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_258 《太傅发疯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58 《太傅发疯日常》[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说她擒杀李逸,或是李逸在败逃的路上已经负伤,她才得以侥幸捡下此功的话……那杀葛宗又当作何解释?



这葛宗据闻极为残暴勇猛,如此凶悍的敌人,那般凶险的战场,又何来“捡功劳”的可能?



可若皆是实情,那她一个闺中女郎,究竟何来如此滔天本领?



殿内的议论仍旧无法休止。



圣册帝静观此一幕,面上没有丝毫起伏。



她能理解眼前的哗然,及这些文武百官的震惊。



此等近乎横空出世的将才,又是女子之身——



历来,于朝堂于战场之上,女子行事,总会招来更多质疑,面对更多阻力,她一直都很清楚这一点……这也正是她当年选择让阿尚变成阿效的原因之一。



扮作阿效的阿尚,一路登上太子之位,虽亦是阻力重重,但至少没人可以拿男女之分作为质疑她一切功绩的开场白。



而现下,她只是用了原本的女儿家身份,去做了与从前一模一样的事而已。



以女儿家的身份……



所以,阿尚是想借此来同她证明,从前是她错了吗?



冠冕之下,短短数月又添了白发的女帝微阖目一瞬,再开口时,打断了殿内的喧嚣声。



女帝无意在这个话题上停留太久,如今政事庞杂,局面飘摇,揭竿而起的声音越来越多,她的心神注定不能只为一件事而停留。



于是她提起了论功行赏之事,询问众官员意见。



众声各异中,也有许多人秉承公正态度开口:“常大将军及其女,不惜己身力保和州,又及时平定李逸之乱,此两桩皆为大功,自当厚赏!”



至于如何赏,对如常阔此等已领一品骠骑大将军之职的武将,赏赐不外乎是金银田宅,再高些,便是封爵。



但也有人委婉称,徐正业之事未平,此时封爵,为时过早。



说罢常阔,自然也要说那常家女郎。



有人提议,可赐封其为一方县主,以表褒奖。



“县主?”一直未说话的褚太傅抬眉看向那人:“既是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纵要赐封,也当封个武将之职,县主算是什么驴头不对马嘴的赐封?”



今日是县主,明日便能成为和亲公主!



这就是给一个在战场下立下了大功的女娃最大的封赏?简直是笑话!



“武将之职……女子怎能领武将之职?”



“且这常家女郎也并非军籍之身,更不曾投军……”



“投什么军?”褚太傅冷笑一声:“老夫记得,当初圣上曾发告示,其上有明言——以反贼徐正业首级献者,无论士庶出身,皆赏金万两,授官三品。以其麾下其他祸首首级献者,亦赐官五品。”



“试问这葛宗如何不算徐正业麾下祸首之一?”



褚太傅苍老的声音传遍大殿:“这告示之上已经写明,既然无论出身士庶,又何谈区区有无军籍,是男是女之分?纵不论常家女郎擒杀李逸之功,单凭一个葛宗之首级,已足以赐封五品将官!”



殿内百官神色各异,相互交换起了眼神。



魏叔易眼神微动,似有一丝笑意。



他为天子近臣,天子态度不明之际,他不宜多言。



但有褚老太傅在……何谈不能替她争回一个应得的武将之职?



所以……



不想当女官的原因,是因为想做武将吗?



也好,不愿为拘于宫墙之内的女官,那便做自在驰骋沙场的武将吧。



正如魏叔易所料,接下来的褚太傅,字字句句皆在为常岁宁而“争”。



“自古以来,身怀大奇才者,向来寥寥无几!既是天公降才,何分男女?”



“值此非常之时,现此非常之才,何尝不是上天庇佑大盛之兆?”



“依老夫之见,非但要赏,更当厚赏,如此方可激励天下有才者献出报效之心!”



“反之,有功不赏,只会使人心凋敝,如若酿出此等大过,今因区区偏见,而持反对之言的诸位,可担待得起吗?”



“……”



太傅虽老,尚能战也。



或者说,太傅于朝堂之上“发疯”,本也是常态……这发病之兆,要从其接任礼部尚书时说起。



无论对面是敌是友,凡是说了让他听不顺耳的话,便直接开呛。



与其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倒更像是“管它呢,贬官拉倒”。



而没有弱点的敌人往往是最可怕的。



至太傅开启发疯先河以来,尚无人能从其手中讨得半分便宜。



况且太傅疯则疯矣,却也总能给人歪理正说,据歪理而正面力争之感……时常对手都会被他绕进去,吵至中途忍不住反省一下自己。



再者,其威望声名在此,资历与人一样老,又门生无数,一言一行都极有分量,且越是这股“吾辈文人绝不与这浊世同流合污”的倔劲儿,反而越得那些文人官员学子们拥护。



甚至有人将这位老太傅的抬杠言论,专门整理成册,在文坛广为流传,做了个什么集来着?记不清名字了……但分明该叫《太傅发疯日常》才对!



也罢!



横竖不过一个小女郎,一个武官之职而已,说不定便如昙花一现,很快再无人注目了。一鸣惊人间乍然出世,而又后继无力乍然消匿的例子也有许多。



话已至此,他们若再为此争执下去,倒显得气量狭隘。



那些持反对态度的官员叹气揖手,退回原位,不再说话。



争执声一时消散,圣册帝却未有立时敲定封赏之事。



或者说,方才那些争执与反对的声音,正也是她所默许的。



帝王不想立刻做出决策时,便需要有不同的声音。



常阔必已待她生出隔阂,甚至有可能已同阿尚这个旧主相认,京中已无其软肋……行赏之事,她尚要好好思量,不能大意。



258 《太傅发疯日常》[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