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_第256章 老黄忠阵斩夏侯,锦马超渡河破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老黄忠阵斩夏侯,锦马超渡河破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却说黄忠领兵攻上贝丘,居高临下。



夏侯渊率麾下精骑,至山脚下修补鹿角。



时黄忠已率部众,夺下山头。



正撞见夏侯渊等人,俱已下了马。



徐庶瞅准战机,连呼:



“可击!可击!”



黄忠闻得此言,立将红旗招展。



登时,鼓角齐鸣,喊声大震。



黄忠一马当先,飞驰下山来。



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夏侯渊闻得山上响动,见黄忠一队人马奔腾而来。



大惊失色,措手不及。



正欲转身上马,老黄忠早已赶到麾盖之下。



暴喝一声,犹如雷吼。



夏侯渊大叫,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



连头带肩,砍为两段。



夏侯渊身死,余众皆骇然失色。



大溃而走,各自逃生。



黄忠借着斩了夏侯渊的余威,乘势去夺馆陶。



馆陶守将乃路招、朱灵,见黄忠引兵来攻。



当即出城迎战,两人各率一路军马,两下夹攻。



混杀一场,战到好处,路招忽问道:



“怎不见了夏侯将军?”



恰逢此时,只见北面来了一支兵马。



正是此前守贝丘的杜袭、



杜袭找到路招、朱灵,恸道:



“夏侯将军已为黄忠所斩,刘备率兵渡了清河,断了我军归路了!”



路招、朱灵闻言皆惊,暗道夏侯渊不过出去半日。



如何便被黄忠一老卒给斩了?



“夏侯将军既死,我等空守此地也无益处。”



“不若且收兵回去见魏公,再另做打算。”



商议既定,朱灵、路招二将遂与杜袭合兵一处,引败兵去清河上游扎营。



一面令人飞报曹操,备言夏侯渊被斩,馆陶失守一事。



时曹操正在邺都,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正踌躇时,忽有快报来报——夏侯渊已为黄忠所斩!



“什么!?”



曹操闻言,面色大变。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对东线战场,有过任何最坏的打算。



即便以馆陶为据点,周围领土全部丧失,曹操也有回旋的余地。



可怎么也没想到,他的东部战区总司令竟会直接战死。



曹操伤心欲绝,涕泗纵横。



又问夏侯渊被斩的详细过程。



哨骑如实向曹操说了。



曹操闻言,连连唏嘘感叹。



伤心之余,一面又亲自手书一封军书。



令人将这封军书发往清河前线,言说自己很快就会亲自领兵过来支援。



让路招、杜袭等人务必守住。



本来曹操还打算先观望一下南北局势的,但这都被夏侯渊的战死给打乱了全部计划。



哨骑领兵,将曹操的军书带回。



传于杜袭、朱灵军中,其书略曰:



——“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



“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



意思是,在曹操看来,夏侯渊本来就不是一个能用兵的人。



身为督帅,不应该亲自下场作战,何况是去修补鹿角呢?



然后又把夏侯渊称之为“白地将军”,白地就是无才的意思。



毫无疑问,馆陶失守,东线战场不利。



曹操把这一切的失败都归咎于了夏侯渊一人,认为他是死有余辜。



当然了,这肯定是曹操收买人心的手段。



因为从夏侯渊的履历来看,他并非无才,是有军事才能的。



要真是个无能之辈,曹操又岂能让他直接当一区总司令?



更别说历史上的夏侯渊“虎步关右”,帮曹魏打下了大片疆土。



只是人总得向前看,死都死了,悔也无用。



曹操只能通过甩锅给死人,才能安抚住剩下那帮战败将领的心。



如朱灵、路招、杜袭等人。



告诉他们,都是夏侯渊的错。



不干你们的事,你们不要有负担,好好接着干。



当然了,要说这句话全是曹操的政治手段,也不尽然。



可能这也是曹操内心的真实想法。



毕竟他给夏侯渊投入了那么多资源,想把他打造为曹魏宗室二号将领。



可夏侯渊读了那么多的兵书,最后还是犯了那么低级的军事错误。



曹操对他,是又气愤又心疼。



才会在军策中写下这句话来,希望其他将领能够引以为戒。



路招等人得曹操书,果然心安不少。



在清河处立住营寨坚守,专等曹操大军来援。



话分两头,



却说黄忠斩了夏侯渊,枭其首级,提来见刘备。



刘备大喜,即差人携金印去赏赐黄忠,又加其为征西将军。



然后在帐内设宴庆功,专为黄忠接风洗尘。



这是备备厚待功臣的一贯风格,给他排面拉满。



正如当初李翊初加入时,刘备专程遣陈到用马车将李翊载来。



然后当着众文武的面,为其庆功。



十年过去,刘备仍是如此。



席间,帐外列禁军甲卫百人,执戟肃立。



帐内焚百和香,烛照如昼。



刘备居主位,左设丞相李翊,右列徐等谋臣。



黄忠白须染血,抱渊首级入内,掷于阶前。



跪拜于地,道:



“末将幸不辱命,已斩夏侯渊首级。”



“为大王首战河北作见礼。”



刘备大喜,亲斟金卮,赐黄忠曰:



“昔廉颇七十尚能饭,今将军斩魏名将,壮哉!”



黄忠跪谢,将美酒一饮而尽。



众将齐声喝彩,称赞老将军勇猛。



黄忠自鸣得意,暗想今后谁还敢欺我年老?



李翊命人取铁胎弓一挽,幽州毳货十匹,赐予黄忠。



望着这些皮货,刘备不禁感慨,以手指曰:



“这便是丞相前去幽州时,所为之事乎?”



“……正是。”



李翊大方承认,“有此毳货,胡汉皆富,不敢轻易望南。”



“我等可专心欲中原事务也。”



刘备颔首,“丞相真煞费苦心。”



于是,命人赐李翊锦绢百匹,明珠十颗。



随后刘备又聚众文武,商议下一步进兵事宜。



“目今夏侯渊战死,曹操东线守备俱失,我料曹操必然亲自领兵来。”



“公等有何高策,以教寡人?”



刘备目光逡巡一圈,询问众将。



张郃出列,拱手道:



“末将愿领一支军马,前去清河旁下寨。”



“若曹操来犯,大王便来相救。”



“两下齐攻,魏贼不难破也。”



刘备然其言,即命张郃率本部人马前去。



又问李翊道:



“今斩夏侯渊,魏军溃败。”



“依丞相之见,当何以继之?”



李翊澹澹答:



“渊首既悬,魏国上下皆震怖。”



“曹操必亲提虎狼之师而来,此乃天命使两雄决死之时也!”



“大王携得胜之师,以逸待劳。”



“彼上下挫动,我士气如虹。”



“但须列堂堂之阵,持凛凛之威,与操决死于河北!”



“当此之时,又何须问行阵方略?”



“惟砺刀戈,专候曹操耳!”



说人话就是,我军现在大顺风。



直接干就完了!



刘备大喜,即饷了三军将士。



仍命黄忠为先锋,率军继续南下,与曹操决死。



却说曹操携大军已渡过清河,来抵御刘备的进攻。



曹操深恨黄忠杀了夏侯渊,闻说此战仍是这老匹夫为先锋。



当即对众将说道:



“黄忠老贼杀吾大将,吾必擒之!”



众人皆问曹公有何高见。



曹操乃开始调拨人马,先对李典说道:



“黄忠前日胜了一场,斩我大将,正是志得意满之时。”



“曼成可引一军去北上下守粮草,只带少量人马。”



“黄忠必来劫粮,我命乐进率一军抄后。”



“等黄忠陷套,汝二人合在一起厮杀,定叫这老贼死于此地。”



李典、乐进各自受计,领兵去了。



黄忠回到寨中,谓副将马延道:



“老夫斩了夏侯渊,魏军丧胆。”



“吾明日打算去劫曹军粮草,给汝五百军士守住大营。”



马延谏道:



“听闻曹操亲至,曹贼用兵如神,未可轻动。”



“……不然,兵行险着。”



“前若无老夫抢占贝丘,安得斩杀夏侯渊?”



“如今正是勇武建功之时,又何必犹豫不决?”



“如若不然,必叫其他将领抢了先。”



黄忠打算借着这次大胜,一发给曹操收拾了。



由于每个将领,都有自己独立的部曲。



他们各自扎营在其他据点,军营之间相去也有些距离。



所以像黄忠这样出兵,确实算得上是奇兵。



毕竟一旦竭营而出,是不能第一时间得到其他军营的支援的。



如今的黄忠已是征西将军,位在马延之上。



马延乃河北降将,带资进组。



故名位不低,甚至在许多徐州老臣之上。



可如果单是吃老本,是注定要被后来者居上的。



马延作为副将,倘若黄忠当真得胜,他肯定是也要跟着混不少军功的。



又联想到前不久黄忠阵斩夏侯渊,军威赫赫。



索性搏一搏,便道:



“……善,既如此,我来助老将军。”



“待到今夜三更,让军士尽皆饱食。”



“至四更时分离营,直杀到北上脚下。”



“尽烧魏军粮草,先挫动曹操锐气再说。”



黄忠喜,即依照计划办了。



是夜,四更。



黄忠领人马在前,衔枚而进。



直到北上下时,东方既白,朝日初升。



黄忠果见此处粮草堆积如山,是魏军屯粮之所在。



于是率军杀进去。



李典率军来守,迎战黄忠。



李典军少,厮杀一阵,便领兵退了。



黄忠见此,便教军士下马,取柴堆于米粮之上,尽数放火烧了。



众齐兵正要点火,忽闻得背后人喊马嘶。



乐进军杀到,与黄忠混战到一处。



李典复引军回,与乐进夹攻,将黄忠困于垓心。



曹操登高望山脚之下,见黄忠被困,唇角不觉勾起一抹浅笑。



“老匹夫,今日合该死矣。”



“当有汝头,祭吾妙才。”



曹操咬着牙,恨恨说道。



随后,又吩咐吕虔引一支军马,去往馆陶处截住去路。



严防刘备军来救黄忠。



要知道,机会难得。



黄忠是因为刚斩了夏侯渊,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才敢出奇兵用险招。



曹操正是抓住老黄忠这个心理,才设计将他困住。



如果不成功,教他走脱。



下次断难使他再中计。



所以曹操宁可多损失些人马,也要将此次的战果吞下:



——即斩杀黄忠,为妙才报仇!



待到午时,马延在大营中不见黄忠回,心中已察觉不妥。



便欲率军去救,左右人道:



“我营中不过五百人众,将军前去,徒送死矣。”



马延心想也是,便问附近,谁的大营离得最近。



左右人答,张郃、徐晃两位将军的大营离得最近。



于是马延各遣二十骑,找张郃、徐晃求援。



备言黄老将军可能中了魏军埋伏,请两位将军火速发兵救援。



各营将领,在前线都是有便宜行事之权的。



毕竟刘备也不是微操大师。



在古代并不发达的交通与信息下,如果什么事都要向他汇报,必然延误军机。



所以黄忠可以独自决定去劫营,张郃、徐晃自然也无须通禀刘备,便能发兵去救黄忠。



“……善。”



“我二人找黄老将军,马将军人少,可先回。”



“去通报一声齐王,就说我等已在前线与魏兵交手。”



三人商议既定,各司其职去了。



第256章 老黄忠阵斩夏侯,锦马超渡河破曹[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