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_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就这还大学生?”



林朝阳趁机挖苦了陈健功一句,他催促道:“说正事。”



“报上有篇文章说的就是sf群众,里面有一句话。”



陈健功眼前一亮,“就是这句?”



“嗯。”



陈健功立马下笔将自己原来的那句台词划掉,按照林朝阳指导的补上两句台词,然后越看越讽刺、越看越辛辣。



最后忍不住朝林朝阳伸了个大拇指,“大才啊!”



有了这两句台词,陈健功更加笃定林朝阳在创作上的天赋,拉着林朝阳死活也不让他走,非得把剧本给磨出来不可。



“上班,还得上班呢,晚上到家里去弄。”



林朝阳好不容易找了个借口逃出32号楼,等到下班的时候,就看到陈健功早早的等在了图书馆门口。



“你小子怎么跟狗皮膏药一样?”



陈健功被他挖苦也不生气,涎着脸笑道:“我这不也是为了艺术吗?”



文化人要是不要脸,谁也拦不住。



林朝阳把陈健功领到家里,陶玉书听说他要鼓捣一出话剧,顿时来了兴趣,催促着林朝阳帮忙改剧本。



爱折腾,这恐怕是陶玉书和陈健功两个人最大的共性。



有了陶玉书的监督,林朝阳没办法偷懒,只能陪着陈健功磨剧本,连着三天晚上,总算是把剧本弄好了,陈健功这才放过他。



“玉书,太感谢你了,等首演的时候你一定要来捧场啊!”



“没问题。”



陈健功和陶玉书两人兴高采烈的告别,完全忽略了一旁的牛马。



我忙了好几天,就没人对我说一句“谢谢”,say thankyou吗?



林朝阳深深的叹了口气,为什么他的身边的人都这么爱折腾啊?



一转眼,《人民文学》第八期已经出刊一个多星期了,作为中国文坛殿堂级的文学杂志,《人民文学》在读者群体当中的号召力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每期的销量都在四五十万份。



这一期《人民文学》出刊的头三四天,杂志的销量依旧维持着往期的水准,但情况在第五天开始出现了骤然变化。



读者们蜂拥而至,许多书店、书报摊上的杂志每天以平日里销量两倍、三倍的增加,本来应该是能卖一个月的库存,却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被一扫而空。



干图书这一行的遇见这种情况都很清楚,这必然是这一期《人民文学》上又出现了好作品。



书店的工作人员们甚至不需要翻杂志,就知道这期杂志火爆的原因。



作为这一期《人民文学》主打作品,《高山下的花环》的标题名字以头条的形式被醒目的印刷在杂志封面上。



《人民文学》在各地书店、书报摊和邮局遇到的这种情况在上一期《人民文学》发售后也出现过。



七月份的《人民文学》刚刚刊登了姜子隆的《乔厂长上任记》,作为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之一,《乔厂长上任记》自发表之日起便在读者群体受到了追捧,让那一期的《人民文学》销量走了一个漂亮的上扬曲线。



而八月份的《人民文学》突然的火爆,看起来可比上一期还要火热。



库存告急,各地新华书店纷纷向人文社反馈信息。



可这个时候人文社根本顾不上书店的发货请求,因为在这一期《人民文学》出刊的第二天,他们就接到了部队的采购要求,一次性采购五万份第八期《人民文学》。



五万份杂志对于《人民文学》每个月的销量来说并不算太多,但因为部队方面是突然提出的采购要求,所以人文社和他们合作的印刷厂有些猝不及防。



慌手慌脚的加印了部队要采购的杂志,人文社才腾出时间来应付书店的发货请求。



加印和发货环节的脱节,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造成了第八期《人民文学》在各地一刊难求的情况。



此时距离这一期《人民文学》上市发售已经过去了半个月,《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的口碑也已经呈病毒性在广大读者群体当中扩散开来。



自今年2月开始,我们国家与南边邻居的war一直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名义上虽然war只持续了一个月,但实际上小规模的冲突却一直绵延至今。



对于恩将仇报的邻居,老百姓们抱有的观念很朴素,那就是必须要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但同时,国人也同样揪心于前线战士们的艰苦战斗和英勇牺牲。



就在此时,刊载着《高山下的花环》的第八期《人民文学》上市了。



作为第一部以这场战事为背景的,《高山下的花环》在发表后的第一时间便获得了大量读者的关注。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