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_第九十八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郊圜丘,随着皇帝这一句话的说出,在场竖耳倾听皇帝下罪己诏的人,不论文武,全都齐齐一怔,心神巨震。



继而无数人猛然抬头去看皇帝。



却是惊愕之下,已然顾不得去考虑太多的礼法。



皇帝说的什么?



出现日蚀这等天象,竟然全都是官吏上下勾结,贪赃枉法所至?



这就是皇帝下的罪己诏?



这是下罪己诏吗?



这分明就是在推过于臣子!



话说,不是没有人想过,皇帝在下罪己诏的时候,会再度弄出一些新花样。



中都城下罪己诏的时,皇帝就曾抛开写好的祭词,满嘴大白话的认错。



并非常不合礼制的向百姓亡魂下跪,认错。



这一次,不少人做好了听皇帝大白话下罪己诏的准备。



别管是不是大白话,只要皇帝是在下罪己诏,是在认错就行。



经历了中都一事后,众多对于皇帝祭天下罪己诏的要求,一下子就降低了很多。



可谁能想到,都已经把要求降低到这种程度了,皇帝一开口,还是再一次突破了众人对他想象的极限!



从未见过,在下罪己诏上,如此胡作非为之人!



刘伯温震动之余,心中的那点疑惑尽数消失。



就知道上位不会就此低头的,怎么可能因为区区日蚀,以及这些人的鼓噪,就真的下罪己诏认输?



罪己诏这事,上位可以自己下,却无人能逼着上位下。



如今这猛然出现的转折,果真是充斥着上位强烈的个人风格。



李善长暗自叹口气,这等杀伐出来的帝王,岂能那般好欺?



天人感应这一套,董仲舒弄出来之后,连当时汉武帝都关不住。



隔着了一千多年,想要用其束缚当今皇帝,岂不可笑?



连自己之前汇集天下官员的力量,向皇帝施压,尚且被皇帝轻易击破。



这些人想要借助这区区天象,就让皇帝屈服,又怎么可能?



这等雄主,是不接受威胁的!



一念及此,李善长心中念头更加坚定,自己确实需要一直追随着皇帝的步伐走下去了。



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陛下,此祭词不合规范,严重失真,请陛下暂止!”



一片寂然无声中,宋濂忽然出列,出声劝阻。



宋濂这等人物开口后,立刻有人受到鼓舞。



也立刻跟着出列道:“陛下下罪己诏,岂能当着苍天的面,把罪过推给臣下?



此等行为,岂非圣君所为?



又岂能瞒得过苍天?”



开口这人,乃是工部郎中王凯。



朱元璋对于氛围的变化,以及这些人说的话,充耳不闻。



保持着行礼的姿势,继续开口:



“官员等失德,致干天和。



代臣僚属,谨以牺牲玉帛告祭于天,恳祈上苍止怒,消弭灾异,佑我大明国祚永延,山河宁泰,兆民得安。



伏惟飨之!”



朱元璋声音落下,满场寂静无声。



只有清风拂过,卷动旗角。



特意被喊过来,顶替中书舍人王敏来执笔的宣传使罗贯中,菊花眼放光,下笔如有神助!



他觉得,曹操的形象更加丰满了,今后动笔写出来的,肯定比之前更加动人!



太子朱标满心焦急,数次以目示宋濂,让老师赶紧退回去。



可宋濂此时却像是根本没有见到一样,依旧执拗的站在这里,一动不动。



在其侧后方的工部郎中王凯,也站立不动,腰杆挺的笔直。



只觉此时此刻,自己肩负圣人使命,为天下官员发声,维护儒门正统。



乃是极其正义的事。



御史大夫陈宁,悄然间望向丞相胡惟庸,带着征询之色。



胡惟庸微不可觉的摇了摇头。



剩下群臣中,有不少人都有意动,想要出列站在宋濂身后。



只是,想想不久之前发生的空印案,那些跟着胡惟庸一起出列的人,被皇帝一网打尽,尽数株连,无数人都被皇帝拿捏的事,终究还是忍住了。



因此,此时场中只有宋濂和王凯二人出列,显得非常显眼。



罗贯中看着此幕,不由想起自己所写三国演义,太史慈要去抓孙策,只有一个曲阿一小将大声叫太史慈真英雄也,吾可助之。



而后纵马随太史慈而去的场景。



和此时何其相似?



当然,只是对事不对人。



和太史慈等人的英雄气相比,宋濂,王凯二人此时的行径,真令人不耻。



嘴上说的正气凛然,暗中也不知道有多少的小九九。



也就是当今陛下,圣文神武,天纵之才,手里面握着刀子,又敢真的杀人。



不然,此时跳出来进行质问的,绝对不止宋濂两个。



必然会是犬儒群起而攻之的场面。



也肯定会有一些人,故意做出此等事情来邀名。



还好当今陛下是真的会杀人,才能有效阻止更多的这等厚颜无耻之人的出现。



一丝不苟的做完相应礼仪之后,朱元璋转过身来,一步步走向圜丘边缘。



立在高台之上,手按汉白玉栏杆,居高临下,望向群臣。



从众官员身上,他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情绪。



有愤怒,有震惊,有不敢置信,有屈辱,有敢怒而不敢言。



亦有面无表情,亦或神情振奋,带着解气之人。



朱元璋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本就伟岸的身躯,此时显得越发挺拔伟岸。



气氛越发凝重。



他目光落在了显得鹤立鸡群的宋濂,以及王凯二人身上。



“怎么?觉得咱说的不对?



咱不觉得咱说错了。



咱自起兵以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大明,再复我汉人河山,努力弥合南北。



咱废除元末苛政,重整秩序,明律法,约束文臣武将,恢复民生,壮我华夏。



多年以来,从未懈怠。



大明立国八年来,肉眼可见,正在变好。



虽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为了这大明,为了这江山,咱是呕心沥血,干出来的成果也不差。



老天凭什么要以日蚀来向咱示警?



咱处置贪官污吏,处置的不对?



贪官污吏不该杀?



是行省不该废除,朝廷不该集中权?



还是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对?



这天变不该应兆在众多贪官污吏身上,不该应兆在居心叵测,无国无华夏,无天下苍生,无历史责任,只有门户私计的人身上?



让咱下罪己诏?下恁娘的头!



咱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朱元璋立于圜丘之上,站在这理论上最接近上苍的地方,发出灵魂拷问。



这话,他说的理直气壮。



和自己这个皇帝比起来,这些蝇营狗苟之辈,有何面目指责自己,让自己来下罪己诏?



且不说在现代生活十五年,知道根本没有所谓的天人感应,日蚀乃是正常现象。



就算真的是有天人感应,他今日也一样敢这样说!



罗贯中眼中异彩连连,运笔如飞。



今后写诸葛亮骂王朗时,或许可以从今日事情上找点灵感,借鉴一二。



尤其是最后这句,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是真带劲。



必须要写上!



群臣之中,诸多人心神震荡,一些人甚至于双腿发软,想要跪在地上认错。



谁能想到,皇帝居然这般强势,连日蚀这等天象都拿捏他不住。



居然敢专门汇集官员,祭天时说出此等话。



原来,日蚀发生之后,乃至于有揭帖出来,皇帝不在第一时间处置事情,并不是因为在犹豫,在害怕。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而是皇帝故意要让事情闹大,然后再在这个时候,来上这么强势一击!



“陛下,您有些话言之有理,但事情不是这么做的。



自汉孝武皇帝下轮台罪己诏后,历代帝王下罪己诏的不在少数。



向来都是罪己而已,从未有人代臣子下罪己诏。”



一片安静之中,宋濂开口打破了沉默。



朱元璋看了宋濂一眼,这样的老古板,沉浸了快一辈子儒学之人,想要扭转其观念,是真不容易。



以往打天下,和治理天下时,这样的人可以为助力。



可等到进一步前行时,以宋濂为代表的这些人,又很容易成为阻碍。



朱元璋准备开口说话,却听得一道声音已经先一步响起。



“以往没有皇帝这样做,上位就不可以做了吗?



在武帝没下轮台罪己诏之前,还从没有帝王下过罪己诏。



上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我大明开创之君,论起功业,古之明君,又有几人可比得上上位?



上位做出一些开创之举,又有何不可?”



却是韩国公李善长越众而出,对着宋濂开炮。



依照宋濂如今的身份地位,以及在士林之中的影响力,很多人都不敢和他对着来。



但李善长却是毫无顾虑。



论资历,论爵位,论功劳,论地位,宋濂都比不过他。



当然,他所说的地位,不是指在儒家士林中的地位。



而今的李善长一心想要进步,这样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且天变预兆臣子过失之事,从武帝时就有。



自武帝开始,汉朝的丞相因天变而受罚,乃至于罢相的不在少数。



宋濂你身为儒学大家,学究天人,连这点都知道?



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不懂?”



李善长这话,问的可就诛心了。



李善长这老狗!



一条断脊之犬,如今还恬不知耻的在这里狂吠!



宋濂还没有什么反应,胡惟庸就已经在心里面狂骂开了。



自己可什么都没有说,这狗东西把自己给牵扯进去干什么?



轰宋濂轰宋濂,为何要给自己两拳?



自己为什么这次事情这般老实?



除了空印案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好处,不愿意短时间内,再招惹什么是非之外。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不就是因为怕人将汉朝时的旧事,给拿出来说吗?



董仲舒也是废物,想要用天人感应这一套来约束皇帝,结果这一招反手就被汉武帝给废了。



说丞相统领百官,调和阴阳,出现天变,不正是丞相无能,失职才造成的?



应该对此负责的是丞相,而不是皇帝。



他如此小心翼翼,就是怕有人将这些翻出来,殃及了他这个丞相。



把本该冲着皇帝去刀子,都弄到这个丞相身上。



本以为这次自己能顺利过关,哪成想李善长这不得好死的老狗,把这事给翻了出来!



胡惟庸气在心里,直问候李善长的十八辈祖宗。



“上位,天象示警确是臣这个丞相失职所致,请上位降罪于臣,以告上天。”



胡惟庸出列,望着皇帝满是诚恳的认错。



说出这话时,心都在滴血。



他是真怕皇帝会趁此机会,反手就把自己的丞相之位去了。



他才刚享受了没几天实权宰相的快乐啊!



可此情此景之下,李善长已经把这事捅出来了,他哪怕再不想,也不得不进行表态了。



“事情与你无关,只管做好你的丞相。”



朱元璋望着胡惟庸,面无表情的开了口。



胡惟庸闻言,心中长松一口气,皇帝确实是离不开自己。



谢恩之后,退回原位。



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李善长。



这老狗想要凭此把自己拉下水,想的美。



自己圣眷正隆,不是这等无耻狗贼,用这样的手段,就能暗算的。



“陛下为开创之君,代臣子向上苍认罪,也不是不可。



只是……治国之道,有张有弛。



众官员追随陛下,是陛下治国理政的帮手,不是贼寇。



只一味杀伐,强压,或许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用。



刚柔相济,阴阳相合才能长久。”



宋濂沉默了一下后,再度开了口。



不过言语之间,已经不再说皇帝代臣子向上天谢罪不行了。



转而说起了其余方面。



这就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开国之主的好处。



很多后世之君无法完成的事,开国之主都能比较轻易的做到。



且有了这一次之后,大明后面的那些官员,想要用天人感应这一套来束缚皇帝,谋求他们的利益,也做不到了。



毕竟有祖宗成法可以参考。



“此言大谬!”



李善长高声呵斥。



“官员的确是陛下帮手,可那些违法乱纪,贪赃枉法之人,不是帮手,他们就是辜负皇恩的贼寇。



上位别管怎么处罚,都是理所应当,都是他们自作自受!



空印案被牵扯的那些人,不都是他们先辜负皇恩的吗?



不然为什么只处罚他们,不处罚别的官员?



宋濂你一味为这些辜负皇恩,贪赃枉法之人说话,到底是何居心?”



李善长现在真的是铮铮铁骨。



第九十八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