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_第34章 时代变革,变动始(求月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时代变革,变动始(求月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方云动,面对强势的大唐与顾氏。



整个西域诸国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抵抗力,根本不足以影响当前的大势。



——局势已经彻底变了。



顾泉虽然不会滥杀,但他也不可能留下半分的危险。



目前的他太过于恐怖了。



甚至就连顾易都有了这样的判断,虽然他还比不过昔年的顾琛,但是单论在统兵解决风险与心机识人这方面,他已经有了昔年顾熙的感觉。



洛书协律器的作用已经彻底将顾泉的才能完全开发了出来。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整个西域的动荡也是迅速便被扫平,但这其中的动荡却仍是丝毫未停。



顾氏的威名已经彻底杀了出来。



而顾泉也就是趁着当前这宛若高山一般的声望,废掉了几乎所有西域小国的君主,开始培养起了属于大唐的君主。



也正是因为如此。



整个西域的动荡并未因为反叛势力的衰落而结束,反倒是愈发的动荡。



所有人都能感觉得到。



如今的大唐已经与昔年的大汉不同了,尤其是在对于外藩之上!



这其实也是一件必然的事。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大唐对于西域的整体态度就要远远强于前朝,这其中涉及的因素有许多。



包括更为深入的主动扩张,包括插手政治及文化融合等等层面之上。



这是属于时代的进步。



如今同样也是如此。



相比于其他外藩,如今的西域其实已经算是落后了,这种落后并不是指文化制度的落后,而是综合来看。



顾氏的出现终究是改变了一切。



北疆外族自炎汉时期开始融入九州,虽然这一切随着炎汉的衰落而中断,但其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包括岭南同样也是如此。



这两处疆域都是经过了顾氏的改革,再加上地势的缘故,跟整个九州的交融其实已经弯道超车了。



而反观西域则完全不同,虽然相比于其他地方而言,整个西域看似与中原交融颇深。



但实则整个西域的制度却是始终未曾有过改变。



这,才是真正致命的问题。



而与原本历史不同的是,正是因为顾氏的出现,让李世民看到了融合外族的可能性。



西域这块土地能够给九州带来的东西太多了。



若是换做其他平庸的皇帝的话,或许还会因为畏惧而不敢进行尝试。



但这可是李世民!



无论是其胆量也好魄力也罢,都不可能轻易选择放弃。



这是一个机会。



他十分清楚这一点,若是这一次不作出改变的话,此事怕是又要不知道会被推到什么时候去了。.



长安,太极殿内。



气氛无比凝重。



李世民正在与一众大臣商议着该如何处置西域之事。



其实如今摆在众人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



第一条:



——便是如同前汉一般,维持着前朝的制度,在培养亲和大唐的国主之时,不对他们进行干涉。



这种安排的好处自然就是会免去很多的精力。



西域也会迅速平定。



只不过不好的是将来有一日若是大唐衰弱,乃至于边境再次出现了其他庞然大物,西域也定会如同以往一般彻底失控。



历史将会逆行重复。



第二条路:



——便是狠下心来,更加具体的掌控西域。



李世民就是这个态度。



群臣对此也是十分明白。



但此事也需要涉及到很多的问题,最核心的就是该如何去掌控。



西域诸国与草原各个部落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他们的信仰更加的杂乱坚定。



其中以佛、景、袄、萨玛等各个教派为主,其教派之中又有着不同的派系,其信仰之嘈杂远非草原部落可比。



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会让大唐接下来的掌控变得愈发困难。



李世民如今就是在让群臣来思考策略。



“西域地广,如今我大唐虽然愈发强盛,但若是逼得西域各国皆反我大唐,以我大唐的国力恐怕亦是难以支撑。”



“陛下当慎重的啊。”



房玄龄一脸郑重之色的说道。



他就是不支持李世民如此激进的大臣之一,一直想让李世民稳扎稳打,徐徐图之。



可对于李世民而言,他终究不能听从房玄龄的建议。



哪怕他知道这样做不会出错。



可亦是不能浪费时间。



就连昔年的顾琛都不能在有生之年做完一切,这让他十分的警醒自己。



见李世民面无表情,不少与房玄龄抱有着同样心思的大臣亦是不愿开口附和,虽然大唐当前的谏言风气已经愈发盛行,但注定无用之言也无需多说。



这时,一旁的长孙无忌皱眉道:“陛下,臣以为短时间内彻底控制西域绝非易事。”



“此事唯有徐徐图之。”



“臣建议,陛下可效仿昔年昭烈侯之举。”



说着,他直接看向了一旁的顾兹。



这是顾氏当前朝堂之中地位最高的子弟,也是自李渊称帝之时便前来大唐的一众子弟之一,如今位列尚书右仆射兼太子少傅。



见李世民看向了自己,顾兹亦是连忙起身认真道:“陛下,先祖之法确实可用。”



“然圣人言时移世易。”



“万事之法皆不可全效先人。”



“臣这些时日,确实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确有一些想法。”



“.”



他直接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完全说了出来。



这并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顾氏这些年来所有人的心得。



昔年顾琛逝去之后。



顾易在操控顾烨之时便已经将这一切的基础打好了,后续虽然顾氏的声望也在随着炎汉而持续变弱,但这其中的钻研却始终未曾停下。



其主要的核心便是指向——双轨制。



就如昔年顾易控制岭南一般,只不过在此之上又有着不同。



如今的西域可比当初的岭南好了太多。



这个制度自然也要有所改变。



其主要便是控制要道,在要道之上行中原的郡县制度,制定出完全的官员体系,与各国君主实行双重统治,名义上不干各小国之权,但实则是通过九州文化的兼容性来一点点的传播影响。



这项制度的唯一核心便是要求大唐能够震慑的住一切。



第34章 时代变革,变动始(求月票)[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