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_第二十四章 大洪长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大洪长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无非是拣些好听的,不想家里人跟着操心。



姜义不点破,只端着碗静静听着,偶尔应一声,神情倒比往日还更认真几分。



柳秀莲筷子就没停过,一边听着,一边往儿子碗里添肉,没一会儿便堆成了个小山包。



吃过饭,柳秀莲收拾灶间去了。



姜亮憋了一肚子劲儿,当场便在院子里摆开架势。



说要给爹爹大哥瞧瞧,在县尉司里学的“正经拳脚”。



只见他步扎得稳,拳打得响,一套大洪长拳舞得虎虎生风,胳膊腿子有模有样。



比起离家前那副小鸡仔模样,倒真有了点少年样。



收势时,脚跟一并,手抱拳,脸不红、气不喘,站得笔挺,那口行气之法,也没落下。



姜义与姜明站在一旁,头一点一点,嘴里随口夸了几句。



姜亮毕竟年纪小,那几句夸词一入耳,脸上笑意便忍不住地往外冒。



说着说着,扯着爹爹大哥的袖子,就要一块儿练。



大洪长拳名头虽响,据传乃上古所遗,但流传甚广,也不是啥稀罕玩意儿。



只是初学之时,得有行家在旁瞧着,免得劲路偏了。



对这等正经拳脚,姜义也不是没兴趣,只是眼下却忙开口推了:



“你大哥年纪轻、骨头活,跟你学着正好。”



话虽简单,心里却是有数的。



亮小子这一趟回来,除去来回折腾,能在家的日子,满打满算也就三天。



姜义虽说苦练不辍,可再怎么练,毕竟岁数摆在那儿。



论悟性、记性,还有筋骨的顺畅程度,拍马也赶不上眼前这两个小的。



与其抢着学个囫囵。



倒不如放手让姜明先学明白,日后自己再跟着来,也落得个稳妥。



再说了,姜义还有要紧事。



得赶着将那锅虎骨首乌汤熬起来。



这汤药说不上复杂,料子也不多。



可那虎骨,要熬透了药性,着实是个水磨的活计,一点火候也马虎不得。



姜义将新买的陶罐拎出来,捡了几块最大最硬的骨头渣子投进去,添足了山泉水,稳稳坐上炉灶。



这汤得先文火煎上一整日一整夜。



等骨中髓气出尽了,再往里添首乌须子、辅料诸般才成。



屋里炉火红旺,药香渐浓,屋外拳声连连,吆喝不绝。



听在耳里,倒像是旧年间的光景,又活了过来。



兄弟两个在院里你来我往,直练到夜深时分。



姜明那一套拳,到底是底子好、又有人带,虽不见神采飞扬,也算勉强有了章法。



姜义守着炉子没动,直到深夜,柳秀莲出来接了班,才揉揉眼角起身歇去。



次日一早,姜义醒得晚了些,已不见了姜明踪影。



院里只余姜亮牵着小妹的手,一板一眼地比划着拳式。



那小闺女才快一岁半,眼下已能听懂几句大人话头,说不上伶俐,却机灵得很。



这两月里,药浴不断,筋骨练得结实得吓人。



小拳头一砸,连床板都给磕出个坑来。



如今再有大娘婶子来串门闲坐,姜义都不敢轻易让人抱娃。



生怕这小祖宗一个闹腾,给大娘砸出好歹来。



灶房里,那陶罐仍在咕嘟咕嘟地响。



熬得剩半锅汤汁,已泛起赤黄,带了几分浓烈的骨腥气。



直到近晌,姜义才将几味辅药一并投进去,盖好盖子,继续慢熬。



这时院门响动,姜明回了。



一身露水气,鞋底还挂着点草叶。



看那方向,显然不是去塾馆念书,倒像是翻去了后山。



第二十四章 大洪长拳[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