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_第28章 刘谌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刘谌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乃至那些倒下的汉军。



他们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甚至就连周围的山水都已有了变化。



但在这一路归程中,却仍是能够看到太多太多昔年的影子,让他们想起很多很多昔年的故事。



顾烨愈发沉默了。



甚至就连文鸯都没有了往日那般的大大咧咧。



或许这也是华夏人的特点之一。



往往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就会愈发的念旧。



他去祭拜了钟会。



并在昔年每一次征战的战场上都会有所停留,来祭祀当初那些倒在这片土地上的将士。



对于此行的行程顾烨并没有太过心急。



纵是路途早已经过了修缮,但此次行程仍是十分的遥远。



他的年纪也已经不小了。



着急没用。



很有可能还会让他倒在刘谌之前。



于大汉而言。



君臣二人至少要留下一个。



顾烨对此看的很开,若是能相见无论如何君臣二人都会相见。



这一趟旅程注定十分艰难。



顾烨还是生病了。



他真的已经到了花烛之年,明明是走这些已经经过修缮的道路也终是承受不住。



也好在顾易一直都在紧紧盯着。



在第一时间便为他使用了道具,这才帮他渡过了难关。



但很显然——



留给他的时间也没剩下多少了。



洛阳。



时隔多年时间,顾烨终是再次回到了这座城池。



如同往年的欢迎一般。



刘谌虽然也是满头的白发再不复当初的意气风发,但还是率领群臣于城外迎接顾烨。



“陛下.”



看着刘谌的模样,顾烨的双眼一瞬间便红了。



他踉踉跄跄的走下了马车。



一边颤声说着一边便要朝着刘谌跪下去。



但刘谌却直接拦住了顾烨,同样也是双眼微红,颤声说道:“昭德乃我大汉擎天之柱,不必如此。”



“陛下!”



顾烨握住了刘谌的胳膊。



君臣两人就这样对视,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仿佛又说尽了千言万语。



于他们二人而言——



能够再相见,便已经是人生大幸了。



至少在历代的大汉明君以及顾氏贤臣之中,能够于晚年再次相见之人确实不多。



“走走!”



刘谌拉着顾烨的胳膊,也不顾什么礼节就这样向着城内走去。



无数道目光相随。



甚至还有一些人发出了不自觉的震惊之语。



但两人却是丝毫都不在乎,就这样一路率领着群臣缓缓朝着城中走去。



这一日,注定不凡。



刘谌为顾烨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宣扬着他平定岭南的功劳。



群臣自是相陪。



但对于顾烨而言如今的朝堂上却已经没剩下几个熟人了。



真正让顾易有所关注的是刘俊。



也是大汉当前的太子。



对于刘谌在原本历史之中的子嗣,其实顾易根本就没有半点的印象。



唯一的印象便是知道他们在蜀汉亡国之前被刘谌杀了。



他自是要好好的看一下。



但可惜的就是,或许是对于刘谌的畏惧,刘俊倒是并未表现出什么,看不出什么不凡之处。



整个宴席之上刘谌一直都在与顾烨交谈。



君臣二人可谓是无话不谈。



甚至到了最后,刘谌更是直接让顾烨留宿在了皇宫之内。



对此——



顾烨也是并未拒绝。



刘谌的身体确实出现了问题,他的脸色有着明显的苍白。



整个人时不时的便要咳嗽几声。



可惜的是“药到病除符”只能为顾氏子弟使用,不然的话顾易倒是想救一救刘谌。



君臣二人仍是就这样诉说着这些年的过往。



虽然在书信之中这些事已经被提过了很多遍,但两人的脸上却也是没有半点的反感。



顾烨将岭南未来规划徐徐道来。



案头铜炉青烟袅袅,刘谌原本苍白的脸上泛起红晕,指尖轻叩几案:“不愧是昭德!若真能如此布局,我大汉定当光耀千古!”



话音未落,他忽然顿住,望着窗外凋零的梧桐叶,笑意淡成一声喟叹,“只是这千秋盛景,朕怕是无缘得见了。”



“陛下慎言!”顾烨猛然起身,“龙体万安,来日方长,何出此语?”



刘谌摆了摆手,金丝绣龙的广袖滑落,露出腕间暗纹,“昭德何须宽慰?我刘氏子弟自先祖起便不惧生死。”



他的目光穿透纱帐,落在顾烨身上,“能在弥留之际见你归来,朕已无憾。”



“有昭德在.大汉无忧矣。”



说着,刘谌更是直接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取了出来。



上面的内容十分简单。



那就是要任顾烨为太傅录尚书事。



看着这圣旨上的内容,甚至就连顾易都有了那么一瞬间的恍惚。



自顾熙之后。



太傅这个官职似乎就升华了。



虽然在名义上仍是比不过丞相,但却又超过了丞相。



就比如现在的炎汉。



自刘备登基称帝至今,还未曾有任何一人担任过太傅的职位。



无论是在朝堂上也好亦或是在民间也罢。



“太傅”这个职位已经完全有了不同的地位。



顾烨的身体顿时便是一颤,看着刘谌复杂的说道:“陛下何至于此啊。”



“太子仁厚有余,杀伐不足。”刘谌靠在龙纹靠枕上,声音渐弱,“朕已为他铺好前路,可终究放心不下……唯有你总揽朝纲,朕才能瞑目。”



他的语气十分平静,也十分的坦然。



顾烨嘴唇微微动了动但却终是没能说出些什么。



殿内顿时陷入寂静。



君臣两人相对而坐没有半分的架子。



刘谌早就已经感觉到了疲惫,但却仍是强撑着身体默默地看着顾烨,沉默了良久才再次开口。



他向顾烨介绍起了当前的朝堂群臣。



他说的十分详细。



仔细说着他们的出身,他们的性格以及才能。



顾烨听得十分认真。



包括顾易也是。



虽然顾烨对于这些人极为陌生,但他倒也听到了一些耳熟的名字。



直至最后——



刘谌才说到了另一个话题。



“昭德啊,何故不让顾氏子弟临朝啊?”



刘谌紧紧的盯着顾烨。



这是他最为不解之事,当前的顾氏与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虽然在地方上倒烨有着很多顾氏子弟当官。



但于庙堂核心却只有顾烨一人,而顾烨现在也已经不在年轻了。



他曾不止一次的提过想要提拔顾氏子弟。



但顾易却都拒绝了。



闻言,顾易也不能再看着,立刻操控顾烨说道:“陛下,顾氏子弟才能不足,不能担此重任。”



刘谌微微摇了摇头,无奈的叹了口气:“果然如此么”



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此时的思绪。



这就是顾氏与其他世族的不同。



其实说白了,这种行为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是一件很值得欣慰的事。



毕竟光凭着这一点,便足以说明一个世族的清白。



但对于炎汉的皇帝却又有些不同。



没有顾氏临朝似乎对于炎汉而言终是少了些什么。



但他又能如何说呢?



“刘氏之鼎,当刻顾氏之名。”



这个誓言他确实可以履行下去,但强行提拔顾氏子弟对大汉而言真的好吗?



若是顾氏因为这个举动沦落成了其他世族一般。



这对大汉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谌早已不知想过多少次这个问题,但每每都想不出很好的答案。



岁月无情,历史总要向前。



就连顾易都不得不承认。



随着顾氏子弟渐变平庸,属于炎汉的辉煌时代终是要渐渐落幕了。



他倒是可以赌一赌,通过抽奖获得道具来培养人才。



但对于顾氏的长远之计而言。



顾易不可能做出这种选择。



没有永世的王朝。



成就点是顾易扶顾氏大厦将倾的道具,而不是所谓的锦上添花。



这一夜,君臣二人同席而眠。



自这一日起。



顾烨再一次的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大汉当前确是欣欣向荣之向,边境的平静以及没有出现特大规模的天灾,让大汉的实力正在飞速发展。



包括科举的成效也同样非凡。



刘谌还是有本事的,将整个大汉一直都巩固在了正确的发展路线上。



顾烨甚至都无需进行太多的干涉,只需要把控着朝堂即可。



刘谌确实走到了终点。



自随着顾烨归京之后他就仿佛是完成了最后的心愿一般,没过多久便直接倒了下去。



这一天来的比想象之中还要快。



乾极三十一年,二月辛未日;



——刘谌于洛阳北宫含笑而终;



临终之际,他将一切朝政都交到了顾烨的手中。



太子刘俊继位。



谥为穆;



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贤德信修曰穆;



乃为大汉孝穆皇帝。



太子刘俊继位。.



——————



“孝穆皇帝讳谌,昭武皇帝备之孙,孝仁皇帝之子。母曰恭皇后陈氏。幼聪敏,通《孝经》《论语》《顾学》。



乾极元年春正月,孝仁皇帝崩,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二月,谒高庙。



帝承孝仁科举旧制,建极三年诏增明算、农策二科。尝临轩策士,谓侍中曰:“治国如调瑟,缓则无声,急则弦绝。今科场所试,当取通世务者。“



遂命太学增授田制、水经。



是岁,州郡举明算者四十七人,农策者六十三人,皆授官有差。



乾极二年,北疆生乱。



帝登台拜顾烨为大将军烨,赐斧钺。烨出幽州,一战破贼寇,三蛮尽降。



十七年,烨再下岭南,过梅关古道遂破番禺,帝解所佩湛卢剑赐烨,诏曰:“将军之功,可比卫霍。“



帝性俭素,常服浣衣。



司隶校尉奏请修葺南宫,帝批曰:“今河内饥,南阳涝,岂可费帑百万为朕营室?“乃止。



每遇灾异,辄素服避殿,遣使循行郡国。



尝夜读《盐铁论》,至“贤良文学“篇,慨然叹曰:“桑孔之术,终不及晁错《贵粟疏》也。“



三十一年二月辛未,帝崩于北宫宣室,年五十九。



遗诏曰:“丧事从省,以日易月。诸王各归藩,不得擅离。“是夕,白虹贯北斗,雒水骤凝三日。三月庚寅,葬邙山显陵。



谥曰穆。



——《炎汉书.孝穆本纪》



第28章 刘谌崩[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