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_第435节肝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5节肝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35节



太后半躺在床上,阖眼打盹。(凤舞文学网 )



她脸色苍白,眼角的皱纹,再也遮掩不住,一下子便觉老态顿现。



太医早已退了下去,只有成姑姑守在跟前。



屋子里静谧清冷。



朱仲钧和顾瑾之进来,打破了这种令人窒息的静。



太后睁开眼,双目无神。



看到是朱仲钧和顾瑾之,她勉强打起几分精神,由成姑姑搀扶着,半坐了起来。



朱仲钧和顾瑾之行礼之后,顾瑾之上前几步,走到了太后身边,道:母后,太医怎么说,您吃过药了吗?



药已经在熬,再过半个时辰便可以吃。成姑姑帮忙回答,然后又吩咐小宫女端了锦杌给顾瑾之和朱仲钧,道:王妃再给太后娘娘把把脉吧。



太后也说:小七也给哀家瞧瞧……



她笑着伸出了手。



顾瑾之忙道是,坐在锦杌上,给太后号脉。



太后的脉象细柔。



顾瑾之又给太后看了看舌苔。



太后的前舌苔薄灰,后舌苔薄黄。她的头晕,也不是第一次发作。



再看太后的面相,又微微赤红。



顾瑾之就问成姑姑:太后娘娘这几日饮食如何?



饮食不佳。成姑姑道,勉强能克化几粒米粥……



顾瑾之点点头。



综合太后的面相和舌苔、脉象,再结合她的身体情况看,她应该是肝风动。



肝肾不足,则内风升动。



中医认为,肝属木,肾属水。当肝肾不足,则水不涵木,就会脾阳阴虚,从而头晕。



假如不治疗根本,头晕的毛病会常犯。



顾瑾之离京这七年。太后也很健康,说明太医院的提点大人彭乐邑照顾太后,已经有了心得。



像今天,顾瑾之未到,太后也让人去煎熬,愿意吃彭乐邑的药,说明太后心里也是信任彭乐邑的。



顾瑾之不想打破这种信任。



她不知道彭乐邑是怎么诊断的,故而问成姑姑:彭太医怎么说太后娘娘的病?



成姑姑看了眼顾瑾之,道:彭太医说,太后娘娘有点阴虚。开了点补气的方子……



然后。她去把方子拿给了顾瑾之看。



顾瑾之道了谢。接过来仔细看着。



从彭太医的方子上看,他是认为太后这病,起源于脾阳虚弱,故而侧重于治疗脾阳。



他的方子里。还有一味龟板。龟板是治疗阴虚的主药。



也不能说他这方子不对。



他侧重治疗脾阳虚弱。



而肝风动,也是因为阳气攒动,使得肝风随之而动。若是治好了脾阳,肝风自然也会止歇。



彭太医绕了点弯路,最后和顾瑾之的想法也是殊途同归。



顾瑾之就对太后道:母后,我瞧着彭太医的方子,很是对症。我就不需另开方子了。



太后笑了笑,道:小七也这么说,哀家就放心了。然后又道。哀家好些日子不见你和孩子们,甚至想念着,才让仲钧回去带了你来。怎么孩子们没有跟来?



彦颖跟着师傅习武,今天不是休沐的日子。孩子放开始习武,我和王爷也不敢养成他半途而废的恶习。故而没有带他;燕山前不久生病,如今尚未痊愈……顾瑾之慢慢说道。



燕山是怎么?太后打断了顾瑾之的话,语气里有几分焦急。



母后安心,燕山不过是小小风寒。顾瑾之忙道,春夏交替,时温无常。燕山也跟着师傅习武,一不留神出了汗,就染了风寒,是我没有照顾好他……



朱仲钧在一旁,连忙接话:也不是小七的错儿。燕山到底虚弱了些。小七是时刻用心在他身上的……



太后就禁不住笑起来。



这么多年,仲钧还是这么疼媳妇,生怕太后责怪顾瑾之,让太后心情好了不少。



看到孩子们恩爱和睦,老人就会放心。



哀家知道小七用心……太后道。



正说着话儿,药已经熬好了。



小太监试了药,成姑姑再端给太后。



顾瑾之看了眼成姑姑,想给太后喂药。



成姑姑也能理解,笑笑轻微点头。



顾瑾之这才说:我给母后喂药……



王妃孝顺。成姑姑笑着,就把药碗给了顾瑾之。



太后也没有拒绝。



顾瑾之便坐在太后床边,一勺勺给太后喂药。她喂药的手非常稳,是因为平常给燕山他们兄弟喂饭的缘故。



太后喝得直皱眉。



等喝完了,成姑姑端了蜂蜜水,给太后漱口。



喝了药,太后胃里很不适应,脸色更加难看。



而后,她慢慢平复。



第435节肝风[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