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祯太过极端_第66章 十县屠九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十县屠九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语气中不夹杂任何一点感情的话语。



让跪伏于地的孙传庭顿时感觉自己好像跪在了烧红的铁板上。



如果仅凭对国利好的角度出发,陕西境内的宗室确实是该处理一下......



毕竟前些日子他游历陕西时。



曾亲眼看到当时秦王府的一个妃子出游,身后所跟的随从便有百人之多。



这些随从各个衣着绮罗,一身衣服便是穷苦百姓种地半年都买不来的。



这还只是仆从而已......



可是......皇家宗室的问题,是他一个小小的辞官进士所能妄加评议的吗?!



孙传庭一时间不清楚皇帝问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从心里,他是想回答“该杀”的。



但此举在三纲五常的基调下,实在显的太过惊世骇俗。



就在孙传庭口干舌燥不能言之时,他又听到耳边传来声音。



“这个问题是朕问的,所以不管你说了什么,朕都不会怪罪于你,不必惊慌。”



听闻此语,孙传庭心思飞转,大致明白了这是皇帝对他的一次考验。



宗室与民生,孰重?



皇帝的话让孙传庭不由自主的热血上涌。



同时孙传庭也大抵猜测出了,为何皇帝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步。



仅就这份直白的担当而言,做臣子的但凡有点心气,又怎么可能不为皇帝效死?



孙传庭深吸一大口气,控制住心态后高声回答道:



“回禀陛下,若是从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陕西境内的那些宗室确实......皆该杀之!”



孙传庭本想委婉点回答,但皇帝的问题是宗室该不该杀。



这个时候他若是再去逃避什么,恐怕会让自己的印象在皇帝心中大打折扣。



孙传庭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因为对于他来说。



这不光是一个救陕西救大明的重要机遇,更是他孙传庭本人建功立业的机会。



所以,面对着皇帝,他说出了这种对皇权大不敬的言语。



因为他明白,雄才大略的皇帝不会因为臣子一句为了国家利好的言语,就怪罪于身。



听着孙传庭的回答,朱由检慢慢点了点头。



对于朱由检来说。



民众可以从宏观推动帝国前进,而宗室只能在微观不断拖拽帝国前进的脚步。



所以若是他选择的官员,从思想的根源上有问题,那即使行政能力再强也无所意义了。



态度错了,能力越大越反动。



孙传庭的思想,让他很满意。



什么皇权不皇权的,对于朱由检来说根本不重要。



一心为了帝国前进的领袖,愿意为了帝国献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权力,只不过是他推动帝国前进的必要工具罢了。



面对着跪伏于地的孙传庭,朱由检淡淡开口道:“起来吧,跟朕说说你在陕西的见闻。”



当即,便有一名小太监为孙传庭搬来一个绣墩。



孙传庭知道自己第一关算是过了。



可他非但没有轻松,反而还越来越紧张起来。



一边调整着自己的心态,孙传庭一边开始小心翼翼的和陛下讲述自己在陕西的所见所闻。



朱由检听着孙传庭的讲述,也是淡淡点了点头。



从谈话中来看,孙传庭确实对大明朝各地都有所了解,陕西山西一带更是如数家珍。



尤其是关于如何去切实有效的治理基层方面,孙传庭倒还真说出了几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不过这些终究只是纸上谈兵,孙传庭能力究竟如何,还是要从具体事件中才能看的出来。



对于孙传庭这种有志爱国中年。



朱由检愿意给他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聊了一会儿后,朱由检对孙传庭开口说道:“今日先去休息休息吧,明天朕有个差事要交给你办。”



皇帝开口,孙传庭自然是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当即跪地叩首告辞。



回去后。



孙传庭缓了好一会儿,才长长舒出一口气来。



原本。



孙传庭以为自己中过进士当过京官下过基层,还有过辞官的壮举,自觉也有几分阅历与傲气。



可是方才面对着年轻的新皇,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虽然皇上对他的态度还算温和,但那无形的气场却着实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第66章 十县屠九县[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