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_第354章 交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交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星运里的错》没什么大场景,也不需要CG特效,后期制作就非常快,粗片已经剪出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星运里的错》属于合拍片,中影和青影厂都有投资,这次剧组就安插进来几个国内的工作人员。



比如剪辑师,就有青影厂的剪辑师杨谦,他之前跟曹阳合作了好几部电影了,曹阳用起来也顺手。



杨谦这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会完全按照曹阳的意图剪辑,不像别的剪辑师,认为好的镜头或不合适的镜头,能跟导演吵很久。



可能是早就适应了曹阳“精简”的摄影风格,这次《星运里的错》导演不是曹阳,这让杨谦剪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



主要是工作量增大了很多。



曹阳要是导演,一个镜头很可能只有两到三个备选,并且还没有太多冗余的备选镜头。



但《星运里的错》的导演一段剧情就会拍大量备选的镜头,让演员换不同的表演方式重拍,这无疑增加了剪辑师很多的工作量。



不过,杨谦知道,这才是常态。



像曹阳那样极其精简的拍摄才是个例。



在《星运里的错》粗片出来后,曹阳跟杨谦一起看了几遍,随后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给杨谦说了,让他照着剪就行。



哥伦比亚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



他们联系了世界许愿日的发起组织许愿基金会,跟他们联合起来,寻找一些重症儿童和青少年,跟他们的监护人沟通,方便接下来的动作。



当然,对于重症儿童和青少年,也不是胡乱找的,曹阳不用想就知道,北美这边找的肯定大多数都是白人,并且还要附加一些条件。



曹阳没参与这事,别看这个营销方式是他提出来的,但哥伦比亚聘请了专业的团队负责此事,绝对比他更专业。



更何况,在老美这边参与这种事对曹阳来说,是一种麻烦。



不过,国内倒是可以也跟着搞一下。



不为营销电影,只是借此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



曹阳把这件事给韩总和侯院说了一下,让他们以中影和青影厂的名义,也跟着搞个许愿日活动。



不需要炒作和大张旗鼓,只需要默默做此事就行。



并且叮嘱他们,这个许愿日不是真的为了许愿见明星什么的,千万不要让一些人借机炒作,这只要是为了那些重症儿童和青少年后续的治疗。



曹阳也不让他们特意提自己的名字,以曹阳如今的地位,根本不需要炒作所谓的“善事”来镀金。



侯院问曹阳,要不要给他注册个基金,比如“曹阳慈善基金”之类的,这东西的好处多多。



不明所谓所以的民众,听了这样“高大上”的名字,以为这就是真正的慈善,是为了帮扶底层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其实,呵呵……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还是真正有少量的慈善基金用于做善事的。



不过大多数的性质,从成立之初就不是以做善事为初衷的。



这东西的用途太多了。



嗯,就说老美这边一些所谓的慈善基金设立的目的吧。



一是能减免税。



当个人或企业向慈善基金捐赠时,捐赠金额可以从应税收入中扣除。



通过将资产捐赠给慈善基金,捐赠者可以减少其遗产的规模,从而减少潜在的遗产税。



有些慈善基金成立的目的,就是将其作为遗产规划的一部分,可以让捐赠者在生前或去世后转移资产,同时保留对这些资产一定程度上的控制。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慈善基金的投资收益通常是免税的,也就是说,用基金的名义做投资,收益是不需要交税的。



这也是老美很多大公司的股东都是各种基金的原因。



并且,这种慈善基金还有“可控”的一点是,慈善基金允许捐赠者指定资金的使用方向,甚至可以设立“捐赠者建议基金”,让捐赠者在其生前或死后继续指导资金的使用。



当然,也不是没有限制。



用基金的名义做投资,收益不需要交税,但每年需要分配至少5%的资产用于慈善事业,剩余的资产可以继续投资和增值。



看起来这是为了保障慈善基金的“慈善”性质。



但要是这样想,那就有点高看他们了。



这5%的计算基础包括用于慈善项目的直接支出、管理费用以及赠款等。



看到这个“管理费用”了吧?是不是很熟悉?



第二点,财富传承是设立慈善基金的一个最重要目的。



在老美,许多富豪通过基金会的形式传承财富,既能保障资金需不要缴纳高额的遗产税,又能让子女进入基金会参与管理。



最后一点,社会影响力也是富豪们设立慈善基金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定向资助教育、医疗或科研领域,富豪们可以间接参与公共议题的塑造,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并且,偶尔用基金做些所谓的“善事”,炒作一下,还能提高个人声誉。



其实,在美国,注意,是在美国,有些慈善基金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可以接收一些“匿名”的捐款,这些“匿名”的捐款到了基金的账户,就是“合法”的钱了。



当然,这事肯定不能做的太过火,被盯上了就是大麻烦。



曹阳否了在国内设立基金的建议,侯院哈哈一笑,也没说什么。



国内现在设立基金也算是“时髦”的事,有些知名明星已经学着搞这个了,侯院内心里其实是不太愿意曹阳搞这个的。



作为学院派,也算是体制内的人,搞这些东西迟早会有麻烦的。



既然曹阳拒绝了,侯院也就放心了,他本来都做好给曹阳分析其中利弊的准备了。



《新加勒比海盗》这边,后期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着,最占用时间的,还是CG特效。



这部电影有大量的CG特效,这事急不得,这也是主要看点之一。



贝尔曼带着团队,再一次跟华纳的人进行了接触,《蝙蝠侠》的谈判,要比《小丑》难多了。



哪怕是华纳非常想要曹阳的“名义”,但涉及到差不多两亿美元的投资,并且还是以票房为目的的电影,零点几个百分点都要争论好几天。



反倒是曹阳让贝尔曼提议的,把《小丑》做成合拍片事,贝尔曼只是说了只要做成合拍片,就能直接在华夏上映,不需要占用“进口片”名额。



华纳只是问了一下有哪些公司想要投资。



当听到有中影和曹阳所任职的青影厂之后,就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华纳的想法很简单,一部文艺片,以拿奖为目的,多一个投资人分担投资,那当然是极好的。



不要说是中影和青影厂了,这种不以票房为目的的电影,任何公司来分担投资,华纳都是举双手欢迎的。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部电影票房没大爆。



若是到时票房大爆了,华纳有的是方式方法让电影“亏本”,哪怕是华尔街来了也找不到任何法律上的破绽。



嗯,法律上的。



至于一些看起来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就像国内某部电影,一顶破草帽就要6000美金的报账。



这看起来显然是不合理的,一个道具而已,难道路边摊卖30元人民币的草帽,跟6000美金的草帽拍出来的电影效果不一样吗?



难道观众会注意演员头顶上的那个草帽的价值吗?



当然不会,谁没事会观察这玩意。



第354章 交换[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