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_第447章 《易简归一》,京城四大名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7章 《易简归一》,京城四大名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相处这么多天下来,大家都知道方言记忆力相当惊人,只要是《御修医方类聚》里面有的书,他记得住的那都是国内有的。



他记不住的,那就必然是残卷或者是三十五本遗失书之一。



现在这次再次证明,方言记忆力确实好的吓人。



他的阅读量是其他好多上了年纪的医学从业者,都比不了的。



不过嘛,方言当然不能承认了。



要是承认自己可以过目不忘,没准就给他弄去干其他什么工作了。



有些事情大家这么认为是一回事。



你亲口承认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接下来就是誊抄和汇报领导的环节了。



今天这最后一天还能发现这么本书,领导还是很意外的。



主要是想到昨天才发现过呢,这今天又来。



明明上午都没有动静,下午方言一来这好消息就来了。



看来校验室的传说,越发真实了。



其实关于方言带着好运这事儿,赵副院长也是有所耳闻的。



对此他一直保持着观察的态度。



他没有站出来批评众人这不科学。



作为一个老派中医,他可是阴阳禄命、诸家相法、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通通学过一遍的。



虽然未必用的精通,但是这些知识他是一点都不少。



他十五岁开始学医,跟过陶卿,施今墨,萧龙友学习。



这些人都是老派的中医。



施今墨和萧龙友还是当时的京城四大名医之二。



这个京城四大名医可是得到官方认可的。



1935年时,国民政府颁布中医条例,规定对所有从事中医行业的人员进行考核,医术精湛、颇负盛名的这四位中医便作为主考官,负责命题与阅卷,从此便有“京城四医”之称。



其中萧龙友是四大名医之首。



精通阴阳禄命、诸家相法、灼龟五兆、周易六壬。



1924年,国父中山先生带病北上,病情日趋严重,请了众多医生均不能诊断出病因,病情一再加重。



经友人介绍,请萧龙友前去为其诊病。



萧龙友当时只是看了一眼,便判断病之根在于肝。



而且说已无可挽回,非汤药所能奏效,连处方都没开。



萧龙友当时如实向孙夫人宋庆龄告知了病情。



随后中山先生病逝后,经病理解剖,发现其“肝部坚硬如木,生有恶瘤”,证实了所患确系肝癌,萧龙友诊断准确,一时社会为之轰动。



这就是精通此类的厉害之处。



所以他对方言带好运这事儿,现在也是有点相信的。



当然了,作用最大的还是方言本身的实力。



要不是他记忆力这么强,根本不可能一发现就找到对应的书籍。



有了他后,效率才能提高到现在这样。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来,其实应该是和棒子那边差不多。



几万人用上个半年时间,才能够把这些书籍搞定。



而且还不能保证能够完全正确,就比如今天这个抄错的。



谁能想到元朝那三卷残片上去啊?



所以还是方言实力最重要。



赵锡武院长认为这才是方言最大的作用,要不然就算是找到也是抓瞎。



不过走的时候,赵锡武院长还是和方言握了下手。



嗯,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验证试试,看看接下来会不会遇到好事。



这是一个老中医的严谨。



当天下午,这个方子就被抄了下来,这里面的永嘉医派演变,医学理论传承,以及方剂学发展和丰富的临床医案,受到了很高的重视。



大家只要是从业者都能看得出来,这本书的价值不亚于那些方子之类的书籍。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还要高一些。



药方只是提供一个可以供人使用的方子。



但是这本书更像是个六边形战士,全方面的记录了理论,实践。



要不著名的元代翰林院学士,经筵讲官吴澄称:“此书其论益微密,其方益赅备”。



孟济民看过之后,才明白过来自己发现了个什么厉害的书。



这是又能让中医“三因论”基础丰富起来的书籍。



想到自己以后名字会被和这本书一起提及。



孟济民就激动的不行。



这一切都归公于方言的惊人记忆力,要不然这书他还真懒得研究,直接就跳过了。



第447章 《易简归一》,京城四大名医[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