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_第470节偷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0节偷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70节



记得第一次听闻皇帝要亲征,顾瑾之那时候刚刚怀孕。



当时,她非常脆弱的抓住了朱仲钧的胳膊,希望他不要离开自己。而后,皇帝果然留了朱仲钧在朝,辅助太子监国。



顾瑾之当时觉得很幸运。



如今,朱仲钧又说他要出征,定是西北战事失利。



皇帝没有打过仗,估计也没有卓越的领导才能。



带兵打仗,是很考验能力的。



十几万的大军,看似很显赫。想要组成一支钢铁般的人肉长城,却需要能力。



打仗不是打群架,人多不代表就可以稳赢。



以少胜多的例子,多不胜数。



指挥一支军队,是非常难的。



皇帝这次出征,他亲自指挥。



如今战事失利,顾瑾之觉得是情理之中的。



天生就会带兵的,那是军神,几百年难得出一位。而其他优秀的军事家,都要靠经验。没有身经百战的经验,就想带好一支军队,甚至打赢敌人,是痴人说梦。



皇帝生在宫廷,他亲征的确鼓舞士气。可是他的亲征,也给真正有能力指挥军队的人带来了掣肘。



“西边战事有些失利……”朱仲钧见顾瑾之不说话,跟她解释起来,“密报到京,说皇帝生了重病,已经不能上马,需要回京静养。临时换主帅,对士气影响更大。这场战事,不会有胜利了。兵部的侍郎出任主帅。太后和太子让我同行。主要是保护皇帝,把他安全接回来。”



他故意说得比较简单,希望顾瑾之能放心。



顾瑾之怎么会放心呢。



她心里有一个念头,总是扑闪不定。



“你说,皇帝是不是死了?”她问朱仲钧。



朱仲钧眉梢微跳,心情极为复杂。



“没有。”朱仲钧道,“太后有亲信在军中。她不信任太子,私下里跟我说。皇帝就是生病。她让我带个能力卓越的大夫过去,我想了想,我想带着秦申四过去。”



顾瑾之慢慢透出一口气。



皇帝没死就好。



现在,他还不能死。



“你也没有上过战场,万事要小心。”顾瑾之道。



她知道,躲不过了。



于是,她不再说晦气的话,只是叮嘱朱仲钧。



朱仲钧就吻了吻她的鬓角。



夜,突然变凉。那琼华也似层青霜,覆盖在身上。



顾瑾之往朱仲钧怀里缩了缩。



肚子里的孩子不知怎么,不安分踢了她几脚。好似在她挽留朱仲钧。顾瑾之转念又为自己这想法汗颜。



还在肚子里的孩子懂什么。



“什么时候走?”她问朱仲钧。



“还要准备。一个月左右。”朱仲钧道。事情紧急,调军也不能等太久。



行军需要准备,不是说走就能走的。这次说是去接皇帝,可是不能对天下人言,只能说增援西征,自然要再调兵。



而将来接皇帝回来。也只需说西边战事大胜,皇帝担心天下苍生和国事,提前回京,剩下的将士在收拾残局,不日凯旋。



顾瑾之点点头。道:“要是这孩子能在你去西北之前出生就好了。”



朱仲钧则笑,道:“我接皇帝。他是重病,肯定会快马加鞭回京的。少则两个月,多则半年。”



顾瑾之沉默。



烟火已经放尽,天地间寂静下来,唯有那笛声,呜呜咽咽,似谁的低泣。顾瑾之的心情一落千丈。



******



太子是中秋节早上接到了西北的密报,说皇帝病重,需要立马回京,又让派人去增援西征。



拿到这密报的时候,太子忍不住想:他的父皇,到底是重病,还是已经死了?



若是他死了……



太子心里发疼、发紧。



他是想早点坐上皇位,却未曾有灭绝人伦的念头。他对他的父皇,是又敬畏又崇爱。



他不想父皇死在外头,那么辛苦。



于是,他立马召集朱仲钧和内阁首辅和几位阁老商议对策。



大家都说,事情宜早不宜迟,应该立马派兵增援西征,也要派人去接皇帝,让皇帝平安回京。



谁去接皇帝?



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顾延韬看了眼朱仲钧。



几位阁老也看着朱仲钧。



无疑,朱仲钧是最好的人选了。



太子是不太放心朱仲钧的,他比较信任他的老师袁裕业。可仔细一想,西北太危险了,总不能派袁裕业去身犯险境。



将来治理国家,他还是需要袁裕业的。



还是朱仲钧最合适。



太子也同意了,就定了朱仲钧。



朝事忙完了,朱仲钧去了仁寿宫看太后,太子则回了趟东宫。



他需要梳洗更衣,带着他的妻妾,进宫去陪太后和皇后过节。不管发生了什么大事,表面上的平静还是要维持的。



回到东宫,他到了太子妃那边。



太子妃李氏忙迎上他,服侍他宽衣,换了件家常的便服,又亲手替他梳头。



李氏梳头的手艺,比任何宫人都好。



她双手翻飞,很快就替太子拢好了发髻。



等她梳完,太子抓住了她的手,拿在眼前看了又看。



第470节偷会[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