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_第79章 长安以西,尽入彀中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章 长安以西,尽入彀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云、傅佥将事情交给一众下属军吏,总算跟陇右下山的王平、匈奴营地百里奔袭的杨条聚首。



赵云先是看了一下杨条胳膊上那道仍未愈合的骇人大疤,连夸其人高义,最后直接以贤弟相称。



杨条一脸无所谓,随即给赵云、王平、傅佥等人带来了天子在五丈塬击退张郃主力的消息。



听得几人本来紧绷的弦俱是一松,紧接着一个个啧啧称善。



只可惜杨条也只是远远望见,对于渭水南岸战事的细节究竟如何,却也并不知晓。



众人只得留着这份好奇,等着与天子接头时再听个前因后果。



至于杨条说到关兴带着区区几十甲士劫匈奴营地,擒匈奴贤王之时,众人又皆是震惊感叹不已。



赵云更是激动得差点面红耳赤,连道数声不愧是当年万军中斩颜良首级的关公之子,真不堕其父声威。



傅佥同样惊叹,只是惊叹之中更带许多艳羡。



失色自语,说什么好男儿合当如此,又说什么有此番功业伟迹,纵是死也无憾了。



“子均你呢?你怎么来得如此之快?”赵云声色和气地问道。



对于这位在街亭表现亮眼,又与魏延在祁山斩首三千,如今更是因救驾心切而断然下陇的“年轻人”,赵云抱了不小的期望。



这是大汉又一枚新升的将星,一定要好好爱护。



平素沉默寡言的王平对赵老将军景仰已久,此刻也能听出赵老将军语气中的呵护之意,赶忙恭敬拱手:



“赵老将军,丞相本欲全力进攻天水,但收到了您的信,知晓您孤守陈仓不放心,于是便派我领五千人来渭水狭道观望。



“既防止张郃自此上陇,又则一旦陈仓有难,我能火速来援。



“魏寇无人侦查,我便一路领军下山,前日距山口四十里才见到伪魏斥候。



“便派南中蛮勇小路潜行,结果当夜便发现张郃竟兵出渭南,往五丈塬去了。



“我收到消息,忧心陛下有难,情急之下率军下山。



“山路难行,中午才到山口。



“三千魏寇设关守卡,我亲自率众在前冲杀,又派两百无当飞军上山下岭出于其后,贼寇才大恐惊退。”



闻听此言,赵云连连点头赞许。



用兵之法所谓正奇相合,说着简单,实际上要各种审时度势,哪有那么轻松?



能每战辄行,又每行辄准之人,都可谓一时名将了。



就比如这区区两百无当飞军,如何判断他们一定能吓退敌人?



再者,正奇相合,正在前,奇在后。



王平说得轻巧,似乎是两百无当飞军出于其后才成就奇功。



可谁又知道他亲自率军在前冲杀的“正”需要多大勇气与果决,付出了多大牺牲?



若没有王平与杨条一并来解陈仓之围,赵云与傅佥也准备一正一奇杀出重围的。



但客观地说,即使是赵云本人也不敢说一丁点忐忑也没有,于是便愈发赞赏王平的智勇。



然而仍有些纳闷:



“张郃既敢引主力自渭南奇袭,为何只派人侦查四五十里山道?



“他当年便自此入陇大败孟起,按理不该如此大意才是。”



王平先是摇了摇头表示不清楚,随即又想到了什么:



“赵老将军,张郃下陇前被丞相在武都设伏大败一场,损失了精锐甲士五六千。”



“竟有此事?”赵云终于恍然。



“难怪城下守卒士气萎靡速度如此之快!”



王平接着又说有个天水归汉的小将拼死射了张郃一箭,也不知到底射中没有。



众人就此又是议论了一番,最后却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找了个归降的校尉一问,竟也是不知。



张郃下陇分前中后三部,留守此处的校尉都是前部与中部之人,自拔寨之后再没有见过右将军。



因先前武都一败,各校尉得命须谨守各寨,擅离者斩,军令皆通过亲兵传达。



听着也属寻常。



最后众人也懒得猜了,杨条道:



“赵帅,不管他是死是活,渭水南岸那一两万人也已是逃无可逃,咱们是直接渡渭揍他,还是在这里守株待兔,等他自溃?”



赵云不假思索径直道:



“能被张郃带去渭南,必有其本部精锐。



“所谓穷寇勿迫,被疯狗咬一口也不轻松。



“只须断其归路,不与其战,待其自溃即可。”



次日。



五丈塬。



刘禅被赵广叫醒,从其人口中听到了一个不可思议却又合乎情理的消息,于是勒马下塬。



到了塬下,只见几十名裸衣负荆之人朝他膝行而来,最后尽皆伏地。



刘禅第一次见这种场景,不由深吸一气。



周围一众臣僚明明神色也是略显躁动,却又同样强自镇定。



“待死降人鹿磐见过陛下!”



“待死降人韦宽见过陛下!”



“待死降人李忠见过陛下!”



“待死降人……”



一众降将声音落罢,刘禅看向一名降将,徐徐问道:“你叫鹿磐?你手中木匣装的是什么?”



那鹿磐一滞,紧接着颤声道:



“禀陛下…是张郃首级!”



刘禅本就有些猜测,此刻闻言也是缓缓点头,但不知为何,仍有种不真实之感。



渭水北岸。



曹军营寨。



毌丘俭、牛金、夏侯儒、吕昭、杜袭等人怔怔望着南岸。



昨日还徐徐西归的大魏士卒,今日却是全部卸甲去兵,往五丈塬缓缓行去,赫然是降了。



“现在…现在怎么办?”昨日失了一千多长安将士的夏侯儒,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面无人色。



今日清晨,有侥幸得脱的陈仓溃卒来报,人数不知多少的汉军突然从渭水狭道杀出,与叛变的骑兵一并解了陈仓之围。



谁也不敢说,会不会是诸葛亮已经从郭淮手里夺下了陇右。



吕昭看向毌丘俭:“仲恭,我们现在是回郿坞?还是…回长安?”



毌丘俭一脸茫然,哪里知晓?!



按理说,郿坞是长安以西唯一一座堡垒,还临近渭水。



只须一万人守住郿坞,就能死死卡住汉军粮道,让其轻易不敢东进。



除非分三四万人将郿坞牢牢围住,再分几千精锐保护粮道,否则便有被劫粮的风险。



关中这地方,失几万石粮是小,但漕船一旦被毁,可不是轻易能变出来的。



但现在问题在于,汉军似乎还有一千多骑往长安东奔,不知道到底去干什么了。



派出去的斥候一个都没回来。



杜袭脸色发白,无可奈何道:



“我怀疑昨日东奔那支蜀寇骑兵,可能去长安以东夺城了。”



吕昭闻言猛地一滞:“长安以东?蜀寇怎敢去长安以东?”



他想过那千余骑可能是趁机劫粮或夺城,但也只以为最多去夺长安西面的槐里罢了。



毌丘俭昨日便想到了这个可能,也是微微颔首:



“安定已为蜀寇所有,若是陇右再为其所夺,诸葛亮就可以自安定出兵了。



“泾水春冬虽浅,但马上就要入夏,涨水之时有三五个月可以运粮。



“损耗虽大,却能绕过郿坞,直逼长安。



“若那千骑此刻汇集安定叛民,夺据长安以东任意一城,诸葛亮刘禅再派大兵把守,关东的粮食就彻底运不到长安了。



“我大魏只能自武关运粮,但武关只能负粮而入。



“短时间又如何能筹措那么多粮草,征集那么多负粮民夫?



“届时,纵使司马公来救关中,谁先绝粮退军,实在是未知之数。



“所以必须趁刘禅诸葛亮来不及支援那千骑之时,速速将他们逼退,将城池夺回。



“可长安兵力仅剩万余,岂敢分兵出城?只能是我们回去。



“加之我大魏连遭大败,士气大丧,郿坞…已经不可守了。”



“可郿坞重要性一如陇右街亭!坚固更有过之。



“一旦弃守,蜀寇岂不直接就能自渭水进逼长安?于我大魏岂不更加不利?!”



吕昭万万没想到,昨日趁所有人没反应过来直接东奔那一千余骑,竟能把水搅得这么浑。



杜袭径直摇头:



“子展,若粮道断绝,以如今士气,还有几个将士愿守郿坞?



“一旦被围,怕不是直接兵变降了蜀寇?岂不徒劳?



“眼下之计,趁陈仓蜀寇没追过来,我们还能走,再晚些想走也走不掉了。



“直接把能带走的粮食带走,不能带走的全部烧掉。



“趁安定大兵未至,速回长安逼退蜀寇,护住粮道,待司马公入关中后再做打算。”



第79章 长安以西,尽入彀中[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