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_第一四九章 杀个人头滚滚,割海商头如割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九章 杀个人头滚滚,割海商头如割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离不开海商,离不开他们这些人。



之前把他们给召集到天界寺,亲自见他们,便是最好的见证。



可是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这是皇帝离不开他们的样子?



这是不敢对他们痛下杀手的模样?



这……皇帝就没有想,如此这般对自己等人痛下杀手后,他又该怎么开展市舶司?



诸多生活富足,在苏州府,乃至于整个江南这边都很有名气的人,被押到苏州府衙之外。



进行斩首。



一时之间,人头滚滚,尸横遍地。



血腥味浓郁的化不开。



走到这个地步,跪在地上挨刀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会后悔他们的做法。



外面的动静,以及血腥味,哪怕是高高的围墙都遮挡不住。



传到了府衙之中。



朱棣对此毫不在意。



并且觉得这些人是都该死,杀的一点都不冤。



这些海商,早就吃了个脑满肠肥。



自己家父皇屈尊降贵,亲自找找他们说事,还早就从吴祯吴良兄弟那里,得到了他们的罪证。



却并没有把他们给直接弄死,反而给了他们这般多的机会。



可这些人不珍惜啊!



既然想要这么多,敬酒不吃吃罚酒,还敢鼓动人造反。



那就别活了,都去死吧!



父皇说的对,对于这些人就不能心慈手软。



就该好好的杀一杀。



不多杀上一些人,他们就不知道这个天下,到底谁说了算。



他们就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办的。



真以为这开设市舶司,对外海贸的事,离开了他们,就没有办法办了吗?



这些狗东西,一个个把他们都看得太高了!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好好的清醒清醒吧!



这次,这边民变的关键之所在,就是这些走私的海商们。



把他们给解决了。



那么接下来很多事,都会变得顺利。



事情要找到根子上了。



对于解决这些海商们,朱棣倒不觉得有多难做。



真的给他们动真格,这些家伙们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一群待宰的羔羊罢了。



这个时候有些棘手的,是这些被鼓动起来的,一万多织工等人。



这些人才是自己家父皇,最为在意的人。



同时也是自己最为在意的人。



“殿下,让微臣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们讲明利害。



这些织工等人,都是被有心人给利用了。



他们里面那许许多的人,并不是有意造反。



而是被有心人给欺骗,给裹挟了。



臣愿意过去劝说他们,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错误。”



郑士元望着朱棣出声说道,神色诚恳,又很多的焦急。



他很怕燕王殿下来到这里后,会不分青红皂白,痛下杀手,大开杀戒。



把这些织工等人,也给解决了。



这一次苏州府这边闹出来的事儿,是真不小。



都杀官吏了。



造反的事,历来都被朝廷、尤其是皇帝高度重视。



处置起来都是从严从重。



“你准备怎么劝说他们?”



朱棣声音不咸不淡,让人看不出喜怒。



郑士元道:殿下,臣愿意自己只身前往,去见这些人。



给他们分说利害。



臣发现,这些人之所以会被人蛊惑,最重要的是很多有心之人,故意污蔑朝廷,开设市舶司的决策。



把作坊不开工的所有原因,都给归结到了这上面。



对市舶司进行了妖魔化。



报纸的覆盖面还是不够广,读书识字的人还是太少。



而这些做工的人,大多并不识字。



再加上很多有心之人,专门传递捏造虚假消息。



很多都被蒙蔽。



微臣去给他们分说明白,又有殿下您带兵来到苏州这边,狠狠打击了贼人士气。



他们肯定会明白事理的。”



听了郑士元所说的话,原本面色严肃的朱棣,忽然间笑了。



“你这是担心,我会把这些人也都给杀了吧?”



被点破心思,郑士元露出一些尴尬之色。



“放心吧,我才不会这么干。



从京师离开的时候,父皇就与我说。



苏州,以及松江杭州等地的事,根源不在这些人身上。



而是在那些海商身上。



百姓们得到消息的渠道少。



很多的渠道来源,都是从别人口中听说。



这些海商,还有开作坊的很多人,都是他们的熟悉的人。



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话,织工等人更容易相信。



这次的事儿,真正该死的不是这些被人欺骗利用的百姓,而是那些道貌岸然,实则一肚子坏水的海商。



谁对谁错要分清。”



听到朱棣的话,郑士元不由的长出一口气。



心中的不安,也要彻底消失。



他最怕的就是,造反这种事情太过于敏感。



皇帝从重处罚。



一旦如此,那必然会杀个人头滚滚。



这诸多的海商被杀一点都不冤。



可是很多依靠着作坊做工的百姓,要是因此而亡,那就太过于让人心痛了。



好在,他最为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不论是陛下,还是燕王殿下,对百姓们都有着很多的包容。



愿意为百姓去想。



“微臣替这些百姓们,拜谢陛下圣恩。



拜谢殿下恩德。”



郑士元对朱棣叩首。



朱棣笑着将郑士元搀扶起来。



“士元,你不必如此。



我父皇曾有言,百姓是大明的基石。



万事万物,以人为本,以百姓为本。



不论当官的,还是当皇帝的,都要和百姓站在一起。



要牢记民生之多艰,牢记百姓之不易。



要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这次的事究竟是如何,父皇还有我心里面都清楚。



所以这些无辜百姓,肯定不会滥杀,会妥善的处置。”



百姓是一个国家的基石?



万事万物以人为本?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这……郑士元一时之间,只觉振聋发聩。



这些话,让人感到新奇的同时,也是那样的引人深思



“走吧,咱们一起过去看看。”



朱棣望着郑士元出声招呼,站起了身。



郑士元愣了一下,显然没有想到,燕王朱棣,居然要一起去。



“殿下,你身份尊贵,这种事儿还是让下官去吧。”



朱棣闻言,摇了摇头道:



“什么尊贵不尊贵的?



都是个人,可不敢让你自己去。



市舶司这一摊的事儿,很多我都不懂,今后还需要多多让你出力。



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不得把我给忙死了?



同去,同去。”



听了朱棣这话,郑士元对于燕王朱棣的观感变得更好。



陛下当真是生了一些好儿子啊!



如此想着,忽的又有一些想法升上心头。



当今陛下的儿子这般优秀,还分封诸王。



今后诸王都要就蕃。



如今陛下又明显对燕王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燕王手中权力必然会随之变大,而燕王又是个有本事的。



那……那到了今后,只怕……很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样的心思,升上心头后。



郑士元暗自摇了摇头,让自己不要去想这些。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这次难关给渡过去。



把民变给彻底解决。



……



“本王朱棣,是燕王。



这位名叫郑士元,市舶司副提举。



他的名字,想来你们不陌生。



之前的凤阳知府,坐镇中都处理事儿,给无数百姓伸冤的就是他。”



火把照耀之下,一身衮龙袍的朱棣,望着那众多被大明将士,给围拢起来的一万多暴乱的织工出声说道。



郑士元,还有跟着的不少将士,见到此幕都是暗自捏了一把汗。



都做好了随时扑上前,替燕王朱棣当冷箭的准备。



丘福等人心中所想,是燕王殿下距离这些乱民如此之近。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们这些人都要没命。



郑士元所想,则是燕王殿下真有出现了意外,那这一万多的百姓,只怕难活。



而也是在此时,乌泱泱的乱民之中,有人在动……



第一四九章 杀个人头滚滚,割海商头如割草[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