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_第17章 两宫相争,顾煜改革(二合一求月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两宫相争,顾煜改革(二合一求月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幕彻底拉开。



其实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完全可以说是既出乎了李建成的预料也出乎了李世民的预料。



昔年的李建成还会担忧李世民在战场上的安危。



李世民也从未想过什么所谓的太子,什么所谓的皇位,目标始终都放在了十方征渡使上。



两人可是亲兄弟。



但权利这种东西向来就是如此。



李建成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对此还有些犹豫,但随着身边人不断开口,他的心态也早就已经渐渐发生了改变。



他可以看着自己弟弟越来越强,但选择投资他的那些人可不愿意。



这向来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其实在顾易看来,且不论原本历史如何。



在当前的局势之下,只要李渊能够处理好两兄弟之间渐渐升起的矛盾,就算不给李世民十方征渡使的职位也可以给他其他东西。



让他帮助李建成来打造大唐的盛世。



这绝对是有机会达成的。



但可惜的就是李渊对于这一切同样也很默然。



而随着李世民开始了反击,那他与李建成之间的关系便会愈发难以缓和。



整个大唐朝廷围绕着东宫与秦王府彻底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内斗。



李世民的声望确实太强了。



他都无需做些什么,只是利用起了李渊早就赏赐给了他的开府之权,于长安城中结识世人,这就为李世民吸引了不少的人才与支持者。



李建成根本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最关键的是——



对于李世民那些心腹的拉拢同样也十分的不顺利,甭说顾泉,就连其他人也不愿意背弃李世民。



顾泉是不可能会参加国本之争的。



且不说李建成只是上疏提了提关于顾彦与平阳公主的婚事。



就算李建成再做一些事,也不可能影响到他的判断。



家族才是顾氏子弟最在乎的东西。



尤其是经过了昔年的顾哲之事后,所有的顾氏子弟对于这一切也是极为的敏感,就不可能去参加国本之争。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李建成也是渐渐转变了思路。



得不到,那便毁掉。



反正是不可能将这些人留给李世民。



李建成毕竟是太子,尤其是现在他还拉拢了齐王李元吉,以及李渊的数个宠妃。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房玄龄以及杜如晦相继遭受到了针对。



李建成先是让人诬告两人教唆秦王谋逆,但李渊并未完全相信,但在后宫宠妃的床头风之下,疑心终是渐渐升起。



最后李建成再次以退为进,直接让李渊下令将二人罢免出了秦王府,禁止参与军政。



随后便是尉迟恭、程咬金等武将。



李建成并未针对顾泉。



因为若是得罪了顾氏能产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最关键的是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下来,李建成也清楚顾氏子弟不会参与国本之争,完全没必要针对。



对于其他武将,他的手段则是要更加直接。



——谋反!



这无论是在任何封建王朝都是死罪的罪名直接便被扣在了尉迟恭的身上。



在此之前,他甚至都派人去暗杀过尉迟恭,只可惜最后失败。



这一次李渊不得不重视了。



与那些个文臣不同,尉迟恭可是勇将,在唐军之中的声望并不算小。



就算明明知道这是诬告。



他必须也要调查清楚。



尉迟恭当即被下狱,而程咬金则是被外调成了康州刺史,不断削弱着李世民在京中的实力。



此事可谓是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



最后在李世民的死保之下,尉迟恭这才被放了出来,但仍是直接被贬为了庶人。



除此之外,还包括段志玄张亮等人。



李建成就是利用着自己的身份上的优势,对李世民进行着全方面的针对。



不仅仅是针对李世民的麾下,同样也包括李世民。



耳边风;让人散布谣言舆论。



用尽各种办法来针对李世民的声望。



对于李世民而言。



局势可谓是愈发的严峻。



到了如今,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幻想了。



他能够感觉的出来,不仅仅是李建成李元吉,甚至就连李渊都在有意无意的针对着他,忌惮着他无与伦比的声望。



这对于李世民而言是一件无比绝望的事。



曾经的一家人走到了今天的这个地步,他仿佛再次回到了昔年在太原时一般,不进便死。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人非要去做出什么选择,而是局势在逼着他不得不做选择。



他同样也是开始回击。



但从始至终,他都未曾召见过顾泉。



自返回洛阳之后。



他从始至终就只见过一次顾氏子弟,而那一次他只是想要告诉顾泉,自己已经重新振作起来了。



此举自是会让人有些不解。



以顾氏的影响力,再加上以顾泉与李世民两人之间患难与共的情谊。



只要李世民能够获得顾氏的支持。



届时在天下的滚滚大势之下,他哪怕就算做不了太子,也绝对不会再如此被动了。



但李世民给出的回应却十分的简单。



“顾氏数百年之业,孤岂能让其将一切都压在孤的身上?”



“不让顾氏参与——”



“倘若就算他日孤身死,这天下终是也会迎来一段盛世。”



对此,众人皆是无法再多说些什么。



这同样也是李世民的人格魅力。



局势愈发严峻。



甚至就连李渊都能明显感觉到两个儿子之间那愈发难以处理的矛盾,以及整个朝廷内部的分裂了。



在不断的耳边风的情况下,他如今已经确实对李世民有了忌惮。



但还远远不到想要彻底放弃李世民的时候。



眼看着朝野局势愈发脱离掌控,他似乎也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的是,李渊竟然召见了顾泉。



夜,内宫之中。



穿越了层层的宫禁,顾泉终是缓缓踏入了殿内,见到了李渊。



“臣,见过陛下。”



顾泉的表情仍是如同往常那般严肃,认真的拱手行礼道。



“子渊啊。”李渊神色有些复杂,眼角处带着些许的疲惫,显然最近的他同样也是心力憔悴,“当今天下已然一统,不知顾公他可愿入朝为官?”



“我大唐的太傅一职,朕可还给他留着呢。”



——他再次提到了顾煜。



不过如今再提到顾煜,相比于当初却又有着完全的不同。



当初的李渊想请来顾煜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



但现在,他想要通过顾煜来破局。



如今朝中大臣都在东宫与秦王府之间站队,这让不得不让李渊生出了需要一个人来把控住所有人的心思。



而顾煜就是其中最好的选择。



相比于政事,顾泉虽然更加擅长统帅和武力。



但作为顾氏长子,他可不是一个傻子,自是能明白李渊话中的意思。



不过他的回答仍是如同往常一般,并未有任何的变化:“陛下,臣实在不知父亲的心思。”



李渊默默的看着他,沉默了片刻终是摆了摆手:“也罢,朕便派人亲自去一趟吧。”



说着,他缓缓坐了起来。



整个人的眼神也是愈发的复杂,“子渊啊,秦王和太子之间的事你怎么看?”



殿内的气氛瞬间一变。



李渊无比认真的看着顾泉,沉声说道:“如今殿内只有你我君臣二人,子渊可向朕.”



还未等他说完。



顾泉便直接低下了头,再次朝着李渊拱了拱手,从始至终都始终未发一言。



见状,李渊的话音忽然便停了下来。



他无奈的叹了口气,旋即再次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你且下去吧。”



李渊还是李渊。



他向顾泉问出了这个问题,就是希望是如同以往那般在关键时刻能够有人推他一把,好让他能够做出很好的决定。



但可惜之处也正是如此,他始终都是他。



在面对自己的这两个儿子之时,他的犹豫是远超以往的。



顾泉就不可能会以顾氏子弟的身份来参与这一切。



虽然是私自召见。



但这件事还是在各方推动之下渐渐传了开来,但对于当前的大唐庙堂而言,已经没有人在意顾煜这个顾氏家主到底会不会来京了。



顾氏是在两宫相争之外的存在,无需在意。



不,也不是无人在意。



裴寂这种人还是十分在意的,毕竟他们也害怕顾煜来朝,影响到他们的权威。



但很可惜的是,他们也不可能拦得住李渊。



李渊想要通过顾煜来维持朝堂稳定,缓解两宫之间的矛盾。



这是他必然就要做的。



顾易原本还以为顾煜是不会在这种时候归京的。



毕竟对于顾煜而言。



当前大唐朝廷内部的争斗他还是十分了解的,此次前来就算在怎么躲避也难免不会受到影响。



但让顾易感到意外的是,顾煜竟然真的答应了!



甚至就连顾易都未曾料到这事,更别说整个朝廷内部的大臣们了。



——朝野巨震!



当这个消息从巨鹿渐渐传向四面八方之时。



无论是在大唐的朝廷内部也好,亦或是对于四方百姓们而言,都可谓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多少年了!



顾氏的家主已经有多少年未曾出现了?



虽然顾煜明明还什么都没做,但光是如此便已经成功让整个天下百姓更加归心,更加加大了四方百姓对于盛世的期待。



当然——若是盛世未能到来。



这或许也就是顾氏最后的荣光了。



但顾煜从始至终倒都是十分的平静,丝毫没有半点的担忧。



李渊为顾煜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无论是李建成也好,亦或是李世民也罢,两人都跟随着李渊一同前来迎接顾煜。



此事实在太大了。



甚至就连两人之间的矛盾竟然都在这一刻停了下来。



虽然这注定是极为短暂的,但还是足以让李渊十分的高兴。



至少在他眼中,变数已经出现了。



这一幕对于顾氏而言,注定会被记录在顾氏族史之中。



沉寂了多年。



顾氏终是再次踏出了巨鹿,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中。



李渊确实是狠下了心。



虽然顾煜才刚刚踏入朝堂,他便将太傅的位置交给了顾煜。



如今的太傅可与原本历史之中完全不同。



可并不是虚职。



而是已经成了一众另类的丞相,虽然在名义上并不能命令朝廷百官,但对于各个部门又都能参与进去。



这是当时杨坚当时不得不做出的抉择。



至少在当时,他不能抹去太傅之职的权利,不然的话定会引起天下百姓离心。



如今的大唐承继隋制,这太傅一职同样也是如此。



——变数已至!



顾煜的前来可谓是彻底打破了当前大唐朝堂内部的平衡,进而也影响到了东宫与秦王府之间的争斗。



整个大唐朝廷内部的情况顿时就变得愈发复杂了起来。



而随着顾煜提起了整体改革之事。



顾易也是终于察觉到了顾煜为何会在这种时候选择出世。



这对于他而言,绝对是最合适的时机。



第17章 两宫相争,顾煜改革(二合一求月票)[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