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_062 三个人的故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62 三个人的故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开始了……



一旁的王倩忍不住偷偷翻个白眼,也不知道徐川是从哪本典籍的犄角旮旯里看到了这则轶事,普通人能有几个知道?真照他说的做了又有几个懂得欣赏?



说得好听点叫鸡蛋里挑骨头,说难听了就是卖弄。



反正,她觉得这两幅字写得挺好。



三人落座,吴建军递上菜单。



徐川的视线在老板的工作服上转了一圈,笑问:“怎么会生出做宋菜的想法?恕我直言,和你们这家店的气质不太相符啊。”



吴建军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小老头多半是此道中人,不仅博古通今,说话也文绉绉的。



好在,和谢、李二人相处日久,他也是练出来了。



当即切换成半文不白的口吻作答:“菜只有适口和不适口之分,没有贵贱高低之别,东京食肆数以千计,可正店只有七十二家,不是么?”



“吴老板见识过人,徐某佩服!”



徐川不由得正襟危坐,对这位胖乎乎的老板另眼相看。



如今复现宋宴的餐馆无一例外走的都是高端路线,以至于他都习以为常,理所当然地认为宋菜就该出现在那些装修精致、环境古雅的高档饭店里。



谬矣!



只要菜做得好,苍蝇馆子又何妨?



徐川顿觉念头通达,原本的偏见也统统化作期待。



可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当第一道菜端上桌,看着盘中被红油浸润的肉鲊,徐川的眉头皱成一团。



陈桂彦问:“怎么了?有哪里不对吗?”



徐川冷笑道:“肉鲊应选用猪腿或羊腿,批出肉片,用刀背拍松,再切小块,汆水断生后以花椒油、草果、砂仁、盐和醋拌匀。咱面前这碟从选料到调味没一个对的!”



王倩已经夹起一块放入嘴里品尝,忍不住反驳一句:“你先尝尝再说吧,真挺好吃的。”



陈桂彦也指着盘中的调料说:“花椒油、草果这些人家都放了,只是稍微改了下味型,我觉得这点改动还算合理,没必要苛责。”



徐川不以为然:“既然冠以宋菜之名,就该按照正统的来做,要么就换个名字……”



他的声音不算大,可店里的空间本就不大,又只这一桌客人,因此他的话一字不落地传进了吴建军的耳朵里。



吴建军赶紧进后厨向师徒俩反馈。



“哟呵,行家啊!”



吴铭丝毫不慌,吩咐道:“小谢,你再给这位客人做份状元楼版的肉鲊。”



片刻后,又说:“等会儿,用这个碟子装。”



他取出一个北宋原产的瓷碟,至于选料,这个确实改不了,只好嘱咐老爸:“爸,上菜时替我捎句话……”



两分钟后,又一碟肉鲊被端上桌。



夫妻俩面面相觑,陈桂彦诧异道:“吴叔,我们只要了一碟。”



吴建军笑道:“这一碟是按宋人的口味做的,送给你们品尝。我儿子说,正统应选用猪腿肉或羊腿肉来做,他认为猪皮的口感更好,所以做了下调整,正所谓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嘛。”



夫妻俩不约而同地看向徐川,两人都知道这番话是说给他听的。



徐川却毫无反应,只直勾勾盯着装菜的碟子,复又端起碟子前后左右、上上下下仔细端详。



062 三个人的故事[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