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_第十三章 筹谋扩大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筹谋扩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间进入6月初,长江车行已经运营十来天,一切发展顺利。



这天李超下班,看到陈光良已经喊好黄包车在等他,便立即加快步伐。



对于陈光良,一开始合作时,他就已经不摆什么‘官’架子。



毕竟这个合伙人的本领、见识、学识都是非常好的,哪怕是不拉黄包车,一定也可以改变生活的。凭借英语、识字的本领,陈光良去洋行找个工作问题不大。



“陈兄”



“李兄,一起吃个便饭。”



“好,请”



说是便饭,那就真是便饭,但至少也是有铺面的小吃店或小炒店。



这个时代还有一种‘餐饮’,那就是没有铺面,挑着两个箩筐,在小巷子里出售的餐饮。这种餐饮的价格非常适合底层人士,但卫生条件自然堪忧。



但话说回来,陈光良一开始,中午也只能吃这种饭。



如今陈光良虽然还是在拉车,但每天赚六七毛,也是直接可以消费掉,不需要考虑存钱的问题。



别看这个时代挺乱的,但是物价却算‘便宜’:



二号梗米一斤为八分,一个车夫一天的薪资可以购买五六斤大米;猪肉是二角八分钱,这玩意底层人士一个月可能吃个三四次;



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 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1个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盐1斤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细布1尺0.107元.....



陈光良现在一天赚六七毛(车夫的薪资),再加上还有十个大洋存款,自然可以偶尔好好吃一顿。



而,生煎馒头、蟹壳黄等各种小吃,一顿下来也就两角不到而已。



陈光良每天交给杨秀英两角钱饭钱,是吃晚、早两顿,晚上那一顿还有点肉的。



毕竟,大多数底层的生活费,一个月也才六七元的餐食费而已。



坐在露天的桌椅上,陈光良和李超吃着蟹黄包,和泡饭、酱菜。



这个年代,穷人吃大闸蟹,富人在茶楼吃点心!



“李兄,我最近想了一个办法来提高长江车行的收入,那就是进一些饮料、香烟、糖果、零食、火柴等小商品,然后让人力车夫进行推销......你觉得怎么样?”



李超闻言,开口说道:“这样会不会引起客户的反感?”



赚钱是肯定的。



陈光良笑道:“这自然需要培训人力车夫,让他们知道‘适可而止’,通过简单的话术来推销,客人有选择的权利,能得到方便,这样就不会令人反感。”



李超这才说道:“这样的话,确实是一个创新的举措。毕竟坐在黄包车上,多少也有一些无聊。”



陈光良点点头,便说道:“这事便这样说定,晚点我来准备。”他接着又说道:“还有,我打算想办法争取到银行的支持,获得一笔贷款。”



李超说道:“我们都没有注册公司,总资产也不过七百多大洋(牌照高估),会有银行看上么?”



陈光良说道:“事在人为.....当然,如果真取得银行的贷款,我想是以我们两人的名义获得资金。也就是说,假设银行愿意贷款600大洋,抵押是那三辆黄包车和牌照,但贷款人是我们两人;这样一来,我们两人可以拿着这笔资金,再重新邀股入伙,购买新的车辆。”



相当于,抵押的是所有人共同财产,但得到贷款的只是他和李超。



毕竟其他车夫,贡献没有那么大,不可能一直让他们‘占便宜’的。



第十三章 筹谋扩大[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