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_第284章 天下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富国强民的制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4章 天下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富国强民的制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84章 天下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富国强民的制度



听到这。



隔壁的朱元璋若有所思,无比认可林澈的观点。



早先讲到科举改制的时候,他便萌生了普及教育的念头。



既然当下的读书人出身优渥,代表了阶级集团的利益,何不从民间重新提拔一批学子出来。



不说出身差一点一定能当好官,起码了解百姓的所求所需。



再配以林澈的‘因材施教’,全方位选拔各类人才,肯定要比现在的制度好很多。



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念至此。



朱元璋深呼吸了一口气,不由的干劲十足。



“天德啊!”



“臣在。”



“你说,咱要不要把元廷的理念改进优化一下?”



“元廷不是规定五十家为一社,每社立一学堂,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隙使子弟入学,如学文有成,申复司照…”



朱元璋大手揉搓着下巴,轻声道:



“咱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咱也不想收老百姓的钱财,以此牟利。”



“咱可以强令天下各州府县设立社学读书,且入学幼童不分贵贱贫富。”



“学师,也不必非得是儒生。”



“喜欢读书的来读书,喜欢手艺的学手艺,反正,对啥东西感兴趣,那便学啥东西。”



“各地开建学堂,花不了多少钱。”



“况且,如今中都凤阳停工了,朝廷日子一下子宽裕了,刚好可以用来建学堂。”



听朱元璋说完规划,徐达顿时虎躯一震,激动道:



“陛下圣明。”



“臣觉得没问题。”



“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想当年,咱们若是有地方学点吃饭的手艺,还至于拎着脑袋去造反?”



“让幼童学习,这绝对没错。”



不等他继续,朱元璋食指竖立在唇边,示意老伙计噤声:



“咱也知道没错,问题是来自士绅的阻力,定然也不会小了。”



“算了,咱还是不问你了,跟你说了也白说。”



“改日咱来请教林先生。”



徐达:“…”



另一边。



朱标仔细想了一下,认为林澈说的很有道理,由衷道:



“林先生所言极是…”



“那,具体应当如何?”



“还望林先生示下。”



林澈莞尔:



“今天讲的东西不少了,剩下的留给伱们当作业。”



“记住了,天下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富国强民的制度。”



“以此为前提,回去想一想,下堂课我提问。”



“下课!”



说罢。



林澈伸了个懒腰。



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大摇大摆的走出了房间。



离开了林澈府邸,朱家父子们先后回到皇宫。



负责汇报的太子朱标,惶恐不安战战兢兢,报喜不报忧,专挑好听的说。



朱元璋面不改色稳坐钓鱼台,却也没戳穿对方的小心思,揣着明白装糊涂,权当无事发生。



待到太子一口气说完,他才不紧不慢道:



“还行。”



“课上的还不错。”



“好歹把先生教的东西全都记住了。”



“话说,今天咱没跟你们过去,你几个有无惹先生不高兴啊?”



第284章 天下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富国强民的制度[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