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_第528章 《修月鲁般经》,去不去甘肃?(月票加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8章 《修月鲁般经》,去不去甘肃?(月票加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言还记得,这个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在12月21日《人民日报》就开始使用。



今天的时候《光明日报》和一些其他报纸上,也相继出现了运用。



正因为这些报纸上开始运用,所以校验室的众人才会觉得有些慌。



另外一些地方的公共场所,市场商场路牌也出现了这些字。



比如“鸡旦”“仃车”“快歺”这些字。



甚至还有消息,教育部要在明年小学语文,初中语文初中地理,三种教材上使用。



方言知道很快就会有人站出来反对的。



中小学老师,普通民众,还有语言文字专家,书法家。



其中就肯定会有程老。



因为他是华夏书法家协会会员,卫生部老工作人员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首都国画研究会会员,华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杏林书画协会顾问。



就这些名头,他就坐不住。



只不过这段时间肯定是撕逼的阶段,肯定有的单位会用,有的单位不会用,可能会对日常的汉字使用造成一些困扰。



只是方言完全不担心结果,因为事实证明这事就成不了。



只不过,这事儿拉扯了将近十年时间,一直到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才批准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宣布废除“二简字”。



……



在方言用肯定语气分析了这事儿成不了过后,校验室几百号人都认同了他讲的。



现场众人有些慌乱浮动的心思,也都被抑制了下来。



接下来就开始工作了,大家也没人用那劳什子二简字,现场几百号人,就没一个支持那玩意儿的。



中医书里用上里面的那些简化后,直接就变得不能看了。



属于是灾难级别的。



这也就证明了,当初为什么人家老棒子编写《御修医方类聚》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原版汉字,后面不管是日本人自己翻译成日本字,还是从日本字翻译成朝鲜字,越翻译越完蛋,里面的东西牛头不对马嘴。



还好这次借到的是最原始版本,换做他们第二版的日文,翻译起来都够呛。



也不知道是不是冬至午饭吃了国宴的缘故,一下午的时间又发现了三本书,两本是宋代朱肱的《无求子活人书》和《伤寒活人书》。



另外一本是元代的《修月鲁般经》。



后面元代这本,作者真名不详,不过方言看到里面有的药方自己居然看到过。



那是一个金代被称为河间先生的人。



这个人本名叫做刘完素,自号通玄处士,别号宗真子。



出生在北宋大观四年也就是1110年。



是金代著名的“寒凉派”医学家,他也是后面“温病派”的奠基人之一。



背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首。



刘完素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医学理论上,还体现在他的临床实践中。



他善于运用寒凉药物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在治疗伤寒病和温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他的学术思想影响了许多后世的医家,形成了“河间学派”,成为金元时期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



方言怀疑这本书要么是刘完素写的,要么就是他传人写的。



虽然方言自己不是温病派的,但是也看得出来《修月鲁般经》是一本温病派的医书。



里面好多方子还是方言看过的,将其默默的用系统加持后,方言感觉自己对温病一派的理解又加深了。



温病派大师,现在最出名的就是广州的邓铁涛了。



当然了,另外还有四川的张之文。



这位也是首届国医大师之一。



不过影响力还是邓铁涛大一些。



第528章 《修月鲁般经》,去不去甘肃?(月票加更)[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