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仙族:从种下一亩良田开始_第26章 贵字的十三种写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贵字的十三种写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家宅院,是三进三出的四合院。



砖墙崭新,每年都会请人定期清理青苔和白碱,为此花费至少数十两。



坚硬榆木做成的大门,高约一丈,极其厚重。



两条粗大的镇宅铜环,做工精美。



门上两米宽的牌匾,由百多年前一位大学士,亲笔写下的“王氏祖宅”四个大字,由金漆描绘,擦的锃亮。



从外面看,当真是气派非凡的大宅院。



王楚玉用力推开沉重大门,然后快速转身将门板合拢。



有路人经过,向着未完全合拢的门缝看去,只见院中地面破烂。



已经看不出原本模样的青石板,这里缺一块,那里少一块看,坑坑洼洼。



几棵早已枯死的老树,枝条干巴巴的立在那。



偶尔有只麻雀飞来,却咔嚓一声踩断枯枝,连忙扑腾着翅膀飞走了。



数间厢房,也是窗户漏风,门板歪斜。



唯一一间还算板正的,挂着象征未婚女儿家的梅鹊灯。



路人不禁发出轻嗤声,何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偌大的王家宅院,便清楚诠释了这八个字。



王楚玉关了门,插上门栓,刚往院里走几步,便听到喜悦的唤声。



“小九快来,看看爹新学的贵字写的如何!”



“哎,来了。”王楚玉轻声回应,小步快走到了跟前。



一身考究的锦缎长袍,头上戴着八宝圆帽。



手里拿着碎布条扎成的拖布头,纵然浑身冒汗,依旧满面春风的四十来岁男人,便是鼎鼎有名的王员外了。



粗大的拖布头蘸了水,在唯一一块还算完好的青石板上,写出古里古怪的字形。



王永良满脸自得道:“今日在路边花三两银子收到本古籍,翻阅后,竟找到贵字第十三种写法。方圆百里,可没人知道这么多贵字写法!”



“恭喜爹又有所得,先前说床铺塌了,可曾找人来修缮过?”王楚玉问道。



一听这个问题,王永良的笑容顿时显得有些僵硬。



这才想起来,自己出门是找人来修床的。



他支支吾吾,王楚玉便晓得答案了,没有再问下去。



王永良心里松了口气,连忙问道:“饿不饿?爹去给你做点吃的。”



明明是镇上有名的员外老爷,宅院却徒有其表,外强中瘠。



连床铺睡塌了,也舍不得换。



吃饭得亲自下厨,可看灶房那破旧模样,怕是也做不出什么像样佳肴。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王家历代注重身份名节。



但凡能用银子换来名气的事,总会第一个上前。



前些年开办的私塾,请了一位老秀才做先生。



开始时还有地主家的孩子来上学,缴纳学费。



后来周边人也来了,却有些穷苦人家拿不出银子,只能求王老爷宽限一阵。



王永良抹不开面子,一口答应。



然而那些人要么学到一半跑了,要么事后耍赖不交银子。



以王永良的性子,哪里会拉下脸去亲自讨要。



私塾是租别家的地产,每月十几两银子。



聘请的老秀才,更是每月高达二十五两!



算下来一年仅这两项,便要五百两银子之多。



而王家的产业,这些年随着家境衰落,早已去的七七八八。



每年收入,差不多就二百两银子左右。



入不敷出,能吃得起饭,算王家家底子够厚,或许还可再折腾一年半载的。



“不是很饿。”王楚玉摇头。



王永良哦了声,又拿起拖把头,似打算再练一练贵气的贵字。



看着等待青石板上水渍干涸,神情专注的父亲。



王楚玉犹豫了下,忍不住低声喊道:“爹。”



“嗯?”王永良随意应了声。



第26章 贵字的十三种写法[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