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_第246章 曹操夜梦三马食槽,刘备举国动员兵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 曹操夜梦三马食槽,刘备举国动员兵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人,要粮。



李翊直接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按《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官方的粮食定价,应该是:



——“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



意思就是把一石粮食的价格,控制在三十钱到八十钱之间是最好的。



这对社会各方面都有利。



但由于汉朝绵延了四百年,其粮食价格也存在剧烈的变动。



比如楚汉相争时期,由于受战乱影响,每石粮食的价格来到了惊人的一万钱。



而随着战争结束,“文景之治”的到来,国家又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每石粮食的价格下跌到了每石十几钱左右。



常言道,“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这两种价格都是十分不合理的。



所以在东汉时期,每石粮食的价格,基本在三位数浮动。



但到了汉末大乱,粮食价格则又长期飙升在一千钱以上不下。



至于李翊治下的冀州,粮食价格是多少呢?



答案是三百钱一石。



有人或许会觉得,这个价格是不是太便宜了?



但事实上,每个地区受发展度、政治动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粮食价格均有不同。



一般情况认为,汉代的粮食价格警戒线是每石两百钱左右。



到达这个警戒线时,就说明农业已经出现大面积歉收,发生饥荒的可能性在增加。



而如果粮价超过了三百钱,则说明饥荒已经形成。



如今冀州之所以粮价来到了警戒线以上,就是因为连年的战争,导致人口流失,政局动荡。



李翊虽然已经将冀州的局势基本稳住,但粮价居高不下的问题,仍然没能够得到解决。



思来想去,李翊还是决定与当地的商贾进行谈判磋商。



由政府出面,用“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李翊正襟危坐,肃然说道:



“……诸君皆冀州商界耆宿,仓储丰盈。”



“今冀州既安,州郡已靖,市肆重开,诸公可尽释顾虑。”



“但使粮货流通,国家必以重利相酬。”



“李某断不令诸位义商失望。”



把粮价降下来也很简单,就是让这当地的地主商人们,把粮食大量流入市场就可以了。



粮食一多,价格自然就便宜。



而粮食又一直是商品贸易中的大宗。



国家只垄断了盐铁贸易,以控制市场。



但对粮食则没有太多严苛要求。



光武帝起义之前就曾卖粮。



“……丞相,恕在下斗胆。”



一名身着锦袍,身材肥胖的中年男子起身站起。



“丞相所许之利,不过空口白牙耳!”



“口惠而实不至,使我等无不如坐针毡。”



“若果有诚意,当具文书,明定惠利。”



“岂可徒以虚言相诳,令众商贾寒心?”



一言毕,其余商贾全都屏住了呼吸。



暗叹这老哥还真是勇气可嘉,敢这么和当今的河北一把手说话?



李翊见这商贾言语无状,倒也不恼,反而笑道:



“足下说的有理,我正欲为此事。”



话落,拍了拍手。



一名身穿甲胄的士兵,将一个木盒子摆放在了桌案前。



而里面所摆放的正是满满的盐,食盐!



众商贾眼睛顿时瞪大。



在没有政府的允许下,商人是不许私自贩盐的。



而当李翊提出要给众商人好处时,众人就已经猜到了李翊可能要颁给他们贩盐的许可证。



虽然这会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但比起食盐的暴利,这些根本不值一提。



“诸位可有发觉此盐与其他盐有何不同吗?”李翊问。



“……这是精盐。”



有食货者,立马答话。



精盐已经贩售了快十年了,汉朝各家各户就算没吃过,也该听过。



但出于技术保密的需要。



十年来,精盐贸易始终被麋家所垄断。



这样做的好处是,真的没有哪家诸侯偷学到了精盐技术。



坏处就是,严控保密,导致精盐不能大规模生产。



所以即便老刘的领土已经横跨了大半个中国,依然是精盐与粗盐混着经营。



现在李翊突然拿出来,也是想做最后一搏。



利用“精盐”最后博取一波巨额利润,以此来扫定天下。



即便期间技术泄露,等到那时,天下估计也快一统了。



正好使精盐流入每个百姓的寻常家。



“……本相今特许官盐专卖,照市价加一成予诸公。”



“至于转运何地、售价几何,概不过问。”



“不知诸公意下如何?”



听到这儿,一干商贾眼珠子连连滚动。



丞相的意思,就是由他供盐,商贾们去贩卖。



这样,他们就不是贩卖私盐,而是贩卖官盐了。



商人逐利,李翊肯把食盐贸易下放给他们。



这天大的好处不接,那就当不得头上这个“商”字。



于是商人们纷纷与李翊签下了合作协议。



由李翊以相府出面作保,允许冀州众商贾贩卖私盐。



众商贾需返还利润给相府,同时屡行承诺,投放粮食到市场中去。



时间仅过去一个月,



冀州市场上流动的粮食,已经高达一百五十万斛。



当然了,市场上的粮食都是由政府严格监管的。



不可能轻易流至他国,尤其是隔壁老魏。



由此,



冀州粮价被压了下来,经济也逐渐复苏,蓬勃发展。



……



魏郡,邺城。



是夜,曹操搂娇妻宿于榻上。



偶得一梦,梦见三匹白马,毛色如霜,自西北奔腾而来。



直入曹府马槽争食。



而曹操站在旁边手足无措,任看三马竞食,不能阻拦。



此三马,首马最为年长。



它阴鸷平静,只是撕咬槽边的草料,并未有太大动静。



次马矫健雄壮,它专噬豆菽,眼中泛着青光。



末马幼骏,却踩踏前二马而独吞精饲……



曹操眼看食槽便要被食尽,乃大呼一声,从梦中惊醒。



左右侍妾为曹操所惊,纷纷问:“魏公有何事?”



曹操轻咽一口口水,才发觉自己已经汗透重衾。



乃叱退众侍妾,穿好衣服,准备出门。



正遇着曹丕,曹丕与之见礼,曹操便把自己昨晚做的怪梦跟儿子说了。



问他如何看待这三马食槽的怪象。



曹丕分析说道:



“三马自西北而来,马超起兵作乱,屡犯魏国边境。”



“马腾、马超、马岱,便是三马。”



曹操一时默然,暗觉这解梦似乎哪里不太对。



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便召了群臣来公府议事,谈及到了李翊在冀州大肆筹措粮草的事宜。



曹操认为李翊这是打算进攻了,便问众人对策。



曹丕与司马懿关系甚好,然司马懿却始终只是一个主簿。



曹丕深以为这埋没了他的才能,便趁着这个机会,主动向曹操举贤。



“……父亲,孩儿保举一人,定能退李翊之兵。”



曹操问是谁,曹丕应声答:



“孩儿以为司马仲达能知兵机,巨鹿乃军事要镇。”



“可令仲达,屯兵巨鹿,与李翊相持。”



“李翊必过不得巨鹿防线。”



由于冀州是两家瓜分,虽同处一州,但考虑到两地挨得近。



曹操便叱巨资,在巨鹿等地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司马懿见曹丕举荐自己,并未感到有多惊喜,反而脸上显露出一色惶恐之色。



曹操沉吟良久,挥了挥手,拒绝了曹丕的举荐。



“仲达尚且年幼,不是李翊敌手。”



“还是由曹仁去巨鹿屯兵,方为妥当。”



曹丕见此,急忙争辩道:



“……父亲!仲达深明韬略,善晓兵机。”



“与李翊正逢敌手!”



“父亲昔日常诫儿,举贤任能,当以才德为先,岂可以门第齿序论之?”



“譬如治国,当如沧海纳百川,岂问溪流之远近清浊乎?”



“今以老卒为宝,视少年为草,儿恐此非明主之度也。”



大胆!



曹操见曹丕如此出言不逊,勃然大怒。



司马懿见此,连忙出来,向曹操请罪:



“……魏公息怒。”



“公子只是一时性急。”



话落,又转头看向曹丕。



“大公子,在下认为魏公所言有理。”



“懿不过黄口孺子,岂敢与曹将军争锋?”



“巨鹿乃国之咽喉,非百战之将不能守。”



“曹子孝将军乃沙场宿将,老成持重。”



“使镇巨鹿,可绝李翊觊觎之心。”



“公子垂爱,懿铭感五内。”



“然为国举贤,当以社稷为重,岂敢以一己仕途为念?”



言辞恳切,既保全曹丕颜面,又显得他深明大义。



此以退为进之妙笔,令在场官员无不感慨。



这司马小哥,的确是一个天生的职场老油子。



然曹操见司马懿如此圆滑,心中更加不喜。



便下令,先让曹仁去巨鹿郡守备,严防李翊的突然袭击。



又传命位于上党壶关的曹洪,加强守备,严防马超。



李翊万一发起进攻,肯定会和马超勾连。



虽然曹操已经与刘表签订了同盟协议,可真要打起来。



远在荆州的刘景升,也不可能第一时间伸手顾到河北来。



众人点头称命,喏喏而退。



曹丕也待要退,却被曹操给叫住。



曹操冷声问道:



“……子桓,汝近日似乎与仲达走得甚近?”



“今日当着众文武之面,竟呼你子孝叔叔为老卒耶!”



曹丕一惊,唯恐曹操降罪司马懿,乃赔礼道:



“父亲恕罪,仲达只是与孩儿私交甚笃。”



“孩儿深知其有大才,今日才冒昧举荐。”



“孩儿这般做,也都是为了我魏国着想啊。”



曹丕当然是有私心的。



随着曹植的逐渐长大,在众人面前显露出自己的文采。



这令曹操对他十分喜爱,也让曹丕感到了危机感。



尤其此前李翊还曾当面夸赞曹植的才能,而对曹丕却不予理睬。



所以,曹丕回去后也是一直奋发图强。



又大肆结交党羽。



他所结交的,都是些有才能的后起之秀。



而其中,尤以司马懿能力最为出众,这令曹丕感到十分喜爱。



但曹操却很不喜欢曹丕这样的行为,乃道:



“吾观司马懿鹰视狼顾,非久居人下者。”



“兵权若付此辈,他日必然噬主。”



“吾儿须切记,司马氏。”



“可用其谋,不可授其刃。”



“可使其劳,不可予其权。”



“此乃保我曹氏万世之要诀也!”



曹丕喏喏称是,然心中却不以为然。



暗想司马懿若果真有反心,他怎会看不出来?



即便司马懿真有反心。



魏国的兵权大宗,都掌握着曹氏、夏侯氏将领之中。



司马懿又如何能够夺权?



父亲未免过于杞人忧天了。



曹丕心不在焉地退下,曹操兀自独坐于榻上沉思。



沉吟许久,又下了两道命令。



让汝南李通,加强豫州守备,严防孙氏偷袭。



又命颍川赵俨,筹措粮草,加紧往魏国运送。



同时,又亲自提笔,给荆州刘景升写了一封书信。



信中言道:



——“孟德致景升兄足下:”



“上党已遣曹洪屯铁骑一万于壶关,使其严防马超。”



“南境更布水陆连营于汝南,纵孙权有百万师,亦难越吾之豫土半步。”



第246章 曹操夜梦三马食槽,刘备举国动员兵马[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