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祯太过极端_第74章 将皇帝困死在陕西(求追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 将皇帝困死在陕西(求追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朱由检并未急着再大刀阔斧的进行下一步动作。



只是让锦衣卫暗中在这两日不断于民间宣传,告御状之人惨死乃是秦王府所为。



作为过来人。



朱由检再清楚不过,民意需要发酵一段时间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只不过有些可惜的是。



他时间实在不多,再过几天就要直接动手了。



否则让民意再持续压抑一段时间,期间再用些手段拉扯。



那等到他着手引爆之时,才真叫一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



在告御状之人惨死于客栈中的第一天。



府城内的一众百姓对于这事还是一副懂的都懂的态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相识百姓们在街上碰面,或者是于饭摊前偶遇时。



往往会在双方眼神接触后,随即往秦王府的方向瞟上一瞟。



毕竟是皇亲国戚,大家没有说什么,但具体的懂的都懂。



不过舆论的传播速度总是极其惊人的。



尤其是在皇帝位于身边的时候,大家必然会有聊不完的话题。



更别提这其中还有锦衣卫在推波助澜。



因此在第二天。



府城内的舆情已经发生了大幅变化,矛头尖端直指秦王府。



皇帝对我们那么好。



从京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陕西,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吃饱饭。



不仅如此。



皇上他还为我们主持公道,连宗亲王府之人犯法皇上都要严惩不贷。



可秦王府竟然把那告御状之人当着大家的面给杀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



他们并不会去深究秦王府是如何将那告御状之人给残忍杀害的。



稍微细想一下,就知道此事操作起来难度系数极高。



但各种原因及人性交织之下,百姓们不可能去深思其中的门门道道。



就算有人提出异议,也会被潮水般的议论给瞬间淹没。



不仅如此。



在告御状之人惨死的事件下,秦王府之前所干的许多事也是被一件件给扒了出来。



有些是被夸大的,有些甚至纯属是子虚乌有的。



反正不管有的没的,种种所作所为皆是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在民众之间传播开来。



众人都等着看皇帝最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秦王府内的朱存枢自然也是听说了这些事情。



此刻站在他的角度。



这事已经可以十之八九的确认,就是乔应甲那帮官员所为。



因为皇帝不可能用如此手笔自毁长城。



既然如此。



那谁获利最大谁便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一想到自己秦王之尊竟被那批文官奴才推出来当靶子,朱存枢一时间也是气的攥紧拳头连指甲都刺进了掌心。



当即他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命王府下人也在民间传播起舆论来:



王爷是冤枉的!



平日里王爷深居简出,几乎都不出王府,哪里有时间去祸害百姓?



第74章 将皇帝困死在陕西(求追读)[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