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_007 皮蛋瘦肉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7 皮蛋瘦肉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人凑近瞧了瞧:“这是什么粥?”



“皮蛋瘦肉粥。”



“皮蛋是什么蛋?”



“皮蛋是小店用秘制酱料腌制的鸭蛋,祖传秘方,京城只此一家!”



“那就来一碗尝尝。”



“好嘞!”



拿碗盛粥,随口问:“老丈可是刚到京城?也来赶考?”



老人抚须莞尔:“你可曾见过皓首霜鬓的考生?”



“我听闻蜀中有位苏公,二十七岁始发愤,至今犹赴秋闱,算来年纪倒与老丈相仿。”



“你说的莫不是眉州苏氏?”



“老丈竟也识得苏公?”



“这话合该老朽问你,你如何识得苏老泉?”



吴铭冲檐下“吴记川饭”的布招努了努嘴,笑道:“实不相瞒,小子亦是眉州人。”



这是实话,他的确出生于千年之后的眉州。



老人拊掌而笑:“原是同乡,无怪熟稔老泉故事!”



吴铭忽然想到,苏洵虽然科举不顺,但他结交的好友大多青史留名,眼前这位老人谈吐不俗,保不齐是个大佬。



于是说:“老丈瞅着面熟,莫不是以前见过?小子吴铭,斗胆请教尊讳。”



老人坦率道:“老朽梅尧臣,不过宣城一教书匠,上回进京还是皇祐三年,许是在国子监外与你打过照面。”



“原来是圣俞先生!”



吴铭赶紧将碗里的清汤撇回锅里,添了两勺稠粥。



梅尧臣大感意外:“你竟知老朽名号?”



吴铭将粥碗递给对方,张口便诵:“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诵罢正色道:“先生这首《鲁山山行》,连瓦子里的说书人都能默诵,我虽是个厨子,幼时也在乡塾开过蒙的。”



这也是实话,这年头,谁还没上过几年学了?



学生时代的吴铭偏科严重,数理化一塌糊涂,偏对诗文过目不忘。谁承想穿越千年,背过的诗句倒成了攀谈的本钱。



梅尧臣捻须大笑,碗里的肉粥跟着打颤。



明知是恭维,可听着自家诗句从市井小民的口中诵出,终归比文人互捧来得真切。



店堂里早挤得插不进脚,梅尧臣只好缩在门外的条凳上,同一众平头百姓排排坐,青衫蹭着货郎的麻衣,倒像个遭了灾的灾民,唯独浆白发硬的交领还支棱着,勉强撑住三分体面。



这是他第五回进京求官。



上回多亏欧阳修在官家跟前说了好话,才挣来个同进士出身,眼下又要去寻那位翰林学士……



梅尧臣心不在焉地搅着热粥,嘴角直往下坠。



年过半百的人,总腆着脸求人举荐,到底脸上挂不住。尤其是,他三天前就已往欧阳府递了拜帖,却至今没个响动。



他晓得永叔不是势利之人,定是忙着修撰《新唐书》,无暇顾及其他。



理是这么个理,心里却难免惴惴。



好在粥香浓郁,尚可慰藉他的苦闷。



他舀起一勺肉粥,呼呼吹凉,送入口中,愁眉立时舒展。



这滋味……



他五度进京,京城里的各大粥铺他都尝过,什么七宝素粥、五味粥、粟米粥、糖豆粥、撒子粥、绿豆粥、肉盦粥等等。



这碗皮蛋瘦肉粥却和他此前喝过的所有粥都不同,浓稠的米粥裹着细碎的皮蛋和瘦肉,青绿的葱花和淡黄的姜丝浮在表面,一口下去,米香、肉香、咸香、葱香一并在嘴里绽开!



妙啊!



烦心事被抛诸脑后,梅尧臣沉浸于皮蛋瘦肉粥新奇的口感和丰富的味道中,一勺接一勺,根本停不下来。



007 皮蛋瘦肉粥[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