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_第383节姜昕的姻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节姜昕的姻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她狠狠转身,快步进了内殿。



皇帝亲自送朱仲钧夫妻到了太和门的殿前广场。



亲王的象辂早已等妥当。



四周跟着三十多名羽林卫。



朱仲钧搀扶着顾瑾之的手,亲自服shi她上了象辂。像这样的象辂,规矩应该是朱仲钧先上的,而后顾瑾之又由下人服shi而上。



皇帝看到朱仲钧在顾瑾之面前如此谦卑,多看了朱仲钧两眼。



朱仲钧笑笑,不以为意。



他又给皇帝行礼,这才上了象辂。



象辂缓缓从太和门出发。



从太和门,路过御桥,就到了午门。



出了午门,就等于出了皇宫。



八匹马拉着的象辂走得很快,片刻就到了端门;过了端门,就是承天门。出了承天门,就等于出了皇城。



皇帝站在太和门内的广场上,久久没有挪动脚步。



正月下旬的京城,依旧寒冷。今日没有风,寒意稍微减轻了些,皇帝也没感到寒意。



直到身边的太监喊他,他才回神。



他折身回了御书房。



太监向梁把一张折子呈上来。



皇帝打开看,是关乎安南国凯旋军的。再有四五日,元平侯就要到京城了。



怎么赏赐元平侯,皇帝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锦衣卫的指挥同知,原本是两人。一个是谭宥,一个是张道坤。



皇帝一直不杀张道坤,不是幻想张家还能死灰复燃,而是盘算着张道坤的位置。张道坤一死,锦衣卫指挥同知的位置,定有人要谋取,到时候皇帝也为难。



所以,他把张道坤留到了今日。



如今,锦衣卫指挥同知的位置空了出来,可以安置元平侯的儿子。



元平侯只有两个儿子,都被他带去了战场。这份保卫社稷不顾小家的情怀,应该极力奖赏,给朝臣们一个榜样。



“二十五应该能到京城。”皇帝自己沉吟着。



安南国平乱军正月二十五日就能进京。



皇帝想了片刻,起身往仁寿宫去。



“母后,仲钧和小七离京,您心情不好,是朕的不孝……”皇帝道,不等太后说什么,他继续道,“不如,请了姜家二小姐进宫,陪您解解闷?”



太后心里微顿,面上不动声sè,笑道:“也好。姜家那位姑娘,哀家也见过几次,端庄贤淑,哀家很喜欢她。让也来,哀家好些日子没有和说说话儿……”



大长公主是太后的大姑子。



当年太后母仪天下,大长公主出了很多力。



而后,她不声不响去了延陵府几年,两人才慢慢生疏了。



太后隐约才猜到公主离京的原因,却也不愿意去点破。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皇帝笑笑:“朕也好些日子没见着姑母。论起来,元平侯是朕的姑母表兄,姜家二小姐就是朕的外甥女。母后,姜家二小姐尚未出阁,只怕是没有合适的人家吧?”



“皇帝想给姜家二小姐保媒?”太后问。



皇帝含笑,道:“姜家二小姐也快十七了。姜家不给她定亲,只怕事出有因。等元平侯回京,和他商议商议再说。母后,您觉得朕身边的徐钦怎样?朕封他个伯爷,配得上姜家的门第吗?”



徐钦是锦衣卫指挥使,皇帝身边第一人。



皇帝最是信任他的。



徐钦早年就有战功,当时没封赏爵位,乃是皇帝觉得时机不到。



如果有了爵位,徐钦还有什么追求?皇帝以后又该那什么ji励他?



所以才留到了今天。



皇帝自己去做媒,总归不妥。



他这是想太后去做媒。



太后却犹豫了下。



姜昕长得不算美艳,却也是标志可爱的年轻姑娘。而锦衣卫指挥使徐钦,已经快三十,长得粗壮高大,面黑寡言。不管是容貌还是门第,都配不上姜昕的。



姜昕是公主的孙女,侯爷的女儿,真正的望族千金。



姜家岂会高兴?



元平侯刚刚打了胜仗回来,皇帝就怕他威高震主。人尚未到京,就要想尽办法压制他。



这些,都是帝王策略。



太后道:“徐大人在陛下身边多年,劳苦功高。姜昕是元平侯的次女,配徐大人是郎才女貌……”



她同意替皇帝办妥这件事。



皇帝满脸欣慰。



交代清楚之后,皇帝从仁寿宫出去了。



太后就立马叫人去姜家传旨,请大长公主带着姜昕,明日到仁寿宫来。



吩咐下去之后,太后的心,又飞回了朱仲钧和顾瑾之身上。



他们刚刚走不久,不知道出京城没有……



下次进京,只怕要等到年底。



太后默默叹了口气,心口堵了一块石头,怎么也下不去。



她太舍不得朱仲钧和顾瑾之了。



rs!。



第383节姜昕的姻缘[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