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_第254章 刘备:十年,我等了十年,就为了今天能跟曹操堂堂正正打一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章 刘备:十年,我等了十年,就为了今天能跟曹操堂堂正正打一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退守新息,找到满宠,自责道:



“前不听公言,故有此败。”



“如今兵败将亡,汝南东境尽数全陷。”



“如之奈何也?”



满宠说道:



“关羽世之虎将也,乃万人之敌。”



“今齐军大胜,锐不可当。”



“且一面发书于魏公,一面坚守不战。”



“待魏公援军至后,另行商议。”



曹仁从其言,急差人去魏地求救。



将书呈上给曹操,言道:



“关羽新破了汝南东境,现在新息甚急。”



“惟望魏公急拨大将,来我汝南救援。”



曹操得曹仁书,皱眉道:



“汝南若陷,李翊必对河北发起总攻。”



“届时孤首尾不能相顾,魏国危矣。”



于是,便问众将,谁敢去解汝南之围。



话甫方落,一将应声而出。



“末将愿去汝南,协助曹仁将军,击退关羽。”



众视之,乃虎威将军于禁也。



于禁是曹营军中,地位最高的异姓将军。



也是曹营里唯二有资格独自指挥一个军团的异姓将军。



除他之外,另一个人是张辽。



张辽在白狼山斩踏顿时,曹操曾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他。



张辽便在这次战役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全权指挥独立一军。



而于禁与张辽不同。



张辽那次是因为情况特殊,事发突然。



于禁则完全是靠自己的资历与战功,实打实的磨出来的。



他投靠曹操的时间本身很早,个人能力亦属曹营顶尖。



被评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曹操也称赞他是,“武力既弘,计略周备。”



等于是说于禁有勇有谋。



这样一个能力杰出的人,即使是在曹营也能混到高位。



曹操思考再三,乃同意了于禁的请战请求。



“……也罢。”



“汝南之困,非文则不能解也。”



“只是自关羽威震河北以来,未逢对手。”



“文则须小心应对,不可轻敌。”



于禁拱手道:



“臣定效犬马之劳,解汝南之围。”



曹操大喜,即加封于禁为征南将军。



命他督各路兵马,共计三万人,火速前去解汝南之围。



于禁领命去了。



曹操望着他的背影,长舒一口气,顾谓群臣说道:



“只盼文则能退了关羽,否则孤在北方心不能安。”



要说压力,曹操可谓是自面袁绍以来,第二次感受到压力山大。



趁着李翊北上抚定幽州之时,曹操其实是想趁机来夺取东冀州的。



正是李翊只是率了几十人离开,大军都留在冀州。



守将基本是张郃、高览、徐晃、张辽、黄忠等辈。



兵力充足,将猛多谋。



曹操也不敢轻进,只能先按住阵势,等李翊先出招。



正说之时,人报李翊兴军五万,命张辽、徐晃、黄忠为先锋。



分兵三路,直奔魏国而来。



曹操闻之大惊:



“李翊来的如此快耶!”



眼下南方战事扑朔迷离,北方战场上曹操可不能掉链子。



当下也不敢轻敌,亲自点了五万兵马,来战李翊。



五万对五万,优势怼平。



是年,夏初六月。



魏国东线战场的总司令乃是夏侯渊。



他是接替曹仁的任务,来这里防备齐国大军。



由于已经接到消息说,曹操亲自领兵来援。



所以夏侯渊选择了坚守不战,并命前线城邑,务必严防死守。



撑到曹操大军到来。



李翊整合好大军之后,便开始对魏地发起猛攻。



大军过处,一路连拔数座城邑。



由于魏国与李翊的冀州毗邻着。



所以曹操在东部,修筑了大量城邑,就是为了防止开战时,魏国得不到缓冲。



对此,李翊便下令大军过处,一律围三缺一。



即围住城池三面,留一个缺口,给魏军逃跑的希望。



只要魏军认为有机会逃走,就不会跟齐军死磕。



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追求拔城效率。



靠着围三缺一的战术,李翊军几乎是势如破竹。



连拨数座城邑。



当然了,这些都是小城。



本来就是曹操临时修建,也没指望它们能挡住李翊大军。



无非就是希望它们帮自己拖慢李翊行军的步伐,好给自己准备的时间罢了。



真正的大城,乃是前线夏侯渊所在的馆陶。



李翊差人打听清楚之后,便欲进军。



忽报齐王至!



李翊一惊,即率麾下文武,来谒见齐王。



“臣李翊,参见齐王殿下。”



李翊率先参拜,身后武将齐刷刷跪地,高呼:



“参见齐王千岁!”



“……众卿平身。”



刘备一挥衣袍,笑呵呵地上前,将李翊搀扶起身。



“丞相在北境征战,多经风霜之劳。”



“苦了你也。”



刘备执李翊手,拍了拍,嘉奖他的勤勉。



李翊当即拱手回道:



“此臣分内之事也,大王言之过甚。”



话锋一转,李翊又问道:



“齐王不是在青州么?如何来我河北了,也不通知一声?”



刘备背起手,笑道:



“当初寡人率大军停驻于青州,正是为了观望南北局势。”



“谁若先处劣势,寡人便率军来援哪一边。”



此言一处,众将皆面面相觑。



他们暗想,齐王既然来了我们这边,岂不是说我们是处于劣势的一方?



他们跟随丞相在北方,多有鞍马之劳,并无失地之过。



如今战端方起,已是连克数座城邑。



齐王何太小觑我等耶?



见众人面有愠色,刘备大笑:



“诸位将士不必气恼,非是寡人小瞧尔等。”



“正如丞相所言,河北乃军事重镇。”



“曹魏之根基也,河北破,曹贼失其所倚。”



“况曹操在此,寡人非正面与他一较高下不可。”



徐晃乃出声问:



“那不知关将军那边的战事,进展的如何了?”



由于他们处于更北方,消息肯定是没有刘备那里接受的快。



刘备乃道:



“云长已击败曹仁,夺取了大半个汝南。”



“现在曹仁龟缩在了新城,不敢接战。”



参军徐庶却道:



“可在下却听说,曹操已命于禁率军三万,前去汝南,支援曹仁。”



“如今大王所部,乃齐国最后精锐。”



“尽带至北方,万一南方有变,只恐——”



齐国目前的军团总共分三部。



一部是李翊麾下的河北军团。



一部是刘备手上的王家军团。



一部是关羽手里合徐州本土兵、青州兵、淮南兵的南方军团。



这三支军团是战力最强的。



剩下的兵丁,只能算是预备队。



不到迫不得已,都不可能拉上战场的那种。



所以当刘备被手里的兵,拉到河北之后,徐庶有些担心南方战场。



毕竟刘备的到来,就意味着关羽已经没有后援了。



万一一个大意不小心,遭遇一场败仗。



那手里的兵打完就是打完了。



没有一点容错率可言。



并且南方战场,关系到齐国的领土核心徐州。



一旦使魏军威胁到了下邳这个齐国的政治中心,那么北方的军团不论战况如何,都会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嗯,云长随寡人征战多年,深谙兵法。”



“寡人料他断不会有失。”



刘备相信关羽能够独自应付南方战场。



徐庶则劝刘备保持一个谨慎态度。



“关将军手中兵马,虽有八万。”



“然抚定城邑,尚需留人。”



“万一有变——”



微微一顿,“依在下愚见,还是请大王分一支军出来。”



“拨一万人驻于琅琊,若有差池,也好接应。”



刘备有些不悦,沉声道:



“汝何以小觑吾二弟耶?”



“吾二弟有万夫不当之勇,自随寡人征战以来。”



“战必克,攻必取。”



“前破曹仁,魏兵鼠窜而行,未敢接战。”



“况足足八万人马,何言收不得一小小汝南。”



这……



徐庶一时默然,只向李翊投去一个求助的眼神。



似乎暗示李翊,这时候应该劝刘备分一支兵出来接应关将军的,对吧?



李翊略作沉吟。



心想,曹仁、于禁,对上关羽。



这个剧本他好像在哪见过。



不过人生中许多事情,它并不一定就会按剧本走。



李翊便走至刘备身前,劝慰道:



“……大王,其实元直也是出于好意。”



“吾在北方尚有五万人马,算上大王的军队,足有七、八万有余。”



“依臣之见,可纳元直之计。”



“分拨两万人马出来,一万驻守琅琊,一万驻守济南。”



“如此一来,曹军除了南北两线之外,必不敢对其余郡县发动进攻。”



“我等便能安心应付南北战场,无后顾之忧也。”



其实,刘备就是想堂堂正正的跟曹操打上一架。



为何?



刘备是什么脾气?



当初刚来徐州救陶谦时,在郯县被曹操虐惨了。



可是刘备不服啊。



当时他手上才多少人,你曹操多少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两家有过蜜月期、有过冷战期。



唯独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全面战争期。



刘备等了十年,整整十年。



就是为了等一个跟曹操正面对决,公平竞争的机会。



十年啊,



你知道我这十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刘备心里憋着一口气,结果徐庶说让他分兵,他因此不高兴。



而李翊看出了老刘那点心思。



便换了一种说法,说现在让你分兵,是为了防止曹军从其他郡县搞偷袭。



我们分兵驻扎琅琊、济南,就把战场给堵死了。



老刘你也能够堂堂正正地跟曹操一较高下了。



同一个目的,不同的说辞。



刘备显然更喜欢后者。



“……善,丞相之言,言之有理。”



“寡人且分兵两万,派去琅琊、济南。”



分兵过后,李翊也非常识趣地将大军指挥权交给了刘备。



现在刘备便是北方战场的总司令了。



他当即下令,全军进驻馆陶。



馆陶是魏国边境的第一个重镇,可以算是魏国的门户。



它左傍清河,右边是重要的农田带。



不论是战略位置,还是经济生态位,都十分重要。



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即,玄德下了寨。



召诸将过来商议,说道:



“魏国馆陶,乃魏地门户,粮草积聚之所也。”



“若得此邑,清河沿水之路,可畅通无阻。”



“只是寡人闻馆陶守将,乃魏国名将夏侯渊。”



“此人乃曹操连襟兄弟,作战勇猛,深谙兵法。”



“不知诸位将军,有谁敢为寡人先取馆陶?”



话音方落,众将皆欲欲跃试。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休要与我相争!”



众将士争得头破血流,一度快要拔剑相向了。



毕竟这是齐王刘备亲自来前线。



立了什么功,封赏啥的都能马上兑现。



刘备对这个氛围还是很满意的。



行军打仗嘛,这是他想要的精神气。



“夏侯渊乃魏之名将,依吾看来,须遣一经验丰富的老将。”



“才看是夏侯渊的敌手。”



李翊在一旁说道。



“老将愿往!”



听到李翊的话,一将应声出列。



众人视之,乃黄忠也。



……



第254章 刘备:十年,我等了十年,就为了今天能跟曹操堂堂正正打一场![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