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红名开始_第189章 骑乘投掷,敌我筹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 骑乘投掷,敌我筹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今晚与那群真正玄幽铁骑的交锋,让耿煊麾下这支玄幽铁骑变成了样子货。



即便通过《御马手册》这本有关玄幽马的“使用说明书”,让所有骑手的马术水平都能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快速的提升。



即便他们也能在短短数日之内,将马术提升到“人马合一”的境界。



相较于那群真正的玄幽铁骑,短板依旧极其明显。



不能近战。



不敢近战。



耿煊确信,更加精湛的马术,只能让自己麾下的玄幽铁骑在遭遇今晚这种局面时,能够更加轻松从容,可以与敌更持久、更势均力敌的周旋。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双方不能发生实质性的接触。



一旦双方真正撞击在一起,即便双方数量相当,己方这支玄幽铁骑也会迅速显露败势。



个中原因,耿煊思考了很多。



比如己方骑手来源复杂,人心杂乱,经不起过高压力的锤炼,与之相比,对方早就被捶打成了“百锻精钢”;



又比如己方骑手仓促成军,在此之前,甚至都没有接触过玄幽马,而对方骑手,却早已在此道浸淫多年;



……等等等等。



可若是往根处深挖,耿煊发现,这事又得回归到元州“自废武功”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之上。



浮华,散漫。



对个人意志有着严格限制的军阵,有着本能的抵触和排斥。



这是长达一两百年的自我阉割之后,元州修炼者普遍的精神内核。



这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任何办法,可以立竿见影的改变的。



即便凭着强大的外部压力,如现在自己这般,将他们强行捏在一起。



可一旦当面承受的压力过大,深藏的隐患便会迅速显露并激发出来。



立刻就会分崩离析,四分五裂。



所以,面对这个症结,就不能去死磕“如何与真正玄幽铁骑近战”这个问题。



而是应该彻底放弃这个思路,只在远程攻击上下功夫。



他本人的事例已经说明,只要掌握了足够恐怖的远程攻击能力,无论当面的是真正的玄幽铁骑,还是水货玄幽铁骑,结局都是一个样。



死!



而这也是今晚的交锋,己方暴露出的又一个致命短板。



远程攻击乏力。



本来,这个短板也算不得有多致命,可若考虑到“不敢与真正的玄幽铁骑打近战”这个前提,那这就非常致命了。



这意味着己方的玄幽铁骑,缺乏哪怕一门能够有效杀敌的手段。



这还玩个毛啊!



趁着对方“撕咬”己方陷落敌阵的三十余骑之时,耿煊一边射出一枚枚铁羽重箭,击杀敌骑的同时,跟随在身后的一百五十余骑也终于觑准了时机,什么短枪手斧一股脑的全都招呼了上去。



“乒乒哐啷”一阵乱响,听上去激烈,看上去热闹,可仔细一看,杀伤效率简直惨不忍睹。



真正能够破开敌骑甲胄防御的攻击,寥寥无几。



基本都是那几名炼髓,以及一些资深炼骨创造出来的战绩。



其他人,除了将随身携带的投掷武器使用了个精光,真就只是凑了个热闹。



若这种情况不能改变,下一次再与对面的玄幽铁骑碰上,还有将这些人带上的必要么?



干脆将那些能对着甲敌骑具备真实杀伤力的十余骑带上就好了,移动游走还能更加轻便灵活。



耿煊虽然能够很平静的面对己方战力的折损,但他也不可能让他们去无意义、无价值的折损掉。



当再次激发出“霸王之悟”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耿煊便想创造一门特别的投掷之术。



对于绝大多数修炼者而言,如果说其近战可以输出十点左右的攻击力,那么,其远程攻击力很可能只有五六点,甚至是三四点,乃至于更低。



很少有反过来的情况。



便是耿煊也不例外。



虽然他的远程攻击非常恐怖,但与他的近战能力相比,还是要差许多。



精心锻造的玄幽甲胄防御本就非常强大。



炼骨境以下的攻击,即便是近战,也很难彻底破防。



若是硬实力不够,就只能通过重武器,或是重击之法,又或是具备震击效果,或者具备“隔山打牛”效果的技能。



或者将对方团团围困,限制其行动,再用毒,针……各种手段,将对方击倒。



对于硬实力不够的修炼者来说,身穿全身甲胄的玄幽骑手,本就是一个非常难啃的乌龟壳。



即便获胜,也要付出惨痛至极的代价。



近战都如此棘手,远程攻击那就更难了。



鉴于绝大部分修炼者,远程攻击力都远逊于近战能力这一事实。



原本近战之时,绝大部分炼骨境就能比较轻松破防的玄幽甲胄,远程攻击时会变成只有极少一部分掌握着特殊手段的炼骨境才能达成如此成就。



而且,远程投掷武器,大多是锐器伤害,最让着甲骑手忌惮的重武器、重手法、震击等效果,与远程投掷武器之间,并不兼容。



即便是真正的玄幽铁骑,都没想过要强啃这块硬骨头。



在他们的观念里,远程投掷武器,只是用来“清杂兵”的。



若是与另一支玄幽铁骑交锋,唯一正确的解法就是冲上去,然后咬碎它。



而耿煊这一次,就是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这不是他一时兴起的狂想。



在他心里,早有非常明确的路线图。



远程投掷,归根到底,就是动能打击。



根据动能公式,影响动能打击威力的就两个因素,一是投掷武器的质量,二是投掷武器的速度。



而其中,又以后者的影响最为显著。



因为质量的轻重,对打击威能的提升,是线性增长的。



譬如质量从“1”提升到“2”,打击威能便从“1”提升到“2”。



质量从“1”提升到“3”,打击威能便也从“1”提升到“3”。



而速度的快慢,对打击威能,却是以平方向上增长的。



譬如速度从“1”提升到“2”,打击威能便从“1”提升到“4”。



速度从“1”提升到“3”,打击威能便从“1”提升到“9”。



速度若是增加四倍,打击威能直接向上提升十六倍。



依此类推。



所以,投掷技能,什么精妙手法,迷惑手段,都是虚的,只要能让速度往上拔升一截,那就是“一快破万法”。



在耿煊看来,骑在高速移动的玄幽马背上,投掷武器的威能,仅与站在地面上施展时相当,甚至还要更弱,这本身就是有些不可思议的。



高速移动的玄幽马,不仅没有成为骑手投掷武器的助力,反而成为了妨碍拖累。



这很不应该。



高速移动的玄幽马本身,即便不用任何投掷技法,只是随便扔个东西,只要顺势而为,都能赋予极快的惯性速度。



而要让投掷武器获得尽可能快的初速度,归根到底,就是在投掷出去的一瞬间,施加一个尽可能强大的力即可。



而这个力,耿煊按照自己的理解,认为用甩劲,使“离心力”是最合适的。



与骑乘在高速移动的玄幽马背部的骑手来说,也是最顺手,最契合的。



那么,这个力的“根源”又从哪里来呢?



如果,没有玄幽马,只是站在地上,那这股“力”只能来自于自己。



可现在是在高速移动的玄幽马背上啊。



玄幽马不仅速度快,其力量也是非常恐怖的,能够拉着数吨重的马车日行数百里。



而凭着《御马手册》,能让人很容易就掌握与玄幽马之间的“人马合一”之术。



也就是说,玄幽马的力量,也是可以被调用出来,为修炼者使用的。



这在玄幽铁骑的近战中,其实就常有体现。



很多看似简单直接的攻击招式,却都蕴藏着巨大的威能,就是因为骑手将玄幽马的速度和部分力量,借用自己的双手施展并爆发了出来。



近战攻击可以借用玄幽马之力,远程投掷为何就不可以?



在投掷武器脱手前的一瞬间,不也可以看做是“近战”么?



可以说,对于这门投掷技能,从立意,到框架,到实现路径,在耿煊心中都已经非常清楚。



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利用“霸王之悟”这种奇妙的状态,让这具已经完整的“骨架”长出丰盈、适宜的血肉出来。



在这过程中,宗师层次的投掷手法“没羽箭”同样也给了耿煊不小的启发。



当第一遍“霸王之悟”结束之时,耿煊感觉,这具完全由他理性设计出来的冰冷“骨架”,终于开始与此世武道产生了契合。



耿煊毫不犹豫,第二次激发“霸王之悟”,继续沉浸在对这门投掷技能的参悟之中。



第三次。



第四次。



当第五次“霸王之悟”结束,耿煊心中,原本那光秃秃的骨架,已经完全变了一副面貌。



耿煊感觉自己仿佛化身成一头半人马,四蹄在地上极速狂奔,庞大的身躯赋予了他强大的体能,更是蕴藏着恐怖的力量。



上半身为人身的双手之中,不断的,灵活的向四面八方投掷出一根又一根的短枪长矛。



他可以从身体的任一角度,任一方向将手中武器以电闪一般的速度投掷而出。



每一次的投掷,从马的四蹄到蕴藏磅礴力量的马身,都会予以恰到好处的配合。



看上去发力是那么的自然协调,没有一点刻意造作之态。



仿佛本能,似乎这就是他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



【恭喜宿主,成功领悟《???》,消耗三点红运,即可快速入门。】



【是?/否?】



“是。”



与此同时,耿煊直接将这项技能命名为《驭马投掷术》。



很快,这项技能便成功入门。



耿煊稍稍感受了一下,因为这项能力是他首创,脑海中的经验,空空如也。



什么都没有获得。



唯一的收获,就是他的身体,很自然的就知道了入门阶段的“驭马投掷术”应该如何发力,如何在投掷的瞬间,将玄幽马和自身体内的力量尽数调动起来。



耿煊仔细想了想,愕然发现,好像,似乎,这就是自己对这项技能全部的需求了。



那些经验,领悟,心得之类的东西,他需要吗?



根本不需要啊!



他是这项技能的创造者,对于这项技能的核心,他最清楚不过。



一个字就可以总结。



快!



知道这一点,其他一切,都是旁枝末节,可有可无。



至于如何锁定,如何瞄准,投掷的准确度等等,这不是这项技能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掌握最好,掌握不了那也无所谓。



耿煊取了不少短枪投矛,策马来到蒋弘毅、洪铨等人正在进行大规模整编的校场附近。



不需要任何指示,玄幽马便在场中撒欢奔跑起来。



不时地,便见一道一闪即逝的乌光从耿煊手中脱手而出。



“嘭!”



“嘭!”



“嘭!”



每一道乌光射出,落在校场空地之上,就像是一枚手雷落地。



以投掷武器接触面为中心,周围地面,直接被砸出一个范围两三米,最深处可达数十公分的凹坑。



——为了试验“驭马投掷术”的威能,耿煊没有动用自己的修为,也没有使用宗师境没羽箭的投掷技术,就是单纯的以入门层次的“驭马投掷术”能力,将玄幽马的力量调用在双手之间,作为“发射”手中武器的动力源。



经过实际的尝试,耿煊还发现,在投掷出去的瞬间,有两种处理模式。



一种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凝聚的力量,将手中武器投掷出去。



这会使其具备更高的贯穿能力。



譬如那些被他掷出,深深没入地下的投矛。



而若是在投掷出去的瞬间,稍稍施加一个震颤之力,那在击中目标后,贯穿能力会减弱,变成范围性的震击伤害。



譬如那一个个被短枪投矛砸出来的凹坑。



对于一般的玄幽铁骑来说,这两种攻击,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足以致命的伤害。



熟悉了入门层次的技能之后,耿煊消耗六点红运,将这项技能提升到小成。



再次尝试。



很快,耿煊就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



这项技能从入门到小成,对他投掷出去的短枪威能,并无明显加成。



也就是说,短枪出手的初速度没有变化。



带来变化的地方,是投掷灵活度的提升。



对身体姿态,投掷方向的要求更加灵活随意。



也就是说,他出手的时机变多了。



就这样,耿煊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最后,当他消耗九十六点红运,将这“驭马投掷术”提升到圆满之后,投掷威能依旧没有明显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他可以在高速急行的玄幽马背上,选择任一时机,从任一方向,将手中武器威能丝毫不减的投掷出去。



侧手,正手,反手,背手——



正身,俯身,侧身,拧身——



自此,这项技能的优缺点,或者说特性,便已在耿煊面前展露无遗。



它的优点在于,只要入了门,掌握到了其用劲发力的技巧,就可以让人将胯下玄幽马的速度和力量“借”为己用。



让投掷武器,在脱手的瞬间,达到一个非常恐怖的速度。



入门相较于更高层次,也就对出手的时机,出手的方向,以及出手之时的身体姿态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



这是它的优点,却同样也是它的缺点。



就像是一把手枪,出膛速度是多少,就是多少。



不会因为被菜鸟握着或者被高手握着,就有所不同。



出膛子弹的威力,同样也是固定的,并不会因为菜鸟和高手就会有所差异。



菜鸟与高手的差异,只体现在准确度,时机选择等方面。



不过,耿煊仔细想了想,这与手枪还是有差别的。



玄幽马的性能,决定“驭马投掷术”的威力下限。



若是假设玄幽马的性能相差不大,所有人使用此术所能产生的杀伤力,也是差不多的。



而“驭马投掷术”的威力上限,其实是由“修炼者”+“玄幽马”这个组合一起决定的。



除了玄幽马,修炼者本人也是会参与其中的。



耿煊现在是为了验证这项技能本身的威能,将自己的能力都收敛了起来,若是他也全力出手,以他的修为和力量,投掷威能还会在现在的基础上上升好几个台阶。



“这门‘驭马投掷术’的威能下限,由玄幽马决定。



而玄幽马的速度和力量都是非常有保证的,只要骑手具备基本的身体素质。



一旦掌握了这项能力,就像是小孩玩手枪,哪怕是炼皮,炼肉境界的骑手,同样可以投掷出威力恐怖的一矛。”



“原本需要炼骨以上修为,才能被比较轻松击破的甲胄防御,能被这样一矛轻易洞穿。”



“保守估计,这一矛的杀伤力,在资深炼骨与初入炼髓之间。”



“这威力下限,比许多技能的上限都要高啊!”



“不过,这威力却是玄幽马赋予的。”



“若是骑乘的马匹是普通的元州马,这威力就会直线下降。”



“而若使用者的修为越来越高,达到炼骨,甚至是炼髓层次,投掷武器的威力,还会继续往上提升。



修为越高,在这个修炼者与玄幽马的简单模型中,前者的输出比重就会越高。”



一番仔细梳理之后,耿煊赫然发现,自己以前世知识为内核,创造的这门“驭马投掷术”。



似乎,好像,闯入了一片别开生面的全新天地。



特别是炼皮、炼肉这种层次的修炼者,只要有玄幽马,只要掌握此术,居然就能对炼骨甚至是炼髓修炼者巨大带来威胁!



第189章 骑乘投掷,敌我筹备[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