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_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一个周三,林朝阳到中文系蹭林更的课。



上完课,林朝阳问道:“这两回上课没看到老叶。”



老叶是叶俊远,77级中文系的老大哥。



陈健功回道:“叛校了,考上人大的研究生了。”



“大一能考研究生?”



林朝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陈健功硬拉着他往32号楼去,让林朝阳帮着给看看最近新写的剧本。



“剧本这玩意我哪儿懂?还得上班呢!”



“一事通,百事通,你现在可是大作家了。”



陈健功生拉硬拽着把林朝阳拉到宿舍,拿出他刚写出了初稿的剧本——《良心》。



林朝阳对于戏剧创作了解不多,本想谦虚几句,可陈健功却说道:“都是讲故事,大差不差,你就提意见就行。”



陈健功的话自然不能当真,在读者和观众的角度来看,和剧本的区别确实不大,无非是改一下形式。



可若细究的话,两者却有着极大的不同,无论是在创作目的、表现方式、结构特点还是阅读/观看体验上两者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比如说,通常要采用详尽的文字叙述,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内心独白、环境描写和各种修辞手法和叙事技巧。



但剧本不同,它主要是依靠对白和舞台提示来推进剧情,语言必须精炼、简洁,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的结构要求也相对自由,作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思来灵活安排章节、视角和时间顺序。



剧本要求的结构必须是紧凑的,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注重场景转换和戏剧冲突的设计,通常按幕或场来划分,每一场戏都是围绕特定的冲突或者时间展开的。



一般人很容易看进去,但看剧本却需要一定的耐心,很多人看剧本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干”。



简略的时间、地点、环境交代,然后便是人物对话以及表情和肢体动作描写,它给读者所展示的只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而剧本所展现的时代风情、赋予人物的情感和情节的跌宕起伏,是由读者和观众的感受来共同完成的。



《良心》是部独幕剧,讲的是某省xf处长的两个女儿,一天把一個在街上遇到的瞎老汉领回家中。这瞎老汉的女儿在二十年前含冤而死,老汉因此哭瞎了眼睛。



现在嗡嗡嗡过去了,老汉来省城为女儿sf,而xf处长正是瞎老汉的女婿,是他当年的“大义灭亲”,揭发了自己的妻子,那两个女儿也正是老汉的外孙女。



剧中,只有xf处长才了解几人之间的关系,但在最后他却狠着心将老汉的sf信烧了。



林朝阳没写过剧本,但看过不少剧本和话剧演出。



《良心》的故事带着典型的伤痕文学特征,放在四十年后可能有些俗气,但放在现在看还是很新鲜的,尤其是在最后的结局处理上,很有几分巧思。



“写的不错。”



“真不错?”陈健功有些不自信的问道。



“我一个门外汉,你指望我说出什么来?单凭个人感觉来说是挺不错的。”



陈健功略有些遗憾,“你这水平也不行啊,连点问题都看不出来。”



林朝阳恶狠狠的看向他,我让你找我看剧本了?



“玩笑,玩笑!”陈健功嘻嘻哈哈的道了个歉,问道:“你就说说呗,随便说说就行。”



林朝阳又翻起了剧本,字斟句酌了好一会儿。



“这句台词我觉得可以改一下。”



“改成什么?”



林朝阳指的地方是剧中xf处长对瞎老汉说“不要无理取闹”。



他说道:“伱后面再跟两句。”



“跟什么?”



“xf处长:不要无理取闹。



瞎老汉:首长,我有理呀!



xf处长:有理也不能取闹!”



陈健功眉头蹙起,“这是强调吗?倒是不错。”



“这两天的《人**报》看没?”林朝阳问。



陈健功摇了摇头,“没看。”



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