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_第334章唐高宗的未来得发光发热!【求月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唐高宗的未来得发光发热!【求月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治可以说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虽然他一直给人的形象都是宽仁懦弱,与世无争的好人形象。



事实也确实证明,他确实是个好人。



可这种好,是基于他已经是个成功者的基础上。



那么,这种好到底是不是真的好呢?



站在李承乾的角度,这种好自然算真的好。



因为历史上的瘸子与胖子斗争失败后,李治作为成功者,并没有对他的两个哥哥采取报复。



甚至还非常优待他的两个哥哥,包括他们的子嗣。



光从这一点,你就不能说李治是个坏人。



但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李治可能也没有那么好。



因为他看似人畜无害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一颗洞察一切的权谋之心。



这可不是胡说。



有历史依据的。



李治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夺嫡,但他巧妙的利用了父子亲情来争取李世民的信任。



例如,李泰威胁他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哪怕是深夜,都跑到皇宫朝李世民哭诉,引发李世民对玄武门之变的痛苦回忆。



你说这样的权谋心机,是一个十五岁孩子能拥有的?



要知道,当时的李泰可谓如日中天。



李承乾被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再加上李世民对他的宠爱,可以说,大唐的太子之位相当于他的囊中之物。



然而,就是这一次告状,让李世民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清醒的认识到了李泰的狠辣。



若让李泰登位,那李治与李承乾必死无疑。



所以,李世民权衡利弊之后,最终选择了李治。



这难道不就是完美诠释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真谛吗?



当然,如果这还看不出李治的权谋之心。



还有一件事。



李世民给身边的大臣说,李治太懦弱了,当不起大位,欲改立蜀王李恪为太子。



假如是瘸子,他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恐怕早就暴跳如雷了吧!



那李治是怎样做的呢?



他在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期间‘终日啼哭’,并坚持每日奏报起居,塑造孝子形象。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清晰的知道李世民的软肋,并利用其软肋,强化自己的存在感。



这种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以及以退为进的隐忍做法,可不是一个十五岁孩子能表现出来的。



所以,即使李治现在年龄还小,李承乾对他也一点不敢松懈,毕竟李承乾深知李世民的尿性。



李泰虽然被他废了,但李世民为了不让他好过,完全可以通过扶持李治来对付他。



“父皇,母后,稚奴今天可乖了,儿臣听香菱说,他醒来都没有哭,真是非常勇敢的小男子汉呢!”



眼见李世民与长孙皇后都一脸错愕的看着自己,李承乾连忙故作无事的夸赞了一句李治。



却听李治有些不好意思地撅着嘴道:“我一直都非常勇敢的.”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旋即亲昵的摸了摸他的头。



看得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夫妻,不禁面面相觑。



特别是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的眼神,犹如钢刀一样冰冷。



心说这逆子到底要干什么?



稚奴才多大啊!



怎么就遭了他的眼?以至于让他这个太子如此算计?



他难道想让朕的嫡子都远离长安吗?



什么狗屁的东宫稳定!



难道东宫稳定就是要让朕当孤家寡人吗?!



此时此刻,李世民真的恨不得宰了这逆子,但他也知道,在李承乾没有犯大错的情况下,他是不可能动得了李承乾的。



而且,他也不可能真的背负杀子的恶名。



毕竟他若背负杀子的恶名,他这辈子的奋斗不都白干了么。



所以,即使他猜到了李承乾的阴险用心,他也硬生生的将心中的杀意按了下去。



却听他冷不防地问道:“你究竟还想怎样?”



“啊?”



李治疑惑地抬头看了眼李世民,又回首看了眼李承乾,奶声奶气地反问道:“父皇是在跟儿臣说话吗?”



“稚奴啊,来,到母后这边来!”



长孙皇后无奈地朝李治招了招手,并没有去看李承乾。



只见李承乾微微一笑,旋即伸手拍了下他的小肩膀,轻声催促道:“快去母后那边,大哥等会儿来找你玩!”



“哦,那大哥一定要教我放这艘海船啊!稚奴也想遨游大海!”李治十分乖巧的说了一句,又看了眼长孙皇后,蹦蹦跳跳地朝她跑去:“母后,大哥跟我讲了好多大海上的故事,可有意思了,我跟你讲.”



看着李治一脸天真的样子,长孙皇后疼爱的摸了摸他的脸,旋即温柔的道了一个‘好’字,便带着李治去了一边。



至于李世民,则一动不动的坐在床边,一脸冷漠地看着李承乾,一言不发。



而李承乾则笑呵呵地走到李世民床边,随手拿起长孙皇后放下的药碗,一边搅动,一边笑看着李世民道:“儿臣有那么可恨吗?父皇怎么用这种眼神看着儿臣”



说完这话,他便舀了一勺汤药送到李世民嘴边。



但李世民根本没有理会他,依旧目光冷冽地看着他:“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父皇在说什么,儿臣怎么听不懂?”



李承乾笑着收回汤勺,疑惑地反问;“难道儿臣不能来看自己弟弟妹妹吗?”



“你还知道你有弟弟妹妹.”



“嘘——”



李世民怒喝还没有落点,李承乾就朝他比了个小声的手势,旋即淡淡道:“稚奴还小,父皇可别吓着他!”



“逆子!”



李世民咬牙切齿,额头十字筋暴突。



紧接着,忽又感觉自己一口气上不来,特别的头晕目眩。



“父皇,您没事吧!?”



李承乾见状,连忙放下药碗,伸手扶住摇摇欲坠的李世民。



虽然他不知道李世民现在是什么情况,但他知道李世民在历史上的死因之一,风疾。



所谓风疾,也就是后世西医判定的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



而这个病呢,几乎李唐皇室的所有人,都遗传了这个病。



不算宗室,只算皇帝,包括李世民在内,唐高宗李治,唐顺宗李诵,唐文宗李昂,唐穆宗李恒等皇帝都患有此病。



所以唐朝年轻早逝的皇帝特别多。



也正因为如此,李治晚年风疾严重,才会让武则天掌权。



毕竟李治当时是皇帝,让臣子来处理朝政,有皇权旁落的风险,但他又不得不选一个人来分担他的政务。



对此,李治的选择其实非常有限。



比如妻子,儿子,信任的太监。



就这三个可供他选择。



而李治肯定也是熟读史书的,对于东汉的十常侍干政,肯定也不陌生。



那么信任的太监,自然就被他排除在了权力分享之外。



至于儿子,那就更不可能了。



有了玄武门之变,又有大哥李承乾,二哥李泰的前车之鉴,他疯了才让自己儿子掌权。



所以,李治最终选择了根基相对浅薄,在当时只能依靠自己,且手腕和心机都不错的武则天。



之所以说武则天根基浅薄,主要还是武则天他爹武士彟死得早,再加上武则天与他的哥哥关系也不好。



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家族做支撑,就没有外戚干政的隐患。



李治自然天真的以为,武则天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自己既然能给她,就能随时随地的收回来。



第334章唐高宗的未来得发光发热!【求月票】[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