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明君_第85章 论功行赏,弹觔估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论功行赏,弹觔估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靠高拱致仕,逼着大家复起海瑞,已经是极限了。



难不成还想让这头倔驴入阁!?



岂有此理!



礼部尚书张四维当先出列:“陛下,进士乃是殿试选拔而出,岂可因功而赐!?”



“国朝即便有此事,也是死后追赠,未见生赐进士者!”



“如此,既是对举子不公,也是坏了科举定制!”



“还请陛下三思,莫要坏了祖宗成法!”



朱翊钧温声解释道:“张卿有所不知,此事,我朝虽罕有,但青史却常见。”



“陆游陆放翁,不就是得了宋孝宗赐的进士出身吗?”



面上和气解释,心底却在冷笑。



什么祖宗成法,借口罢了。



赐个进士出身,还真算不得什么大事。



历史上的万历皇帝,那副模样,不也在万历四十六年闰四月,生员钦赐举人,举人钦赐进士?



那还是赐了一批人,怎么没见人说三道四?



说到底,还是海瑞不太受待见,朝臣排斥罢了。



刑部尚书王之诰板着脸出列道:“陛下,前朝是前朝,今朝是今朝。”



“选拔进士是国朝大仪,岂可轻易破坏?”



因为南直隶的事,害他儿子被流放了三千里,自然不会对海瑞有什么好印象。



才从大理寺左少卿改为光禄寺卿的李幼滋也出列附和:“陛下,若是进士轻赐,泛滥成灾,只怕会酿成大患。”



随后,又有右都御史霍冀、礼部侍郎马自强、户科都给事中蔡汝贤,等七八人,都不同程度地出列附和。



朱翊钧静静看着这些朝臣。



其中有抵触海瑞的,也有单纯怕皇帝搅乱科举的。



此前他就想过阻力很大,没想到阻力这么大。



他又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张居正。



心中不免叹息,内阁恐怕也不愿意看到海瑞爬到三品以上,那已经是入阁的门槛了。



吏部侍郎申时行左右看了一圈同僚态度,有了决意,当即出列劝道:“陛下,不若还是给海御史父母祖上荫官?”



朱翊钧不置可否。



便在此时,吏科都给事中栗在庭也上前一步。



义正辞严地劝慰道:“陛下,臣也以为赐同进士出身,有些不合祖制,有破坏科举之嫌。”



“臣建言,不妨效晏殊故事,赐海瑞参与明年春闱殿试!”



话音刚落,朱翊钧立刻开口,不给人插话的机会。



高声自责道:“众卿说得在理,进士出身,靠的乃是才学,不应轻授。”



“那便从了栗卿的意思,着其明年春闱,一同参与殿试罢。”



“往后,便看其才学了。”



群臣对栗在庭怒目圆瞪。



这是哪门子劝谏!殿试又不会黜落!



此前,宋朝的张元在殿试中被黜落,叛逃西夏,直接被授予了宰辅之位。



而后直接领着西夏,给前宋狗脑子都打出来了,光是好水川之战,就杀戮了上万人,战后更是题诗嘲讽,落款“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给宋廷气得茶饭不思。



有这一例在前,大家也就明白,有本事的人,最好不要使其怀才不遇,这种人多了,是要出乱子的。



于是,往后殿试,便只排名列序,不再黜落。



栗在庭这提议,还是要赐海瑞进士出身,只是将流程合法化了。



乃至于先前朝臣说流程不合规制,都像是皇帝在故意钓鱼。



都御史葛守礼则出面附和:“圣明无过陛下!”



通政使何永庆、吏部右侍郎温纯等人,也一并行礼认同。



这时候,内阁也不得不表态了。



张居正迟疑半晌,出言道:“陛下,海瑞自是有功的,不过吏部既然已经给予了官职上的封赏,若是再开恩殿试,会不会有些过了。”



他与海瑞实在合不上。



性情上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政见不同。



张居正就怕这类身怀清誉、做事不留余地之人,进了中枢搅乱大事。



此次南直隶的事,听闻高拱出面要替皇帝分忧,却被海瑞拦了下来。



他看在眼里,心中更是明白,对于海瑞而言,明朝的大局,根本不被放在眼里,此人的眼中,只有皇帝和百姓。



这种性子不能调和阴阳,是不适合进中枢的,一味站在皇帝的立场,只会使得百官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恶化。



皇帝还未开口。



坐在御阶下方矮墩上的徐阶,突兀起身:“元辅有所不知。”



“今次南直隶办案,海瑞居于首功,我这把老骨头,并未有半点功劳。”



这是在推功给海瑞,如今迎合君上,又不必担忧自己位高难封。



朝臣纷纷向徐阶看去。



不少人忍不住瞥了一眼皇帝。



又来?



要是不让推功给海瑞,是不是又准备用徐阶回朝,来威胁大家伙?



张居正也是一滞。



虽然是老师,但他可不想徐阶回朝。



这时候,朱翊钧终于开口:“元辅,都察院立功艰难,往后更是如此,朕不忍苛待重臣,如今稍稍开恩,也是为表心意。”



听了这话,张居正神色略微开霁。



都察院立功艰难自然是假的。



皇帝这是告诉他,并不打算让海瑞入阁,而是为了都御史的位置,给海瑞铺路。



若是如此……倒尚且还能接受。



都察院,是海瑞最好的去处了。



想到这里,张居正这才躬身:“陛下思虑周全,是臣无状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



内阁同意了,事情就好办了。



“那便如此罢。”



“对了,徐阶徐卿,朕留他在京,以备咨知,再荫徐璠尚宝司卿。”



申时行等了一会,见没人再给皇帝顶回去,便躬身应是。



说完此事,环顾殿内。



朱翊钧顿了顿,咦了一声:“杨博杨卿呢?今日未来早朝?”



张居正回话道:“杨阁老疾病愈笃,已是无力起身,前几日上了致仕的奏疏后,便再未入宫。”



朱翊钧叹了口气:“又一肱股重臣要远朕而去。”



他吩咐一旁的张宏:“让太医院去看看,若是药石难医,便替朕批红了他致仕的奏疏罢。”



“对了,若是要回山西老家,让太医王文礼、宋照和随行照顾,否则朕放心不下。”



吩咐此事的时候,余光看到张四维,一副抑制不住激动的神情。



心中暗暗摇头。



他稍微收摄心神,说起正事:“说说的土蛮汗的事罢。”



朱翊钧此时,终于将目光看向今日初上廷议,却一言不发的兵部尚书,王崇古。



他征询道:“王卿对此可有什么建言?”



(本章完)



第85章 论功行赏,弹觔估两[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