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_092 翠缕冷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92 翠缕冷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火工道人自去灶房报菜,吴铭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周遭。



与状元楼的热闹喧嚣截然不同,这斋饭堂内清净祥和,无丝竹之乱耳,往来多为香客信徒,偶有交谈也是低声。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蒸腾出的淡淡香气,壁间悬着几幅禅意字画,吴铭虽然不通文墨,却也能看出这些字画俱出自名家之手。



不多时,火工道人捧着一方朴实的素漆食盘走来。



三碗翠缕冷淘依次呈于三人座前,中置一碟,状如灌肺,色如黄玉,这便是深得御前喜爱的佛门素食玉灌肺了。



所谓翠缕冷淘,是将面条以槐叶染成翠色,冷淘相当于今天的过水凉面,面条出锅后先浸入凉水里拔凉,然后捞起,佐以配菜、酱料拌合。



这道染色凉面是唐宋流行一时的经典配方,杜甫称之“碧鲜俱照箸”“经齿冷于雪”,苏轼则以“青浮卵碗槐芽饼”来形容。



市面上的冷淘多以鸡丝、肉丝等配菜作浇头,斋饭自然没有荤腥,但见翠绿的面条上码着几样脆口的菜丝:黄瓜、木耳、笋干之类,附一碟酱汁,根据各人的口味自行添加。



三人将酱汁倒入碗中,拌匀后食用,入口有微微的植物清香,略带槐叶的甘涩,面条筋道弹牙,不仅色泽清凉,口感同样清爽。



果然夏天就该吃凉面啊!



见师父投来目光,谢清欢抢答道:“这酱汁以葱油、酱油、米醋、姜汁、糖汁、花椒粉和盐调和而成。”



“不错。”



吴铭微微颔首,又指向桌中的那碟玉灌肺问:“这个呢?”



有前两回状元楼的探店经验,谢清欢早已做好被考校的准备,对答如流:“将核桃仁、松子仁、白芝麻和馓子研磨成粉状,再调入白糖、小茴香粉、绿豆淀粉,上锅蒸成饼状再切作肺形……”



见师父眼中的赞许之色更浓,她的嘴角不禁扬起一抹得意的弧度。



押对题了!嘻嘻!



吴铭必须承认,他被“玉灌肺”这个菜名给唬住了,他知道肯定是道假菜,本以为会是素肉之类,结果端上来一道面点。



正经的灌肺须在羊肺叶里灌入用豆粉、面粉和酱汁调制的面浆,扎紧口子,煮熟切块,蘸着酱吃。在今天吃羊盛行的地区,仍能寻到这类古老的食物,俗称面肺子。



大相国寺的玉灌肺的确是一道假菜,只不过模仿的是灌肺的形和色,味道更接近核桃糕,也像灌肺一样提供一碟蘸酱,但……



核桃糕蘸酱对吴铭来说有点过于猎奇了,还是干吃比较合口。



李二郎倒是吃得很香,他这人向来不挑嘴,状元楼的好酒好菜他吃得津津有味,寺里的素斋也照样令他胃口大开。



眨眼便炫光了碗中的凉面,拈起玉灌肺蘸着酱料小口小口品尝。



非是二郎矜持,实是因为分量太少,这一碟拢共才十二条糕点,每条大概一指粗,定价却高达一百文。



当然,考虑到宋朝没有磨粉机,所有食材都靠手工研磨,费工费时,这个价格还算合理。



至于味道,中规中矩,远远谈不上惊艳。官家之所以推崇,大概也是为了彰显皇家崇尚俭朴、不嗜杀生的美德。



这时,火工道人呈上最后一道菜,同样配一碟酱料。



“各位的菜齐了,请慢用。”



他转身要走,吴铭立刻叫住他:“你等会儿!”



指着新上的菜说:“上错菜了吧?”



对方愣了下问:“施主点的可是素蒸鸭?”



092 翠缕冷淘[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