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_第二百七十一章 无疾,见过姨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 无疾,见过姨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月流火,河西走廊的烈日如滚烫的烙铁,炙烤着黄褐色的大地。



这一日,又有一支队伍进入了河西走廊,蜿蜒前行像条蔫头耷脑的长蛇,跨过了虎狼谷一路向西。



狼狈的百姓,拉着粮食的骆驼和牛车,驮着粮食和物资的牛马,以及一支负责押送的北疆军。



他们走的很慢,北疆骑兵也同样只是慢慢的向前走着。



这一路上,士兵们早就脱下了棉甲,仅仅是穿着一件麻衣遮挡着太阳,抹着脸上的汗水吐槽天气的炎热,



“加快点速度,今晚之前就能抵达凉州城,大家可以好好的歇两天了。”



王大牛扯开浸透汗渍的麻衣,看着前后的百姓们,大声嚷嚷说道。



他的身材魁梧,胡子拉碴,裸露的胸膛上遍布疤痕,看其年龄,也有将近四十岁的模样。



已经不年轻了,等回到了北疆之后,他便准备退出一线战斗部队,保留军户的身份,转去管理百姓。



虽然没有机会再去劫掠,发不了战争财,但至少胜在安全,能安心的养老了。



毕竟这几年里,他抢来的财富和人头嘉奖,也存了不少钱呢。



而且他的两个儿子也已经在军中站稳了脚跟,甚至大儿子还和自己一样当了都尉,所以王大牛也能放心的退下去了。



“都尉大人,北疆还有多远啊?什么时候才能到?”



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背着一袋粮食,呼哧呼哧的擦汗,抬头看向王大牛问道。



他叫三娃子,长的浓眉大眼,很是方正,原本是卓罗城外的汉民,被北疆军强行带回了河西。



不是没有想过逃跑,可是没办法带着家人一起跑啊。



而且北疆军纪森严,实行十户连坐制度,若是有一个人逃跑,这十户人全部杀头。



所以,所有人都在相互监督着呢,谁也没有机会逃跑。



再加上听了北疆军画的大饼,索性就跟着王大牛他们一路走了过来。



这些天的相处,王大牛对这个小子也熟悉了起来,呵呵说道:“咋滴,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吃肉了?”



北疆军的宣传中,只要到了北疆,人人都有肉吃,而且每年耕种的粮食六成都留给自己。



虽然百姓们依旧保持怀疑态度,但至少也是个念想。



三娃子便嘿嘿一笑,喉结上下滚动:“俺长这么大,连肉汤都没尝过,更别说吃肉了。”



少年的声音里满是憧憬,他家世代佃农,交完田租赋税,剩下的粗粮麸糠仅够勉强果腹。



所以三娃子时常在想,肉到底是个啥滋味。



听旁人说,那是世间最好吃的东西,非常的美味。



“哎,你个小娃子也是可怜,等到了北疆安顿下来之后,立马管你一顿肉吃,本都尉说到做到。”王大牛轻叹说道。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普通的百姓想要吃肉,难上加难。



甚至就连自己种出来的精粮都不舍得自己吃,弄到集市上换成粗粮甚至是麸糠,才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



王大牛乃是敦煌人,那个地方甚至比河西还要穷困呢。



底层百姓们的艰难,他见得太多了。



甚至若不是曾经的他在玉门关当个守城的小官,恐怕日子也不会比三娃子家好到哪里去。



“嘿嘿嘿,那好那好。”



“俺就等着吃肉了,真想快点到北疆呢。”三娃子咧着嘴笑了起来。



只想着吃肉,完全不知道从凉州城到龙城,至少还有两千多里呢。



“不过到了北疆,咱们大都护也只会管你们一顿肉罢了。”



“你想不想一直吃肉?”王大牛骑在马上说道。



“想,当然想。”三娃子疯狂的点头,眼睛里面满是对吃肉的渴望。



“那就来当兵士吧。”



“保管你隔几天就能吃一回肉。”王大牛嗡声说道,目光在三娃子身上打量起来。



个头很高,但就是身子骨太瘦了,不过力气很大,背着一袋子六十斤的粮食走了这么久,竟然也没有被累瘫下。



足以可见,三娃子的底子很好,只需要多吃粮食,日后还能补回来的。



这样的人才,正适合当兵吃粮。



只不过他的话音刚落,不远处的一个男人便急忙走过来道:“都尉大人,多谢您的好意。”



“俺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庄户人家,哪里会当兵打仗啊。”



“当民夫运运粮食还行,可上不了战场啊。”



这个男人正是三娃子的父亲,四十岁左右的模样,个子很高,同样背着一袋子粮食。



但看起来更像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舍不得让儿子上战场送死。



王大牛呵呵一笑,不再言语,可以理解这个男人的心情,但这个时代就不是你不争就能安然无恙的。



更何况,此时的三娃子也明显被王大牛勾起了兴致,眼睛里面隐隐的露出野心的光泽。



哪个少年没有雄心壮志?



尤其是三娃子更是亲眼见识过北疆军的强大,铺天盖地的铁骑冲杀过来,大地都在颤抖。



平日里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的狗官们,吓得直接跪地尿裤子了。



在少年眼中,北疆军已经成为了强大、凶悍的代名词。



他自然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纵横疆场,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但目前只能将这个想法藏在心里。



王大牛本就是个温和的性格,这些天里已经和周围的百姓们混熟了,在行走途中,也是有一茬没一茬的和百姓们唠着。



“都尉大人,咱们到了北疆,真能分地?而且还能到手六成粮食?”



有个男人再次确认问道,毕竟在这个时代,官府的公信力也就那样了,谁要是敢全信官府的话,那才是傻呢。



王大牛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牛眼狠狠的瞪着他:“大都护他老人家金口玉言,岂能有假?”



“更何况,咱们北疆已经有人种了公田,就是两成的租子和两成的田税,其他啥也没有。”



“你们放心就是了。”



王大牛拍着胸脯保证道。



这话让周围的百姓们放心了不少。



虽然是王大牛带人押送这支队伍,但却从未苛责虐待他们。



更因为王大牛是敦煌人,和他们算是半个老乡,所以他们对王大牛还是比较信服的。



“哎,咱们到了北疆人生地不熟的,要是一直都是都尉大人管着咱们就好喽。”



一个老太太牵着小孙子感慨说道。



这话被王大牛听见,却是哈哈一笑,拍着胸膛说道:“行。”



“你们只要愿意听俺的话,到了北疆,俺还继续罩着你们。”



此话一出,周围百姓们瞬间高兴了起来,连忙围拢过来问道:“真的啊?”



“真的。”王大牛道。



“那太好了,太好了。”



比起他们曾经见过的那些党项官员,王大牛对他们可要好了太多。



毕竟是半个老乡,又慢慢熟悉了起来,百姓们自然也愿意有个熟人继续罩着。



而且王大牛已经决定,此次回到北疆之后便申请退离一线,身体受不住这般长时间骑马征战了。



按照李骁制定的‘转业新规’,凡是年纪达到四十岁,或者身体残疾等不适合长期作战的北疆将士们。



都可以向兵曹司申请转业,依旧保留军户的身份,去管理普通百姓。



而且自身级别还能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提升,目前是提两级,日后将会根据情况提一级,甚至是平级转业。



比如说,王大牛此时是都尉,转业之后的他便能成为百户,管理两百户平民。



只负责这两百户百姓的民政事务,督促垦荒种田,征税,处理日常矛盾,征兵等等。



而且有了这几十万百姓之后,北疆军士兵来源,也不再局限于军户。



像是三娃子这种普通的少年,也可以参加北疆军。



只不过依旧还是平民的身份,只有立下战功之后才能转为军户。



军户身份,就像是后世的干部。



有了军户的身份才能晋升,才能分田。



而且在转业之后也能有一份更好的前途。



所以,当兵也成为了三娃子这些普通人家出身的少年,逆天改命的唯一机会。



只不过军户的身份也不是一直固定的。



若是无限制的扩张军户数量,除非北疆永远不停歇的向外扩张。



否则庞大的军户数量,迟早会将北疆拖垮。



所以,李骁已经在计划对军户进一步改革。



设立级别制度。



每传一代便自动降一级,直至失去军户身份。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军户后代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成为北疆的蛀虫。



不过这个制度的实施还为时过早,李骁在等待契机。



而王大牛一行人,一路上走走停停,到了傍晚的时候总算是到达了凉州城。



“终于到了。”



看着夕阳之下的凉州城轮廓,王大牛心中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随后,带着百姓们在城外找了一块平坦的地方,驻扎下来,让人煮粥做饭。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一名士兵去找自己的直属百户报道。



第二日,天气依旧很热,凉州城的夯土城墙被晒得发烫,但好在河西走廊的风很大,吹散了大地上的些许燥热,也将城楼上新换的日月战旗吹的猎猎作响。



自从半个月前,第一支北疆军押送着上千名河西的百姓、粮车和牛羊等物资回到凉州城。



苏无疾就成了城门口的常客。



每天都会带着自己的小伙伴们来城门外玩耍,乌溜溜的眼睛则是时不时的抬头看向官道尽头。



有时等来的是满载粮食的牛车,有时是赶着羊群的牧民。



更多时候则是扛着东西,拖家带口的河西百姓们。



他们都是被北疆军强行移民来了河西走廊,但小小年纪的苏无疾不懂这些,他只知道凉州城的人变多了。



城内还好,城外每天都是乱糟糟的。



新的百姓们到来之后,原本的百姓们则是离开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然后又有一批百姓们到来。



周而复始,凉州城外的百姓们一直很多,但却始终保持在一定数额之间,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



这天正午,就在他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却是意外的发现城门外多了一群人。



穿着甲胄或者布衣,看样子像是北疆的官员和将领。



为首之人正是九猛安合,他略带狐疑的目光看向了苏无疾等人,好奇问道:“这是谁家的孩子?”



第二百七十一章 无疾,见过姨丈[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