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_第546节尾声(2)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6节尾声(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仲钧在宫里安排了不少人,都在乾清宫和仁寿宫,皇帝和太皇太后所在之地。而谭太后的积善宫,朱仲钧并未着重在意。



他那时候是想不到,顾瑾之会有今日这遭遇。



那个叫水澜的,是唯一潜伏在积善宫的眼线。



水澜不见了,顾瑾之很担心,外头的朱仲钧肯定更加慌了。他无法知晓顾瑾之的安危,定然是着急的。



不管顾瑾之过得好不好,至少知道她还活着,对朱仲钧和孩子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两个月后的今日,传来朱仲钧要重新纳妃的谣言,顾瑾之听了,当时就哭了。



她是喜极而泣。



她从李皇后的话里,听出了两个意思。



其一,朝廷想让朱仲钧主动投降。这场反叛已经进行了四年,皇帝一直的主张,是歼灭朱仲钧,扬威天下,从未提过和朱仲钧和谈的



皇帝的雄心壮志,是杀鸡儆猴。谁敢反叛,便是死路一条,朝廷绝不妥协。



所以,朝廷从未有过和谈的举动。



到了四年后,皇帝却突然想和谈,想让朱仲钧投降。这大概并不是皇帝的本意,而是朱仲钧的势力已经强大到了皇帝无法抵御的地步。



朱仲钧快要赢了。



朝廷知道抵挡不住朱仲钧,只得招安,来个瓮中捉鳖。



这种拙劣的伎俩,除非是土匪出身、没有底气的才,才会上当。



所以说,朱仲钧是不会上当的。



他不可能和朝廷和谈。



其二,朱仲钧失去了顾瑾之的消息,他很紧张。他能做的,就是放出风声,说顾瑾之死了,要再娶一个。这样,皇帝定然会拿顾瑾之出来说事。阻止他和孟家结盟的。



到时候,他就可以知道顾瑾之的死活。等朝廷送信过去,朱仲钧再妥协,收到了朝廷的信。就不和孟家结盟,不娶孟氏女,朝廷就会以为,顾瑾之真的很重要。



这么重要的话,皇帝是不会轻易杀了顾瑾之的。



这样,能保姿瑾之的命。



朱仲钧行此一步,就是想宣告天下,顾瑾之很重要。



李皇后告诉顾瑾之,朱仲钧要再纳妃的时候,顾瑾之从她的话里。只想到了这些。



她对朱仲钧的信任,已经深入骨髓。



那个两世依恋她的男人,永不会背弃她!



这是岁月给她的自信。



顾瑾之知道,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她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有一个更强更大的依靠,确保她必然活着。



这样,朱仲钧父子这场战事,才有意义。



他们进京,顾瑾之可以站在午门,含笑迎接他们,他们也会知道。一切的努力和拼搏,都是值得的。



而不是他们进宫,看到顾瑾之的尸骨。



顾瑾之必须坚持下去。



“傲雪,你是哪里的人?”顾瑾之突然问傲雪,“你也是王爷的人?”



傲雪心底一跳。



她的手指紧了紧。



“王妃,奴婢.”过了片刻。傲雪抬头,一脸坦诚对顾瑾之道,“奴婢曾经受过成姑姑的恩惠。成姑姑和太皇太后让奴婢在积善宫服侍,照看一二。不成想,您到了积善宫。成姑姑吩咐奴婢说。太皇太后最是疼惜您,让奴婢哪怕拼了性命,也要保护好您”



成姑姑就是成宛,太皇太后身边的女官。



太皇太后辞世之后,成姑姑没有离宫回乡,而是去了皇陵,给太皇太后守墓



她的忠心,举朝感动。



傲雪,就是成姑姑培养的人。这些年,傲雪从未暴露半分,直到顾瑾之到了积善宫,傲雪才出来,照料顾瑾之。



顾瑾之一直觉得,傲雪应该是朱仲钧的人。朱仲钧从十八年前,就开始在京里撒网。他在皇宫内外洒下了多少眼线,顾瑾之也不知道。



但是顾瑾之万万没有想到,傲雪居然是成姑姑的人。



哪怕太皇太后走了,成姑姑仍是关心顾瑾之。



这是成姑姑对太皇太后的忠心。



直到今日知晓了,顾瑾之的眼泪再也压抑不住。



她不好在傲雪面前哭,就强行忍着。



“傲雪,多谢你,多谢成姑姑。”顾瑾之拉住了傲雪的手,道,“以后,咱们相依为伴。我永不弃你。将来若是我不好,你独自保命;若是我好了,你就是我的功臣。”



“王妃,奴婢的命,都是成姑姑的。”傲雪道,“现在,奴婢的命就是您的。您不用说感激的话。这是奴婢的本分!”



顾瑾之就握住了她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太皇太后那慈祥温和的笑容,放佛就在眼前。她的声音温醇,笑着说:小七啊



想到这里,顾瑾之再也忍不住,眼泪倾泻而下。



****



傲雪见顾瑾之哭,连忙安慰她。



她都不知道顾瑾之为什么而哭。



“我都不曾去给太皇太后上柱香”顾瑾之低低啜泣道。



傲雪眼眶一热。



主仆俩沉默良久。



傲雪向顾瑾之表明身份之后,两人就更加亲密。顾瑾之也越发信任傲雪。从前也信任傲雪,但也怕猜错了,不敢全心全意。



如今,顾瑾之就放心了。



顾瑾之也把谭太后可能撑不过两个月的实情,说给了傲雪听。



傲雪也很积极,帮顾瑾之和李皇后牵线。她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说给了顾瑾之听。



“孙宸妃娘家,和李皇后娘家并不和睦。长皇子乃是孙宸妃所诞。众多皇子里,陛下最爱长皇子的,曾多次暗示说,皇后再生不出嫡子,就要立长皇子。”傲雪对顾瑾之道。



顾瑾之点点头,道:“这就足够了.”



知道了皇后的这个处境,顾瑾之就知道下一步怎么走了。



她让傲雪千万小心,不能太过于明显。



她们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



因为。这宫里不允许任何人行差踏错。



******



顾瑾之给朱仲钧写信之后的半个月,就从山东传来消息说,朱仲钧已经公告天下,他的王妃尚且在世。不会另娶。



他不会和孟家结姻亲的。



至于投降进京,他需得考虑。若是朝廷能先放回他的王妃,他自然会进京投降,和朝廷和谈。



愿意考虑,就落了下风。



弘德帝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他回禁宫,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后李氏。



李皇后当即愣住。



她是个弱女子,不懂朝事、也不懂兵法。可她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就像男孩子般读过很多书。当时皇帝让她劝说顾瑾之写信,李皇后觉得是无用功。



男儿谁不薄情?



庐阳王起事。最需要兵力。



这场仗已经打了四年,整个长江以南都沦落成了庐阳王的地盘。可是再往北,庐阳王也寸步难行,双方僵持不下。



弘德帝和庐阳王都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



若是四川的孟燕镜和庐阳王结盟,庐阳王从四川北上。再往陕西洛阳,就等于夺取了京城的后花园,攻下京城指日可待。



李皇后觉得,顾瑾之那封信,估计是石沉大海。



没想到,庐阳王居然听了。



他居然就不和孟燕镜结盟了!



李皇后愣在那里,半晌没有说话。



她心里。突然很羡慕顾瑾之。



这天下的男儿,能为一个女人做到如此地步,实属罕见。顾瑾之是个有福之人。假如能有个男子为李皇后如此,她也宁愿吃这四年苦。



人,往往不在乎付出多少,而在乎的。是付出得是否值得。



若值得,哪怕是倾尽生命,亦甘之如饴。



顾瑾之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李皇后羡慕不已。她久久难以回神,有点沉浸。



“他也是糊涂的。为了个老女人就如此犯蠢。”弘德帝则对庐阳王的行为嗤之以鼻,“朝臣都说,庐阳王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老女人”那几个字,狠狠刺痛了李皇后的心。



男人皆爱韶华女子颜色美。



等人老珠黄的时候,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所以,庐阳王如此待顾瑾之,朝臣是难以理解的。



可哪位女子不老?再美的花,也有凋零那日



。等凋零的时候,结不出果实,就要遗落泥土,化为春泥吗?



一阵刺痛过后,李皇后又感悲凉。



她没有孩子,她年纪一日日大了。



李皇后勉强露出了笑容,对皇帝的话没有说什么。



片刻,李皇后转移了话题,不再说顾瑾之。



“陛下,臣妾多年无子,总感膝下空虚荒凉。



陈贵人上个月诞下的六皇子,模样像极了陛下,臣妾看着那孩子,心里怎么也割舍不下,喜欢极了。



陈贵人身体虚弱,若是能将那孩子抱到坤宁宫抚养,既解了臣妾孤寂之苦,也是臣妾尽了抚育之情。”李皇后趁机,把自己想了多时的话,说给了皇帝听。



宫里之前有五位皇子,却都不是李皇后所出,李皇后心里也是焦急万分。



只是她素来沉稳,外人都看不出来,包括皇帝。



可是再这么下去,她的皇后之位只怕要易主了。那位孙宸妃、陈贵妃,不仅仅娘家势力雄厚,而且都有儿子,都是老人,和陛下情分多年,不容动摇。



她们若是撕破脸和李皇后争,李皇后不觉得自己有胜算。



她不能任由宠妃的儿子做太子。



她若是养育一位贵人的儿子,那孩子将来哪怕没有机会争取太子之位,也能替李皇后挡一时。



陈贵人上个月诞下皇子,李皇后就起了这个心思。



李皇后知道,现在皇子们都小,那些贵妃去争太子之位,不仅仅皇帝反感,而且争取到了也未必能长久。



所以,她们都按兵不动。



可早晚,她们会出击的。



李皇后不能等到了那一天。再去想对策。



“好啊!”皇帝听了李皇后的话,痛快道,“抚养皇子,也是你的职责所在。你抱过来就是了”



陈贵人并不受宠。皇帝只是偶然宠幸她,她就怀上了,还生了儿子,这是她极大的福运,可她微未必受得住这份福运。



她的儿子交给谁养,皇帝无所谓啊。



他虽然有很多宠妃,却也没有想过立庶子为太子。



皇帝自己就是嫡子,当年他父亲差点把他的太子之位,还给了庶子晋王,这让皇帝反感不已。况且。他和皇后虽然不恩爱,却也是相敬如宾。



皇帝内心深处,是很欣赏李皇后的。



李皇后是皇帝见过的,最温柔敦厚的女人。她的温柔敦厚,乃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不似其他人那般做作。



皇后是合格的,皇帝也希望她能早日诞下嫡子。假如抱个皇子过来养活,能让她更加安心,皇帝也乐意看到



李皇后跪下磕头谢恩。



第二天,她就把六皇子抱到了坤宁宫。



陈贵人舍不得孩子。可是想想,皇子生下来,就有专门的宫人和宫殿。作为生母,陈贵人也不能亲自抚育他。把六皇子给皇后娘娘抚养,假如将来做了皇帝,陈贵人也能跟着得势。



想通之后,陈贵人感恩戴德,把六皇子交给了李皇后。



李皇后心里赞陈贵人聪明。



皇帝也满意。



可是。没过两天,陈贵人居然病死了。



她死得很突然。



李皇后就愣住了。她是没有想害死陈贵人呢。



李氏贵为皇后,若是为了个孩子,就把陈贵人害死,不仅仅给皇帝留下狠毒的印象。将来这孩子也记恨她的。



李皇后是打算以情动人,以收拢皇帝和六皇子的心。



可是,陈贵人这么一死,李皇后就解释不清了。



这是谁,下这么快的手?



李皇后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庐州的叛军有往北上了一步,皇帝早朝的时候,听闻此事,气得把奏牒都摔了。回到内宫,立马就有人把陈贵人的死,告诉了皇帝。



皇帝顿时就气得额头青筋暴突。



他在气头上,没有去质疑为什么李皇后在这个当口为什么要做如此蠢的事,也没有质疑为什么内侍要把这种内宫小事告诉他。



他气昏了头,冲到了坤宁宫。



“你我自幼结发!你进宫十余年,没有添男丁,朕体谅你心急,你说要养六皇子,朕也恩准了,你为什么还要杀人?”皇帝咆哮道,“你简直是个毒妇。原来你素日温良,都是装模作样!”



他也不听李皇后解释,叫人把六皇子抱走。



李皇后跪在地上,没有哭诉,也没有阻拦。



她只是跪着。



此刻,她不敢出声。



皇帝让人抱走了六皇子,把孩子抱到了陈贵妃那边去。



陈贵妃是他最宠爱的贵妃之一,也是十来年的恩情,和皇后地位不相上下。陈贵妃生了两个儿子,都活泼机灵。



皇帝和六皇子抱走之后,去了陈贵妃那边,李皇后从地上爬起来,整了整衣襟。



过了片刻,她带着宫人,去了乾清宫。



她一直跪在乾清宫里。



皇帝去陈贵妃那边,坐了一个时辰,心情平复了不少,才回了乾清宫



。一看到李皇后跪在那里,又是气血翻滚。



“你还有脸来跪!”皇帝怒道,“枉朕那么信任你!这些年,朕何曾轻待你,你何必如此狠毒?”



李皇后一双素净修长的手撑地,缓缓磕了三个头。



她那双手,如玉莹润,还跟从前一样。



皇帝想到从前的恩情,想到她的沉稳善良,又想到他们少年结青丝,心里陡然一软,对李皇后的抵触就清减了几分。



可怒火并没有减少。



第546节尾声(2)[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