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寒冬:我的营地无限升级_第三百七十章 禹宗生辰,江夏沦陷,渔猎模式与转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章 禹宗生辰,江夏沦陷,渔猎模式与转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场鸿关之战下来,少说死了七八万掘地境,剩下近十万都被大觉寺俘虏,后续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这十八万人分摊到八个镇,基本无关痛痒,算不上什么,毕竟这都只是他们下辖村级营地的人,哪怕当中包含了不少御寒级,他们也一点都不心疼。



可对那些出人的村级营地来说,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都不要说御寒级,就这十八万掘地境,有哪一个不是各自家里的顶梁柱?



往大了说,这就是十八万个轰然破碎的家庭,由于这次八镇抽调人手极其均匀,几乎覆盖了境内所有村级营地,所以毫不夸张的说,等到消息彻底传开,对九镇下辖所有村级营地,必然是一记无比沉重的打击。



只是这个打击,还需要时间去酝酿。



不过,无论九镇和大觉寺在鸿关东侧怎么打,就是杀的昏天黑地了,对大夏造不成半点影响。



这一点,还是毋庸置疑的。



………………



大夏八年,元月十五,寒元节的最后一天。



“大哥,禹瑶祝你生辰快乐。”



“大哥,禹圣也祝你生辰快乐。”



“禹凝也祝哥哥生辰快乐,先干为敬了!”



摘星殿正厅,四个平均年龄还不到五岁,站起来都没椅子高的小家伙,正围坐在一张小圆桌上。



其中三个年龄较小的,双手捧着一个小酒杯,故作大人姿态,给主座上年纪最大的夏禹宗敬酒。



酒杯里装的明明是乳白色的果浆,三个小家伙却学着大人饮酒的姿态,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还煞有介事的闭上眼睛不停啧嘴,仿佛是真在品味酒液。



“唔……”



“咯咯咯咯…………”



圆桌后方,寒月寒霜等一众侍女看到三个戏精附体的小家伙,肩头耸动,全都在捂嘴偷笑,有少数几个直接绷不住,发出了轻微的笑声。



“咳咳咳……”



跟弟弟妹妹不同,今天刚满五岁整的夏禹宗,对比三个弟弟妹妹,显得很是早慧,他大抵是察觉到侍女都在笑自己了,脸颊微微有些红润,轻咳几声后对着三个小的低声道:“阿瑶阿圣阿凝,大伯母马上就要出来了,你们赶快放下杯子坐好,别被她看到了。”



三个小家伙显然都被抓住了痛点,尤其夏禹瑶和夏禹圣,听到母亲马上就要出来,立刻放下酒杯摆出一副正襟危坐的姿态,随后转头看向大殿后方摘星台的入口,发现根本没人,顿时都气鼓鼓的看向夏禹宗。



“大哥,你这个大骗子,哼!”



夏禹瑶脾气不小,双手狠狠一叉,小嘴嘟的老高。



“阿瑶,你又对大哥出言不逊!”



可她话刚说完,背后就传来一道清冷的女声。



夏禹瑶听到声音,动作飞快的放下交叉的双手,平铺在桌子上面,立刻恢复了表情,直接变身成乖乖女。



夏禹圣也一样,就连夏禹凝姿势都端正了许多,显然大伯母在她心中也是极具威严的。



“这四个小家伙,也就大嫂你治的住了,哈哈。”



李玄灵刚从摘星台走下来,萧宁和萧玉也恰好到了大殿门口,看到四个小家伙被治的服服帖帖,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正是顽皮的年纪,现在不训好,将来要闯祸。”



李玄灵显然有自己的一套育子心得,不过嘴上说的严厉,但走到桌子边,还是一把抱起了夏禹瑶,将她放到自己的大腿上,然后才笑着对两个弟妹道:“快过来坐吧,你大哥和夏川马上就到了。”



萧宁萧玉点了点头,纷纷落座。



“今年寒元节过的真快啊!一眨眼功夫就没了,要不是赶上禹宗的生辰,你大哥和夏川两人,估计还要待在五原不回来。”



李玄灵先示意寒月等侍女将菜端上来,然后才转头与萧宁萧玉两人搭话。



萧宁笑了笑道:“大夏刚增了水产,五原水域关系到很多重要丹药的产出,自然要花大心思经略,大哥和夫君不放心,只能亲自在那边盯着了。”



“不止呢,嫂子,我听说是九镇和大觉寺的战事异常胶着,每天都有新消息传来,大哥和夫君他们,时不时还要去那边亲自盯着,留在五原自然更方便。”



李玄灵点了点头,夏鸿和夏川两人这段时间都坐镇在五原,夏城里的很多事情都是她在负责了,所以她也知道很多九镇和大觉寺的情况。



不过现在明显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她转头看着今天的主角夏禹宗,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笑道:“禹宗今天就满五岁了,等过了明年寒元节,就可以进食兽肉,开始正式修炼了,怎么样,心里是不是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听到进食兽肉,正式修炼这八个字,夏禹宗小小的脸蛋顿时露出一抹振奋,显然是被李玄灵给说中了。



“那大伯母问你,等明年开始修炼了,有没有信心打破武道阁突破掘地境的纪录?”



“有!”



夏禹宗几乎不假思索的给出了回答,脸上满是自信。



李玄灵顿时笑了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现在就能看出来了。



今年刚满五岁的夏禹宗,光靠着吃辅食,气力就已经增长四千多斤了,就按这么下去,明年满六岁之前肯定是能突破到伐木境。



夏禹宗和夏禹凝两兄妹,都是出生就自带圣纹的,修炼天赋必然不会低,等明年一开始修炼,速度绝对突飞猛进,都不用想了。



大夏武道阁,目前突破掘地境最年轻的纪录,是九岁零一个月,以夏禹宗目前展露出来的天赋,打破这个纪录,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



“娘,我也能打破纪录!”



夏禹圣似乎感觉自己有点被冷落了,不服气的开口对母亲示意,他也能打破这个纪录。



李玄灵听到小儿子的话,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古怪。



萧宁萧玉两个婶婶下意识的看了看夏禹圣,表情也变得有些古怪了起来。



夏禹圣现在基础力量就有八千多斤了,照当下这个趋势,估计等不到明年八月就突破到掘地境了,把这个纪录放到武道阁去,那也太欺负人了。



“禹宗,大伯考考你,为什么咱们大夏,一定要满六岁才能进食兽肉,正式开始修炼呢?”



突然,大殿门口传来一道声音。



“拜见领主,拜见司丞!”



寒月寒霜等侍女闻声,立刻都转头对着门口行礼。



李玄灵和萧宁萧玉也都站了起来,看到夏鸿挥手示意她们才重新坐下。



“阿爹!”



“爹!”



夏禹瑶和夏禹圣两人太久没见到父亲了,一个直接跳出了母亲的怀抱,一个从椅子上蹦了下来,同时朝着夏鸿冲了过去。



听到大伯的声音,夏禹宗也激动的站了起来,但他年纪稍长,多少有点长兄的包袱,想起夏鸿的问题,思索片刻后,朗声回答道:“回大伯的话,夏礼修制篇说过,只有满了六岁,五脏经络才算彻底成型,可以吸收兽肉里的能量,用这些能量壮大体魄,所以大夏所有人,都必须要满六岁,才能正式修炼。”



夏鸿此时已经抱着一双儿女走到桌子边了,听到大侄子回答的一丝不苟,脸上除了满意之色,眼神还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



跟在他身后的夏川,听到儿子的回答,脸上也露出了笑意,还不忘给萧宁一个赞许的眼神,显然是在夸她儿子教的不错。



“禹宗回答的不错,等你明年可以正式练武了,大伯亲自教你,就当是你回答正确的奖励,怎么样?”



夏禹宗闻声顿时惊喜的看着夏鸿,重重点头。



他虽然才五岁,但也清楚的知道,整个大夏实力最强的人,就是眼前的大伯,大伯亲自教他练武,这是何等的荣幸,其他小伙伴知道了,怕不是都要羡慕死。



“大哥,六岁的孩子启蒙学武,哪儿用……”



“行了行了,就这样,开宴开宴,正好肚子饿。”



夏鸿直接打断了夏川,招呼众人开宴。



打从十二月初一回五原,夏鸿夏川一直就没有回过夏城,今年连寒元宴都是李玄灵主持的,所以今日这场家宴不光为夏禹宗庆生,也算一家人补过寒元节。



一阵宴饮过后,四个小家伙都闲不住,结伴去侧殿的演武场玩耍,见桌子上只剩下大人,夏鸿也开始询问李玄灵正事了。



“云蛟龙武两军士卒,还有多少没突破御寒级的?”



“云蛟军还差421,龙武军还差409。”



夏鸿闻言眉头先是一皱,思索片刻后才舒展开来。



没记错的话,上次这两个数字,分别是587和562。



他是十月初交代的夏川,让他将武道阁的修炼名额都给腾出来,优先给云蛟龙武两军还未突破御寒级的士卒用,今天是元月十五,满打满算其实也就过去了七十多天,两军各有一百五六十人突破,已经不错了。



李玄灵看出他在想什么,轻声道:“突破御寒级不比掘地境,挨皮膜重塑之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许多士卒都想获得更高级别的战体,所以故意压着,修为想以极限方式突破,这个没有办法,每天能有四到五人突破已经算是极限了,我在武道馆观察过,剩下这八百多人全部突破,最少还要四个月时间。”



四个月!



夏鸿本来舒展开的眉头,立刻又重新凝到了一起。



连一旁的夏川也放下了筷子,低头陷入了沉思。



看到两人的反应,李玄灵立刻就意识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抹好奇,问道:“怎么,九镇战事有变动?”



两人明显都是在嫌士卒突破速度太慢,结合他们一直坐镇五原的情况,李玄灵很轻易就能猜到原因。



看李玄灵好奇,想到她往后还要继续主政夏城一段时间,夏鸿也没打算瞒他,给了旁边夏川一个眼神,示意他给李玄灵说说情况。



夏川心领神会,点头道:“十一月底,鸿关之战结束后,大觉寺只休整了五天,上个月初五,大觉寺就率军攻打峰山大营了,八镇一个援军都没派,江夏镇只象征性抵抗了一下就撤了。



占下峰山大营后,大觉寺一路高歌猛进,连夺江夏十八个村级营地,加上前面的三个,整个江夏全境,已经有一半,都被大觉寺给占了。”



李玄灵听到这番话,脸上顿时升起一抹愕然,脸上满是难以置信道:“四十五天,一半疆域被占?这江夏不是镇级营地么?鸿关一战也就损失两千镇御军,他们还有五千人,不至于败的这么惨吧?”



“大觉寺收买人心的手段,太强了!”



夏川说完这句话,神色变得有些凝重,继续道:“鸿关一战的九镇掘地境俘虏,大觉寺全都给放了,其中就包含大批江夏村级营地的人,这些人回到各自村落后,再碰上大觉寺打上来,基本没人抵抗,甚至有些人直接聚众起义,帮着大觉寺占下村落,全都跟着了魔似的。”



也不能说着魔!



任谁经历了鸿关之战,看到那些人变得刀枪不入的场景,恐怕都很难忘记,更别说之前金壁村,掘地境日间作战的消息,如今也全都传开了。



出现在寒阳之下没事,可以变得刀枪不入,大觉寺这两个手段,对那些村级营地的掘地境,吸引力实在是太强了,哪个看了不心动?



“那些村级营地无一例外,凡被大觉寺打下后,不到两天立刻就会倒戈,很多掘地境直接就投身到大觉寺的大军行伍里,为他们充当马前卒。



截止到五天前,大觉寺麾下的掘地境大军,人数已经高达十五万,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增长,听项梁传信回来说,御寒级现在都超过五百人了。”



听到这话,李玄灵表情瞬间就凝重了许多。



“人数越打越多,这仗还怎么打下去?其余八镇就完全对江夏置之不理了?让大觉寺继续这么发展壮大下去,最后他们同样也要倒霉,八镇不会不清楚吧?”



“当然清楚!”



夏鸿脸上露出一抹笑意,继续道:“可北方三镇离的远,大觉寺这把火,目前还只烧到江夏镇头上,就算江夏真没了,前面也还有中南五镇顶着,未来很长时间都威胁不到他们头上,你说他们会不会管?”



李玄灵脑海中浮现出九镇概图,立刻明白了过来。



“十二月初,江夏就邀八镇镇首来峰山大营议事,可没有一家向他们伸出援手,江夏大概也是看出来八镇的心思了,索性就一路退,前面四十多天,基本没组织什么像样的抵抗,只一个劲儿的收缩防线,把能转移的都转移到了镇城,竟活活让出了一半领土……”



夏川边说边摇头,显然对江夏的做法,很不认同。



夏鸿笑了笑道:“八镇不肯帮忙,他们也是走投无路了,真抵抗又打不过,只能退,我估摸着,他们都在想,大觉寺总归是要人,索性就把村级营地都让给大觉寺,他们只要坚守镇城,江夏就不会亡。”



抱薪救火!



李玄灵脑海中瞬间就浮现出了这四个字。



让出村级营地给大觉寺,看似是弃车保帅,实则是妥妥的资敌行为,大觉寺实力已经这么强了,再让他们继续发展壮大下去,谁还有活路?



“你以为江夏不知道么?”



夏鸿瞬间就看出了李玄灵的想法,反问过后,眸光微微一闪,继续道:“江夏就是在用这种举动,告诉其余八镇,要死大家一起死,除非大觉寺直接去攻打江夏城,那他们就没办法了,否则想让他江夏一家先去跟大觉寺拼命,不可能。”



李玄灵顿时有些语结,不知该如何评价江夏的行为。



“虽然有些无赖,可这个法子确实是奏效了!”



听到夏川的话,李玄灵顿时不解的看向他。



“大觉寺三天前又开始调兵了,不出意外,目标应该是滨江大营,前面一个半月,他们已经丢了鸿关、峰山、龙周三个大营,现在手里只剩滨江和徐阳,滨江大营地处荥河东岸,关系到水域领地,算是江夏的一项重要命脉,若是被大觉寺拿下,就会伤及根本,夏侯章和江应龙都不舍得丢,所以又派人去找中南五镇求援了。”



夏川说到这顿了一下,然后才继续道:“据探子传回来的消息看,这次是江应龙之子,江夏镇首江心凡亲自逐个跑了一趟五镇,应该会有点效果,说不定,真能拉来援军。”



“北方三镇实力强,离的远,作壁上观还能理解,这中南五镇不该这么蠢啊?大觉寺拿下了江夏镇,下一个目标,不就是他们么?”



夏川突然低声反问了一句,脸上满是不解。



李玄灵也满脸困惑的猜测道:“侥幸心理?”



“兼而有之吧!就看五镇这次帮不帮忙了,江夏已经丢了一半领土,要是再丢滨江,剩一个徐阳大营也发挥不出什么作用,最后真得龟缩进镇城自保了!”



“那大哥,咱们什么时候出手?”



夏川终于忍不住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这个问题显然在他心里憋了很久,问出来后,表情先有些轻松,然后才抬头满是期待的看着夏鸿。



“还早的很,不要这么急,北方三镇不动,咱们也不动,我可以给你们透个底,大觉寺这把火,永远也烧不到我大夏头上来!”



听到夏鸿最后那句话,李玄灵和夏川都愣了一下,但很快就领会了意思,眼中既有惊喜又有好奇。



“前面四十多天,江夏一共找五镇求援了两次,全都被拒绝了,都说事不过三,江夏这次要是再求不来援军,也该心灰意冷了,我估计,他们最后大概率会找大觉寺求和。”



“求和?”



夏川闻言摇头道:“江夏孤立无援,大觉寺形势一片大好,怎么可能会轻易罢战?”



夏鸿笑着道:“求和的手段多的是,无非看条件,江夏不是还有一半领土捏在手上么?灭江夏并不是大觉寺的核心目的,他们要的,终归只是人口,而且真灭了江夏镇,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灭了江夏镇,大觉寺当然能收获巨大批量的人口,但也势必会引起其余八镇更大的忌惮,八镇要是动真格组建联军扑上来,大觉寺实力再强也得掂量一二。



李玄灵和夏川瞬间就反应过来了,轻轻点头。



第三百七十章 禹宗生辰,江夏沦陷,渔猎模式与转机[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