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_第一六八章 有人不想活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八章 有人不想活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于是,就杀了高启,还有另外一些自命不凡,自以为是,以拒绝朝廷征召来邀名养望。



受到众多士林之人追捧的,所谓有傲骨、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慕权贵,不愿意为国家出力的人。



自己这边,才不会惯他们的臭毛病。



本来自己这边,就和这些文人之间的矛盾就挺深。



到了这个时候,来了这么一出。



那些文人们,看自己就越发的不顺眼起来。



面对自己这边的征召,自然是不敢再说不了。



但是这些狗东西们,也有他们的办法来糊弄自己。



他们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在地方上,给一下啥鸡儿都不是的人,进行造势。



吹嘘他们的名声。



把一把废柴,给说成栋梁之材。



然后,让地方的官府进行推举。



弄到朝廷这里,让朝廷给他们授官。



在这种情况下,推荐上来的所谓的贤才,是一个什么成分。



可想而知。



一个比一个的差劲。



想要如同还没有建国之时,通过提举得到刘伯温,宋濂这等真正有才能的贤才,已经是不可能。



也是因此,自己这边在去年时,干脆停了推举,这么一个任官的途径。



而这些文人们,有很多看不上自己,和自己不对付,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出身低。



是要饭花子,放牛娃出身。



这只是一个表面原因而已。



张九四这家伙,不过是个私盐贩子而已,出身不比自己高到哪里去。



当年身边不一样是汇集了很多的文人,为他效命办事?



最为根本的原因,不是所谓的文人傲骨。



而是因为,有很多文人梦想着要实现,君与大夫共天下。



让自己处处信任他们,重用他们。



把他们给捧到一个很高的地位。



如同宋朝,如同张九四那样,给他们超高的待遇。



而自己对于这些,向来是看不上。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



宋朝的教训就在眼前,自己怎能再犯这种错误!



对于这些文人,自己也用,但同样也有着防备。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才会有所谓的傲骨。



才会在这里作妖。



干出一系列,想要让人把他们给砍死的事。



自己若是提高文人待遇,放出风来说,要与士大夫共天下。



你看这些所谓的有傲骨的人,不比狗跑的都快?



哭着喊着挤破脑袋,想要过来给自己当官办事。



但很可惜,这些事儿自己是不会干的。



他们的脸不大。



既然不想通过推举来做官,用推举来恶心自己。



那今后就别推举了,直接把推举这个途径给取消也就是了。



真以为没了他们这些人,自己这里就治不了国了?



至于说科举,自己将之给停了,不仅仅是因为,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很多都是眼高手低。



只会一些诗词文章。



真的去办事了,大多都不行,不堪其用。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之前通过科举,来选拔的人都是南人。



连一个北人都没有。



这等结果,让朱元璋特别恼火。



努力消除南北之间的隔阂,让分裂已久的华夏,重新融为一体。



是自己一直致力于想要做的事。



确实,北方经过蛮人的多年荼毒,论起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



确确实实是远比不上南人。



可是,那也不可能在科举之时,连一个北人都选拔不出来。



于是,自己一怒之下,停了科举。



大兴国子学,用国子学来培养人才。



如今大明,除了父兄立下赫赫战功,所进行的一些恩荫官外。



做官的途径,只剩下了国子学这一个。



自己这一招,可谓是打到了很多人的七寸上面。



这些人又怎么会不着急?



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子学祭酒的位置,愈发重要。



如此重要的地位,又怎么会不想着抢过来,任由宋讷这个他们很多人眼里面的北侉子来占据?



上辈子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把宋讷,以及自己所弄的国子学,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将之给毁掉。



而到了后面,宋讷去世之后,自己这边难以找到合适的国子学祭酒的人选。



国子学还真就被这些人,给逐渐的搞垮掉了。



宋讷在时,国子学能培养出很多特别好用的官员。



宋讷去世,立刻一落千丈。



而自己后面,也开了科举,进行开科取士。



遂了这些人的愿望……



真的论起来,在这场争斗当中,自己其实是输了的。



虽然,那些想要对宋讷动手,并且在后面,重开开科举后,弄出南北榜案的那些人,被自己给杀了个人头滚滚。



但是,从大局而言,自己确实是输了。



输得一塌糊涂。



尤其是到了建文年间时,遇到朱允炆这么一个,脑子被驴踢了的蠢货。



这些文人们,反扑的厉害。



还好老四靖难成功。



老四在行事上面,很多都像自己这个当爹的。



有手腕,很强势,不被文人所迷惑。



把很大的一部分文人,给狠狠的削了一番。



才将其给遏制住。



但后面,随着老四去世,这种趋势再一次开始发展起来。



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文人彻底坐大。



武将被弄到了尘埃里。



后面,连五军都督府这些都成为了摆设。



本来只是负责后勤的兵部,愣是取代了五军都督府。



让众多的文官来掌兵。



就连戚继光这样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在面对文官之时,都要卑躬屈膝,自称走狗。



何其悲哀!



重来一次,自己定然不会再让这些人得逞!



上辈子自己输了一次,这辈子要赢得彻彻底底!



在这件事情上,朱元璋有决心有信心。



同样也有手段。



如今的自己,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那个朱元璋。



从现代留学归来,自己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的。



已经蜕变了。



眼光得到了一个极大的开拓。



不是朱祁镇这么一个混账玩意儿,被人抓着到草原上了留学了一番。



回来后还是那般的愚蠢。



是时候把老三,从国子学那边,给找回来问一问,国子学那里的情况了。



也是时候给老三升升官,让老三成为国子学的学丞了。



这些人既然闹腾起来了,那也到了着手进行清理一番的时候了……



……



国子学位于秦淮河畔,分外繁华。



如今,已是大明的最高学府。



尤其是现在,在国子学学有所成的人,将会被直接授官之后。



国子学的地位,那更是直线上升。



虽处繁华的秦淮河畔,但是高高的围墙,却将外面的繁华给隔开了。



变成了两方不同的世界。



夫子庙的繁华,从大明现在,一直延续到了几百年后。



六百多年后,南京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依旧是游人如织。



哪怕不是节假日,游人也是摩肩接踵。



不过,国子学这边的助教,金文徴等人,对于这份繁华,却体会不到。



没有丝毫身处这等繁华之所在的自豪与欣喜。



有的只是无尽的憋屈与愤怒。



皇帝太过于抠门了!



尤其是扩招之后,更是如此。



原本他们这些助教,还能四个人合住一间宿舍。



结果现在,愣是弄成了六人间。



这也就算,宋讷这个国子学祭酒,更是过分。



制定了一系列极其严苛,堪称军法一般的规矩。



把他们限制的格外难受。



“德儒兄,真的要把这奏章给送上去?”



同宿舍的其余助教,望着金文徴出声询问。



由金文徴亲自执笔所写的这份奏章,列了宋讷的十宗罪。



把矛头直指宋讷。



要把宋讷从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赶下去。



“自然要送上去。



宋讷这个北侉子,残酷无情。误人子弟。



岂能让他再如此欺压众学子!



这些都是栋梁之材。



而今,因为宋讷的胡作非为,接连死亡。



我等仁人义士,又岂能坐视不理德?”



“德儒兄说的对!



确实不能忍!



让我也在下面署上名字,咱们联名上奏!”



其中一人说道。



这话出口后,另外几人也都纷纷开口,都执笔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



金文徴拿着这奏章,走出了宿舍。



他要找更多的助教,共同署名,共做大事!



在从两个宿舍出来后,他来到了第三个助教们居住的宿舍。



请年轻的助教吴行,也在这奏章上署名……



第一六八章 有人不想活了[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