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_第144章 还于旧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还于旧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云、魏延、吴班、陈式、邓芝、张翼、孟琰、爨习诸将,统兵四万自鸿门拔军西归。



一直留在新丰料理战场后事,抚恤伤残的大汉天子,早知大军会于今日抵达新丰,本欲命人于十里外筑坛迎凯旋之师,却被费祎、郭攸之等臣僚劝阻不必。



大意是什么陛下亲秉六师,临阵讨贼,故此决战之胜,关中之定,克复西京之功,还于旧都之业,皆乃天威所被,圣略所及。



赵镇东,魏镇北,至余下诸将,幸承天威而建功立勋,岂敢当陛下郊迎之礼?



愿陛下存天子之重,于城外设坛受捷足矣。



刘禅思索再三,最后仍命费祎、郭攸之等人备好犒军牛酒,在城外十里筑坛相迎。



上午。



新丰城东十里。



日头刚升,不算毒辣。



全副披挂,负弓扶剑的大汉天子在夯土高台上面东而立,静候大军旋师。



不多时,赵云、魏延二将所领两面先帝龙纛越来越近,至百余步外停了下来。



旌旗猎猎,甲光鳞鳞。



刘禅迈步走下高台,环于高台四周的龙骧郎卫在前开道,属于大汉天子的金吾纛旓紧随天子之后,迎着两面先帝旧纛而前。



一众汉家臣属跟上。



距两面先帝龙纛二十余步。



天子龙纛停下,众臣亦停。



片刻之后,却见那位顶盔掼甲,身披绛袍的大汉天子突然加快了脚步,弃下龙纛与诸臣昂扬而进,脚步铿锵。



而赵云、魏延、吴班、陈式诸将见此情状,哪里真能让这位天子亲自行至他们跟前?



在赵云、魏延二将的带领下,数十将校一个个急步前趋,行至天子跟前大礼参拜。



赵云率先作声:“臣等幸承陛下天威而建此功勋,实不敢当陛下郊迎之礼!”



魏延当即附和。



诸将校亦随之附声。



俯首之间,天子亲临战阵,万军环护的姿态再度浮现眼前,所有人都明白,纵使桀骜如魏延,面对这位有无上军功傍身的天子,也须得存些敬服之心了。



而一旦连魏延这样桀骜不逊之将都归心诚服,其他各方面皆不如魏延之人,又如何敢在这位天子面前不谨小慎微,战战兢兢?



这位天子做到了先帝没有做到的事,合该如此。



沉默片刻,天子出声:



“倘无先帝为朕奠定基业,倘无诸位将军为朕指麾万军,倘无将士于万军阵中抛头颅洒热血,朕以一夫之力,安得此胜?



“如今关中大定,我大汉尽复关西之土,再现太祖高帝还定三秦,虎视关东之盛势,愿与诸君同心戮力,共襄汉业!”



“敢为陛下死命!”赵云应声。



“敢为陛下死命!”魏延跟上。



诸将亦随其后。



天子赐诸将牛酒。



魏延饮罢率先奋声高呼:



“大汉万胜!”



“陛下万胜!”



诸将紧随其后。



不多时,数万大军高呼万胜之声响彻骊山,激荡渭水。



五月二十。



天子自新丰拔军。



五月廿一,至长安。



长安城北。



渭水之滨。



一座高大的圜丘立于南畔。



杨戏早已备好祭天告祖之物。



只见天子头戴十二旒冠冕,身被十二章衮服,革带玉钩在腰,赤舄絇屦在足,穆穆有天子仪容。



这是天子祭祀宗庙时所着法服,所谓肩挑日月,背负星辰,非隆重之至则不衣。



天子上前,焚香以告:



“维建兴六年五月辛卯,大汉皇帝臣禅,敢以玄牡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祇。



“并祭太祖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皇考昭烈皇帝之灵。



“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者王莽篡盗,神器蒙尘,世祖皇帝奋雷霆之威,诛戮奸凶,再造乾坤,社稷复存。



“今曹氏效尤,肆行篡逆,湮灭汉室,窃据神器,僭称尊号,荼毒生灵。



“皇考昭烈乃嗣武二祖,龚行天罚,誓清寰宇,重光汉室,惜天不假年,大业未竟而中道崩殂。



“臣以菲薄之资,幼渺之躬,冲龄继统,嗣守鸿基,夙夜忧叹,恐堕先业,乃潜忍五载,韬光养晦,秣马厉兵,终得天时。



“于是奋虎贲之师,扬金吾之纛,鼓震祁山,三郡响应;渭水鏖兵,魏贼溃奔。



“赖宰辅忠勤,运筹帷幄,将士用命,三军效死,关中底定,终克长安,复我旧都,汉祚重光。



“此勋业之成,非唯人谋勇力,亦乃太祖之灵佑,世祖之德庇,皇考之烈志,并皇天佑汉,降以威灵。



“臣北临渭水,东望洛阳而誓:



“愿以长安为始,继太祖之鸿基,扬世祖之威德,承皇考之遗烈,内修政理,外抚四夷,翦灭国贼,归化黎元!



“今告捷太庙,犒赏六军。更乞皇天垂象,祖宗降灵,俟克复中原之日,当再筑坛祭天!



“伏维尚飨!”



祭礼已毕,一身衮冕法服的大汉天子,在数百文武的簇拥下,行至宏伟的长安城下。



两旧一新三面龙纛立于东门。



天子在门前驻足片刻,随即踏步前出。



入得其中,古朴的气息迎面扑来。



——“当!”



一声嘹亮清脆的钟声,此刻于长安上空回荡。



刘禅仰头循声望去,当目光触及那顶悬于百尺钟楼上,由孝武皇帝所铸的青铜巨钟时,忽然一愣。



如果他记得不错,他自成都皇宫榻上醒来那日,是二月廿一,而今日是五月廿一,刚好三月。



第144章 还于旧都[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