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1985_第28章 爱国的港商才有前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爱国的港商才有前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时的刘琛,有些上火,却又有些无能为力的挫败。



要知道,他大哥已经把200万的定金打给了电子厂,三天后,那1000万的电子产品就要交货。



这1000万的货,多放在手里一天,就多一分损失。



“既然他们拿着渠道要挟,那你不如自己构建经销商渠道。”



思考片刻,赵正给出了一个应对方案。



以现在刘琛的实力,想要在内地快速打开销售渠道,还有一个方法可走。



现在的内地经销商网络,还是一片虚无的荒漠,根本无需担心强大的对手掣肘。



“怎么说?”



见兄弟胸有成竹的模样,刘琛侧身过去,拿出一个小本本和钢笔,准备认真听对方的办法。



“找三个人,拍一个广告,在京城、魔都、鹏城三地的电视台轮流播放。”



看着小伙伴的模样,有些好笑的赵正淡定自若地回答道。



没有人比他清楚,现在港城明星在内地的影响力。



自从去年有港城艺人登台春晚,就此掀开港台明星统治内地娱乐二十年的序幕,此时内地的广告市场还在发掘阶段,还没有太多人发现这股潜力。



“哪三个人?”



“张明明,吕年租,汪铭泉,分别唱《我的华夏心》、《万里长城永不倒》、《万里长城万里长》片段,之后就说一句广告词‘万事达,我们华夏人自己的品牌’。”



脑海中浮现一个简单的广告图像,赵正给出了自己的策略。



这三位率先登台的港城歌星,基本上覆盖了青中年一代的内地富豪,全方位打击。



届时,不止是京城、魔都、鹏城一带,就是各大省城都会有明眼人赶来当经销商。



“广告找谁拍?”



“不是,我又不是导演,你找快刀王·王静去拍啊。”



听到小伙伴接二连三的问题,有些无语的赵正,随口回了句。



嗯,这个时候,王静已经开始拍电影了,只是还没有获得‘快刀王’的称号。



“王静?”



对于兄弟的建议,用笔记录的刘琛毫不迟疑地应下:“没问题,我马上让人安排。阿正,你觉得我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没有去考上港大,只是读了警校却中途辍学的刘琛,在经商方面确实没什么天赋。



“招经销商是第一步,维系好这个渠道,才是最重要的。”



见小伙伴如此虚心请教,赵正也是认真传授后人的经验:“现在内地的物流网络不发达,经销渠道是一个品牌关键的命脉...”



建立经销渠道,无非是维护好初步建立的经销商人脉,有专门的人才和部门来对接,电子厂后续的产品才能不断销往内地各大城市。



“嗯,那我还得去港大招一些人才。”



摸了摸下巴,刘琛把主意打到了港城大学的毕业生身上。



“刚起步阶段,不用这么麻烦。咱们港城一些做外贸的小公司,找两家快倒闭的,把他们的人才挖过来就好。”



关于这一点,赵正提出了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刚刚毕业的港城大学生,还没有社会的经验,难免会不太适应,倒不如从那些小外贸公司挖人。



作为亚洲贸易额最大的港口城市,港城的贸易公司多如牛毛,每年总有一些因为外汇或者意外而面临倒闭的小公司。



“好,我马上让人安排。”



点了点头,刘琛立马决定去安排挖人的事宜。



他们合盛合的招牌,挖一些人才,那是轻轻松松的事。



就是不倒闭的贸易公司,他挖几个骨干过来,对方老板也不敢多放一个屁。



“对了,这第一批货卖出去,赚了钱就给内地赞助一批物资或者学校。”



见小伙伴要走,赵正特地加了一个建议。



第28章 爱国的港商才有前途[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