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_第二百五十九章 河西走廊,尽归北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九章 河西走廊,尽归北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祁连山的雪水蜿蜒淌过凉州大地,在炽热的日光下蒸腾起薄薄雾气。



原本如巨蟒般威严的西夏大军,此刻却成了惊弓之鸟,仓皇的向着凉州城的方向缓缓撤退。



“呜呜呜呜~”



就在撤退途中,数以万计的北疆骑兵从三面包抄而来,黄色的棉甲在烈日的照耀下如同燃烧的火焰,汹涌澎湃。



他们手握长枪,全副武装,每一名士兵的神情中都带有冷厉和不屑,有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



“吼吼吼吼~”



很快,当北疆各部准备就绪之后,士兵们兴奋的发出野兽般的吼叫,组成了锋矢阵型,一副想要凿穿西夏军阵型的姿态。



可就当他们快要冲到西夏军弓弩射程范围之内的时候,又瞬间一哄而散,转而沿着西夏军阵向两侧游走射击。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能给西夏军造成多少伤亡,而是要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不断的打击西夏军的军心,等待最后的全力一击。



“住手,都停下,没有本将的命令不许放箭。”



阵前,一名西夏将领对着手下士兵们大声喝道。



如今,他们的后勤补给已经断绝,军中的箭矢用一支便少一支。



所以必须要节省,面对北疆军这种明显挑衅的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理睬。



但越是如此,北疆军就越发的得寸进尺,不断的对西夏军队进行骚扰。



当太阳快要落山,西夏军就地安营扎寨,依照山势地形进行防守。



大营外围,无数西夏士兵开始忙活起来,用铁铲在地上挖陷马坑,安放拒马等防御工事。



还将那些拉粮食、军械的马车,也全部被利用了起来,围在大营周围组成了一圈‘车墙’。



“这是啥地方?咱们今天走了多远?”干完手头上的活计之后,一名士兵看着落日,气喘吁吁的好奇问道。



“前面那条河应该就是囊水河,距离军马场已经有四十里。”一名当地的士兵叉着腰,大口大口喘息说道。



此话一出,问话士兵们瞬间瞪大了眼睛。



“什么?”



“咱们走了整整两天,才走了四十里?”



士兵们不乐意了,囔囔着抱怨起来。



正常情况下,步兵军团的每日行军速度大概是五六十里左右,可是现在竟然才走了二十里地。



什么时候才能返回凉州城啊?



“没办法,那些北疆蛮子的骑兵就跟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掉。”



“还要防备着他们时不时地咬上一口,肯定走不快啊。”有什夫长安慰说道。



“那也够慢的,别再还没回凉州城呢,北疆蛮子就杀进来喽。”有人唉声叹气道。



“俺新娶的婆娘刚刚怀了娃,俺可不想死在这里。”



“你们说,镇夷王的那支大军,是不是真和别人说的那样,被北疆军打的全灭了?”有人好奇问道。



旁边人轻轻点头:“没准真是呢!否则怎么可能会让咱们这么轻易的撤回来?”



“是啊,北疆蛮子跟在咱们屁股后面撵了一路,换做其他时候,大帅早就命令大军反攻过去了。”



这几天来,西夏军队的士气越发低落。



因为嵬名世安忽然下达命令,全军撤退,士兵们虽然高兴能够回家了,但也不免传出一些风言风语来。



有人说,镇夷郡王的大军败了,全军覆没。



也有人说是凉州城被攻破了,又或者是大军的粮草被烧了,什么风言风语都有。



尽管嵬名世安不止一次的下令禁言,但却依旧刹不住逐渐低落的士气。



士兵们都清楚,无缘无故的撤军,肯定是有大事发生,所以每个人都不免心中打鼓。



等到他们将防御工事忙完之后,晚饭时间也到了。



这个时期,普通百姓家中只有早晚两餐,早餐最重要,必须吃饱,但晚餐也不能过于寒酸。



尤其是军中士兵,体力消耗更大,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给其吃饱,有时候中午甚至还会加餐。



可等到晚餐做好之后,很多士兵们直接傻了眼。



“这是什么东西?是畜生吃的草吗?”



“放在碗里,让我们怎么吃?”



“还有,碗里怎么全都是汤?粟米呢?粮食呢?”士兵们望着手中的这碗‘青草汤’,顿时开始抱怨起来。



平日里的晚餐乃是每人一碗粟米粥,勉强填饱肚子。



可眼下这是什么?



碗中漂浮着满满的‘青菜’叶子,但实际上就是牛羊吃的草。



真正的粟米甚至还不到整碗的一半。



这能让谁吃得饱啊?



“我们又不是牲口,凭什么给我们吃草啊?”



“这虽然是草,但也能填饱肚子啊!只要能不肚子饿,别说是草了,就算是草根树皮也都是好东西啊。”负责做饭的士兵说道。



“草根树皮?那我们还来当什么兵啊?在家里的时候也没吃过这玩意啊!”



“是啊,明天还得打仗呢,吃不饱咋有力气打?”



面对气愤汹涌的士兵们,负责做饭的人也怕了,求饶的样子说道:“你们别找我啊。”



“将军的命令,就给我们这点粮食,我也没办法啊。”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名士兵看到了一桶的粟米粥,没有一根青草。



质问说道:“那是啥?不是有粥吗?”



“那是给盾兵和弩兵吃的~”



盾兵和弩兵是位于第一线的兵种,防备北疆军主要靠的就是他们。



所以即便是再缺粮食,也不能让他们饿着。



但这种区别对待,更加刺激了普通士兵心中的不满,纷纷大喊起来。



最终,是营中主将出面,镇压了这场混乱。



但这种事情只是一个开始。



中军大营之中,左营大将一脸沉重的向嵬名世安汇报说道:“兵士们的怨气很大。”



“险些造成混乱,幸好末将及时出面,但终归只能缓解一时之忧。”



其他几营主将也都遇见了差不多的事情,七嘴八舌的开始汇报起来。



嵬名世安坐在上首,枯瘦的脸庞上又增添了几分憔悴,杂乱的发丝中,更添了几分花白。



他的脸色阴沉,满是疲倦。



李安全大军战败及军中缺粮的事情,原本只是局限于军中高层几人知道。



可是现在,随着‘限粮令’的发布,军中士兵们也肯定能猜出一些事情来。



但嵬名世安又必须要为长久打算,北疆蛮子是不可能让他们顺利的撤回凉州城的。



路上还不知道要耽搁多长时间。



必须一粒粮食掰成两粒吃。



限粮令势在必行,早晨吃饱,晚上吃个半饱,但位于一线的弓弩兵、刀盾兵以及骑兵,则不在此列。



“告诉兵士们,我们没有输,镇夷郡王的军队还在,凉州城还在,我们的粮食也是安然无恙。”



“本帅不过是变换了策略,诱敌深入,等待全歼北疆蛮夷。”



“告诉他们,忍一忍就能回家了。”



“可若是连这点饥饿都受不住,那就等着北疆蛮子的屠刀吧!”嵬名世安沙哑的声音说道。



聪明人肯定不相信这些鬼话,但人性总是偏向于安逸,只要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想承担破罐子破摔的后果。



就这样,西夏大军继续前进。



因为骑兵主力被带去了北路,所以嵬名世安手中的机动力量严重不足。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北疆军,肆无忌惮的对他们进行骚扰。



而军中的粮食越来越少,一些士兵开始变得头晕眼花,浑身无力,大军士气越发低落。



直到这一日,先锋营主将忽然派人来报。



“大帅,前方发现大队北疆骑兵,有上万之多。”年轻的士兵脸色苍白,惊恐的声音说道。



之所以不是探骑来报,是因为西夏军中的探骑根本出不去了。



无数北疆骑兵游曳在四周,一旦西夏探骑出动,要不了多久便会被绞杀殆尽。



所以,如今的西夏军已经成为了聋子和瞎子。



当大队的北疆骑兵冲到近前的时候,才被先锋营的士兵发现。



“上万骑兵?”



听到这话,嵬名世安的凝重脸庞上,更添几丝灰暗神色。



坐在帅位上,自顾自的看着桌子上的凉州地形图。



但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的眼睛是没有焦距的。



震惊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他都已经快要绝望了。



“本帅知道了,你回去告诉梁将军,加强防备,万不可让北疆蛮子的骑兵冲过来。”



嵬名世安低沉的声音说道。



但实际上,内心清楚这不过是最后的挣扎罢了。



等到帐中无人的时候,嵬名世安走到一旁的木架上,拿起自己的佩刀,面露悲痛和绝望。



“拓跋麻玉将军,你食言了啊!”



他的眼眸晦暗,缓缓地坐在了地上。



这支上万人的北疆骑兵军团到来,只能说明拓跋麻玉的大军恐怕已经覆灭了。



而拓跋麻玉麾下,又全都是西夏的精锐骑兵。



它的覆灭,直接让嵬名世安这支大军陷入了彻底的绝境。



北疆兵力全部集中到了凉州走廊上,嵬名世安麾下四万多大夏儿郎的前路,又在何方?



……



北疆四镇会师于凉州境内,三万多铁骑纵横奔腾在这片荒野之中。



不断的锁紧对西夏军的包围圈,几乎将这支四万多人的西夏大军,完全困死在了这里。



不过,李骁并没有命令大军立刻进攻,而是在等待西夏军粮耗尽的那一天。



接下来的十天时间,西夏军队只前进了不到一百里。



在饥饿及北疆军屠刀的威胁下,大部分的西夏士兵已经到达了身体和精神的极限。



这一日,十五门神威大炮从军马场运了过来,之所以少了五门,是因为接连高强度的使用,让五门大炮炸了膛。



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好在北疆军械行已经铸造好了新的火炮,正在运来的途中。



北疆大营之中,李东江、李东河、罗猛等都统、万户们,分别站在大帐左右。



黄甲、赤甲、白甲交叉纵横,每个人都是气势汹涌,周身上下散发着强烈的煞气,这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凝聚出来的气势。



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又全都望向最前方。



李骁身披暗金龙纹棉甲,将头盔置于案几之上,满是战意的目光扫视着众将。



沉声喝道:“夏军的粮草已经耗尽,军心不稳,士兵怨声载道,已经到了我军总攻的时刻。”



这些情报都是锦衣卫安插在西夏军中的探子传出来的,西夏军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边缘,李骁已经不准备等下去了。



“本都命令,第一镇列阵西方为主攻,先锋破阵。”



“第二镇列阵南方,第四镇列阵北方,第六镇列阵东方,策应第一镇攻势,劫杀夏军各部。”



“明日一早,发动总攻,四面合围,荡平夏军。”



第二百五十九章 河西走廊,尽归北疆[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