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豪_第84章《赋得金在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赋得金在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得不说,县试墨义跟旬测墨义果然不一样。



一方面是难度本身就被调高了一些,另一方面是心态也不一样,考旬测错了也就错了无所谓紧张不紧张,而在这种大考里,一旦紧张,就会觉得记忆如同漏水的竹篮,越是着急,流失得越快。



这次陆北顾并没有提前答完太久,当他反复检查了几遍考卷之后,铜锣就再次敲响了。



而就当收卷的铜锣响起时,旁边不远处的考棚里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



没过一会儿,透过竹帘缝隙,陆北顾就看见两个衙役架着个面色惨白的考生往外走,那人袖口还沾着未干的墨迹。



“这是给难晕了?”



不过只要不是作弊,问题都不大,拉出去让现场的医师稍微扎两针估计还能赶得及回来继续考。



“休息两刻。”



“回”字型考场的中间传来了声音。



帖经和墨义两门是连续考的,考生这时候已经很紧绷了,给点休息时间缓缓脑子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更何况,有人也是需要上厕所的。



透过竹帘看了看日头。



陆北顾估摸着虽然还不到中午,但应该也不会特别远了。



他活动了下僵硬的脖颈,思考起了他之前的答题。



按理来讲,帖经应该是全对的,拿甲下不成问题,而墨义不好说,这个不完全取决于他怎么答,有时候也得看阅卷官的看法但乙上左右的成绩是有保证的。



接下来,只需要诗赋稳扎稳打,然后策论好好发挥一下,这次县试应该是没问题的。



不过变数肯定还是有的。



毕竟,诗赋和策论,都是得看具体是什么题目的。



两刻的休息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铜锣再响,题纸传至。



正常顺序都是先诗后赋,陆北顾展卷视之,诗的题目还挺有说法。



——赋得“金在镕”,限“侵”韵。



之所以说有说法,是因为范仲淹就写过一篇《金在镕赋》。



也就是“天生至宝,时贵良金。在镕之姿可睹,从革之用将临。熠燿腾精,乍跃洪炉之内;纵横成器,当随哲匠之心”



而范仲淹本人所推行的“庆历兴学”,对于如今“县学-州学”二级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各地州学、县学,很多老师都非常推崇范仲淹,出这种题目也算是致敬了。



同样地,这其实相当于在隐性提示,考生是可以从范仲淹的《金在镕赋》里面引用典故的,这就相当于变相降低了题目难度。



陆北顾想了想,赋得体的试帖诗是要求采用仄起格的,首句前两字为仄声,次句前两字为平声,循环往复,最好避免掉孤平,确保平仄交替。



除此之外,就是押韵要求一韵到底,不可换韵,需严格遵循官韵,不可出韵、倒韵、重韵。



而“侵”字韵脚属于是很易转圜的韵脚,押韵不难。



至于除首尾联外,中间各联均需对仗工整,内容需切题,多用典故,文风庄重这些就不用多说了。



他略定心神,提笔先破“金在镕”之题旨。



“良冶功方炽,洪炉势可钦。



范模资大化,精金契天心。”



首联以“良冶”“洪炉”破题,次联引《尚书》“惟精惟一”扣圣贤修德。



中二联就需要铺陈典故了,陆北顾笔走龙蛇继续写道。



第84章《赋得金在镕》[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