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陌刀压大唐_第七十三章:崔砚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崔砚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潮生一一翻看面前的文书,大多数都被李光弼做了标记,只需等自己核实一番,基本上没什么差错。



直到翻到《粮数簿》。



“屯田收粮共26万石。”



在其旁边,是一张朱色贴条。



沈潮生看向正在忙着收拾的李光弼问道:“李兵马使,这是?”



李光弼放下手中文书,抱拳回道:“回节帅,这是需要额外填补的分量。已经补上了,沈节帅无需在意。”



“额外填补?什么意思?”沈潮生只觉莫名其妙。只听说过当官往自己腰包里塞的,这怎么还需要节度使往里面填的。



“回节帅,河西道除了屯兵戍边,额外还有屯田之责。王公上任前,阴氏控制石羊河上游水坝,只因下方百姓不交孝敬,便肆意断水。连带着军屯一倾之地尽数绝收,后来阴氏将这缺损补上了。”



或许是见惯了这般场景,李光弼的声音没有丝毫起伏,像是在陈述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



一倾便是百亩田,军屯都敢如此毁坏,那百姓岂不是更严重些……



“那百姓又有多少绝收?”沈潮生询问出声。



“回禀节帅,没有仔细丈量过,但八九倾总归是有的……”



“难怪……难怪……”



沈潮生忽然想起之前去往安西都护府时,那路边卖儿卖女的老妇。



只怕那些,都是家中被断流绝收的人家。



“武威阴氏!”



沈潮生心中已有计较,倒不是因为要替谁出头,而是如今河西道是自家地盘,总归见不得有掣肘。



更何况,沈潮生早就对这些世家看不顺眼。



这个自隋朝便已经存在的阴氏,虽未进“五姓七望”,可在这河西道分量十足。



土地兼并,本就是封建王朝的顽癣,如今敢截断水源,往后战乱四起,干出什么都不奇怪。



只怕这阴氏想要那些孝敬是假。



趁着没人管,人为造成饥荒,低价买走百姓手中田地是真。农户失去田地,便只能卖身给武威阴氏为奴。



地要贱收,人如牲畜。



只是断掉水源,便能让这些勤苦劳作一辈子的人当上奴隶。



“武威阴氏,好算计!”



沈潮生突然问道:“七军三捉守中,有多少人与武威阴氏有旧?”



李光弼愣了片刻,恭敬回道:“回禀节帅,末将不知……王公当初换了一批,只不过武威阴氏扎根极深,轻易动不得……”



“动不得?两年前,市籍要上贡我动不得,入了军伍。”



“如今,我身为河西道节度使,百姓父母官,还动不得?”



沈潮生将文书合上,站起身来。



“我倒要看看,这些自称流水王朝,铁打世家。究竟有没有那般厉害!”



“李将军,剩下的事务你再替我核实一遍,待我有空之时,再回来落字。”



待沈潮生快步走过院落,李光弼这才反应过来。这少年节度使,想要逃!



转过身来,却见沈潮生已经踏出使府。



李光弼叹气一声,搬了个板凳来到案前,替沈潮生继续补缺。



……



沈潮生巳时入的使府,酉时才寻得机会走出府门。



府门外,几辆马车依旧停在道旁,博陵崔氏的马车停在最前头,格外显眼。



沈潮生刚迈出使府,崔砚之便已经走下马车抱拳相迎。



见沈潮生身后有一女子,崔砚之开口夸道:“沈公,半年前匆匆一别,如今再见沈公。只觉沈公越发俊朗。若身着紫袍,只怕一身贵气难掩。”



一众弟兄绷不住笑出声来。



老二挠着头,扫视一圈。不懂弟兄们在笑什么。



大哥不是挺俊朗的吗?



沈潮生凝视着崔砚之,因当初崔景执之事,沈潮生对博陵崔氏无半分好感。更别提当初在大斗军军营,这崔砚之还明里暗里表明,他已知晓自己与崔景执之死有所关联。



“崔郎倒是光彩依旧。”



摸不清崔砚之的来意,沈潮生便干脆也不多说。



一句话,点下头,就算是打过招呼。



崔砚之见沈潮生没有要继续谈下去的意思,不免心中有些不忿。五姓子弟,虽未入朝堂,那也是读书人眼中的“白衣卿相”。可如今不是在乎这些的时候。



世家夺权争斗,血腥程度丝毫不比皇位争夺弱。能否体现价值,换一条活路最重要。



崔砚之压下性子,开口说道:“沈公可还未用晚食?在下已在私府备下酒宴,还望沈公移步,全当是替沈公接风洗尘。”



沈潮生语气疏淡:“崔郎美意心领了。只是如今事务繁杂,案头军报尚需连夜批阅,怕是要辜负这接风酒了。”



这已是第二次拒客,崔砚之脸上的笑意僵了一瞬,却又迅速堆砌出笑意。



第七十三章:崔砚之[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