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_008 贵羊贱猪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8 贵羊贱猪[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实际上,仁宗时期管制宽松,不仅允许百姓在道路两旁的御廊里做买卖,对侵占主干道的商贩也听之任之,因此,说御街是外城最繁华热闹的“步行街”也不为过。



然而今日全无繁华热闹的景象。



蔡河决堤,水漫御街,沿街的商铺无不门扉紧闭,御廊里密密麻麻地排列着锄头畚箕之类的工具,朝廷招来的民夫正协力抽水,吆喝之声,不绝于耳。



昔日繁华的九陌通衢,竟完全看不到车马的影子,只有贩夫和货郎,仍挑着沉重的担子蹚水而行。



沿御街往南步行大约二十分钟,这时积水已漫过脚踝,相较两天前,水位已经下降了不少。



再往南去就是蔡河,又叫惠民河,那里才是此次水患的重灾区。



吴铭不再往南走了,他已闻见淡淡的血腥味,于是向右拐进了此行的目的地:杀猪巷。



杀猪巷顾名思义,乃屠宰场汇集之地,相当于现在的“肉类批发市场”,各坊巷桥市的肉行都从此处进货,位于城南的酒楼食店也都来这里采买。



老远就听见屠户剁骨的闷响和骂娘声:“直娘贼!这鸟雨再下三日,蔡河里的鱼虾都要游进樊楼了!”



不怪屠户骂娘,因这水灾,城南的正店尽皆闭门歇业,往日专供正店的羊肋条,如今只能拆碎了贱卖给脚店,本就贱价的猪肉更是一跌再跌。



吴铭在曹家肉铺的肉案前站定。



见有生意上门,曹屠户立时收起骂娘的狠劲,换上职业的假笑,问道:“要哪种肉?是自家吃,还是替店里采买?”



“替店里采买。”



曹屠户脸上的笑容更盛,拿屠刀拨动着挂在三脚铁钩上的半扇肥羊,极力推销道:“昨夜宰的大羯羊,你瞧瞧,往日须卖二百文一斤……”



“我买猪肉。”吴铭打断施法。



曹屠户愣了下:“你不买羊肉?”



“不买羊肉。”



“你是替店里采买?”



“是。”



“可你不买羊肉?”



“正是。”



岂有此理!



猪肉在宋朝是低贱之物,二十多年后,被贬黄州的苏轼会写下一篇《蒸猪头颂》,诗云:“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然后便捣鼓出东坡肉为猪肉代言。



东京城内更是如此,宋太祖早在开国之初就定下规矩:“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士大夫也“不以彘为膳”,猪肉是给穷人吃的,富人只吃羊肉。



这股贵羊贱猪的风潮自上而下,自宫廷到民间,最终影响了整个社会。



餐饮业以市场为导向,消费者热衷羊肉,厨师自然拼了命地研发以羊肉为主的美食。



所以各大酒楼和食店鲜有卖猪肉的,就算卖,也不会是主菜,而是用作浇头和馅料。



可即便如此,猪肉仍然是宋朝市占率排第一的肉食,毕竟穷人才是沉默的大多数。



只是穷人不太会做,也没精力琢磨,多是往锅内一扔,炖熟了便吃,想也知道不可能好吃。



曹屠户不理解,一个开店的采买猪肉作甚?



原因很简单:吴记川饭的荤菜基本都以猪肉为原材料,且猪肉便宜啊!



羊肉一斤一二百文,猪肉一斤六七十文,最近甚至降到了六十文以下。



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太low了?



那他换个说法。



曹屠户永远不会理解,吴铭要做的正是二十多年后的苏轼会做的事,而且更进一步:他要扭转宋人对猪肉的偏见,他要让天底下所有人都知道,猪肉也可以很美味!



008 贵羊贱猪[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