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_第242章 龚樰朱霖是朋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龚樰朱霖是朋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次毕竟是在室内,还插着门,没有上次在户外那么紧张。



不过手绢还是那条手绢,魏明怀疑霖姐留下来是专门给自己干这个用的。



如果她平时也用这条,那就简直太爱了。



临走之前魏明又预告了中秋过后的新星音乐会:“到时候我会有一首新歌面世。”



对于新歌朱霖表示很期待,但没力气送他下去了,让他自己走。



魏明心疼姐姐,她肯定也很想要,但隔音条件不允许,只能自己憋着。



回头得再催催雷师傅,要不让所有徒弟集中装修自己的吧,他加钱。



梅文化:我双倍!



两人在华侨公寓碰上了,云云叫了一声“大哥”就赶紧上楼了。



而梅文化则一脸郁闷,垂头丧气,没脸见人。



可恶啊,竟然失败了!



他觉得是那个临街的环境让人太紧张了,所以也想赶紧把房子装修出来,到时候起码有张床。



~



第二天,当雷师傅分别听到两位雇主要求加快进度的要求后,他决定把赵家的那队人分到这两家,反正老赵家不急。



雷师傅还给出了一个最后期限:“国庆我们加个班,应该就能完活儿了。”



魏明心想还有半个月,忍忍就过去了。



今天他又收到了一份香港来的汇款单,他给谭勇麟写的《水中仙》粤语歌词通过了,另外还有国语版专辑的部分销售分红,一共3000港币,阿敏都给他寄过来了。



魏明现在手上外汇又暴涨了不少,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中午跑了一趟荣宝斋,准备再买一件镇店的好画。



这次他直奔主题,到了贵宾会课间后表示自己想买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也可以叫《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这是李可染最重要的山水画代表作,取自伟人《沁园春·长沙》里的诗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其大胆的红色运用在山水画中独树一帜,该画也是荣宝斋最宝贝的几幅画之一。



于经理沉默片刻后,吩咐员工上茶,上好茶,然后就去了库房。



魏明站起来看了看墙上取代齐白石《叶隐闻声花卉工笔草虫册》的几幅画,包括潘天寿的《荷花图》,齐白石的扇面《雁来红》,也都是两位大师作品里精品。



见伙计想给魏明介绍推销,魏明笑道:“画我已经选好了,你们店有没有什么著名的书法作品。”



他最近也在练习毛笔字,想找位大家临摹学习。



“哦,我们这里有启功先生的《临怀素自叙帖》。”



怀素是唐朝大书法家,有“草圣”之称,《自叙帖》是他的代表作。



魏明摇摇头:“草书我还驾驭不了,有没有行书啊。”



他比较喜欢自然洒脱的行书,比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伙计想了想:“原本现存最厉害的行书就在我们荣宝斋,不过已经上交了。”



魏明笑道:“你说的是米芾的《苕溪诗帖》吧。”



“魏老师您也知道啊?”伙计很惊讶。



魏明毕竟有那么一个邻居,学校里还有那么多大教授,肯定是知道一些东西的。



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现存只有两幅书法,一幅《蜀素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幅就是《苕溪诗帖》。



60年代的时候一个东北青年跑到燕京卖画,被荣宝斋以1400元收购。



那时候傻柱的月工资是38块5,也不算太贵,这种一级国宝才相当于傻柱三年工资。



后来荣宝斋鉴定之后确为真迹,然后修复好就乖乖上交国家了,现存于故宫博物馆,魏明前世逛了那么多次就见过一回。



他和伙计正闲扯淡,于经理回来了,手上拿着一幅约半米长的卷轴。



伙计配合于经理把卷轴打开之后,红色依然鲜艳如初,层层山峦扑面而来,直刺魏明眼中。



魏明近距离欣赏着这幅画的细节和题字,感受着大师独特的笔法和墨法技巧。



他太喜欢这红色了,然后摇摇头:“好画,可我要的不是这幅,于经理,荣宝斋不是有两幅《万山红遍》吗,您怎么只给我看一幅。”



于经理笑道:“魏老师果然行家,不过那一幅是非卖品。”



李可染其实画了7幅《万山红遍》,这7幅画大体一致,但又各不相同,除了尺幅,还有题字和布局的区别。



其中头两幅是在广东休养时所画,一幅藏于自己家中,一幅捐给了中国美术馆,魏明此前观展时曾看过,都是三平方尺左右的画幅。



之后李大师在燕京西山八大处居住的时候又画了四幅,两大两小,这次他使用了半斤故宫珍藏的朱砂绘制,颜色更加鲜艳夺目。



小的三平方尺,大的十平方尺。



其中两幅小的,一幅还是李可染自己收藏,另一幅以80块钱的价格卖给了荣宝斋,就是魏明眼前看到的这一幅。



而两幅大的,其中一幅捐给了燕京画院,另一幅李大师应该是自己卖了,后来曾拍出将近三亿的天价。



还有最后一幅,也是尺寸最大的一幅,是64年为了庆祝建国15周年,荣宝斋诚邀李可染绘制的,绝对算是镇店之宝了。



所以除非荣宝斋经营不下去了,否则这种特殊意义的大作肯定是不能卖的。



“真的不卖吗,我可以加钱。”



于经理微微一笑,坚决不卖。



“那好吧,这幅小的多少钱。”魏明只能退而求其次,这一幅长75cm,宽46厘米,除了不够大,艺术造诣绝对不虚,魏明觉得挂在家里非常赏心悦目。



于经理比划了三根手指:“三百美元。”



相当于每平尺一百刀,很贵了,不愧是用来创汇的,是真够狠的,他们对使用外汇的人是一视同仁的。



“行吧,不过于经理您帮我问着点,如果有私人想卖《万山红遍》,我可以收,而且可以出外汇。”



除了魏明手上这幅,现在流通在官方之外的还有一大两小三幅《万山红遍》,如果可以,魏明还挺想都收入囊中的,就为这光彩夺目的红。



于经理心说,您还有外汇呢?就那一本书您吃多久啊?



于经理也知道魏明就是魏什么,毕竟魏明能掏出这么多外汇,总得有个来源,魏明怕对方多想,就透露了一下。



最后魏明花了500美元,把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刚刚看到的潘天寿《荷花图》,齐白石的草虫画《雁来红》也打包带走了,另外还有一幅启功的行书对联。



书法作品的价格远不如绘画作品,启功那幅对联就相当于半卖半送了,毕竟魏明在荣宝斋可花了大钱了,而且还都是外汇。



现在能有这么大手笔花外汇的作家,他算是独一份了。



虽然做成了生意,不过于经理心里也空落落的,魏明买的都是荣宝斋的精品啊,而且有些还是已故画家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以后荣宝斋的宝贝不会都被他买空了吧?



其实魏明也只是挑自己喜欢的,而且荣宝斋卖的东西比较可靠,省掉了他辨别真伪的麻烦,自己也没空满大街瞎溜达去捡漏,所以他喜欢来这里。



魏明把东西先放回华侨公寓,然后才去上班。



包括齐白石的草虫册在让雪姐过目之后就又收了回去,要说安全性,还是一直有人住,还有安保的华侨公寓更让人放心。



哦,刚刚收了几幅画,得给雪姐说一说,有机会再邀请她来赏画。



她赏画,我赏她。



~



下午,东直门中学,放学后,刚刚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的夏琳背着书包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没有朋友,也不想有朋友。



她自认为比较早熟,跟那些思想还停留在小学的同班同学没什么可聊的。



自己跟他们说佐田雅志的日本音乐,他们懂吗?



他们只会跟着电视机瞎哼哼,而她夏琳,她的母亲可是一名女高音歌唱家。



回到家,家里有一个男人,她还以为是妈妈找的对象呢,脸顿时垮了下来。



因为父亲那边成分不好,她爸妈早早就离了婚,她也把原名“王霏”改成了跟母亲姓夏名霖。



但她知道爸妈其实还有感情,只是当年迫于无奈,可现在都时过境迁了,他希望家庭修复,而不希望重组。



倒是母亲夏桂英热情介绍道:“琳琳,这是《燕京晚报》的编辑沙青老师,快过来叫人啊。”



“有什么事吗?”她问。



沙青哈哈一笑,小姑娘还挺有个性,他看了一眼夏桂英。



夏桂英直接道:“你知道中秋举办的新星音乐会吧。”



王霏点了点头,报纸上已经打出广告了,并宣布19号售票。



前些天佐田雅志的演唱会勾起了燕京人对音乐的热情,大把人都盯着这次的新星音乐会,王霏已经做好翘课去抢票的准备了。



妈妈夏桂英继续道:“沙编辑是特地来邀请你参加这场演唱会的。”



“啊?我?让我唱《小草》吗?”王霏心中暗喜,不用抢票了,可以在台上听歌了。



第242章 龚樰朱霖是朋友[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