了为何魏征会评价顾煜“深不可测”。



顾煜对于天下兴衰的见解是远超旁人想象的。



他的底子本就不差,再加上“灵机一动卡”以及“洛书协律器”这两个道具。



在真正见识到了天下由衰转盛再由盛转衰之后,顾煜的见解就已经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



虽然只是简单的商谈。



但李建成对于顾煜的态度亦是彻底拜服。



而对于李世民,两人相谈的也差不多,只不过在其中顾煜同样向他说了,想要打造盛世所需要付出的各种代价。



这同样也是让李世民受益匪浅。



在此期间,李世民更是又见到了顾泉。



两人已经许久未见了。



自两宫之争开始之后,李世民便再也没有去见过顾泉。



甚至就连此次碰面都未曾多言什么。



两人似乎已经有了一点疏远,那其中的感情旁人又岂能得知?



顾府。



看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顾泉的表情愈发的复杂,在无数的情绪之中挣扎。



“想要去助秦王?”



顾煜平静的看着他,淡然开口。



“父亲!”顾泉几乎本能的便立刻摇了摇头,“儿乃顾氏长子,绝不会置家族于险地。”



未等顾煜开口,他就再次强调了一句:“绝不会!”



看着眼前的顾泉,顾煜不由得便摇了摇头。



他又岂能不了解自己的儿子?



李世民当初说的没错,顾泉就是一个外冷内热之人。



于族内。



他会为兄弟遮风挡雨。



于外,他同样也会为了自己觉着值得之人付出一切。



顾煜并未多言。



他相信自己的这个儿子会做出正确的决定,也不会辜负整个家族。



朝堂内的议论并未持续多久。



这就是顾煜的聪明之处,哪怕从始至终都未曾临朝,但他也拿捏住了所有人的利益诉求。



此次的改革与根本上并不会直接影响到所有人的利益。



这就注定了改革的成功。



最关键的是——



此事真正的获利者同样也是皇室,只要李渊表明了态度,其余人自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武德七年,三月;



轰轰烈烈的改革正式于整个大唐开始。



在此之前李渊更是举行了一场祭祀,随后各项政令的调整便从长安为始快速朝着整个天下蔓延而去。



四方变化不断。



突如其来的改革就注定会引起一系列的动荡,这无论是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



但在当前的大唐声势之下,这一切动荡也终是难以阻挡此次的改革。



各地出现的叛军每每刚一出现便会被迅速平定。



整个天下的百姓都对着接下来的世道抱有着大期待,这就是滚滚大势!



但——



随着改革之事的正式定下,两宫之间的争斗亦是在这一刻再次升了起来,并且为了趁着此次的改革争夺利益,这一次的争斗相比于以往要更加的激烈!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跪求了,万分感谢!!!)



第17章 两宫相争,顾煜改革(二合一求月票)[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