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_第379章 北方澡堂子,赤脚医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9章 北方澡堂子,赤脚医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好距离这里不远就有个澡堂子,环境还不错。



只有大姐夫举着自己的手,说去不了的。



方言表示没事儿,到时候弄个塑料口袋扎紧就行。



这下明晚的泡澡活动,就算是定下来了。



这年头单位里还发澡票,就比如方言他们同仁堂,一个月发两张。



协和稍微多一些,一个月发六张。



70年代京城公共澡堂收费标准,普通池塘澡,一般收费2毛6。



而盆堂因为在单独小房间内用搪瓷浴缸泡澡,一次仅供一人到两人使用,所以价格相对较高,一张票一人5毛5左右。



此外洗完澡后,澡堂中还有搓澡修脚的服务,一项一般是1毛3。



有这种单位澡堂福利的人,去澡堂的次数相对较多,没有这种福利的人,一般都不怎么去澡堂。



一方面是当时家庭洗澡条件有限,若想去澡堂洗澡需要一定经济基础,对于一些收入较低的家庭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另一方面天气降温后,有些澡堂保温条件差,洗澡容易感冒,所以秋冬季一些澡堂生意会下降,有些人可能整个冬季都不会去一次,甚至有的人从入秋到第二年端午期间都不洗澡。



聊完了洗澡的事儿,一家人也没去复习了,难得聚在一起看起了电视。



当晚电视里播放着电影《春苗》。



这影片是讲的赤脚医生的故事。



1968年9月,当时华夏最具有影响力的《红旗》杂志,发布了一篇名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的方向》的文章。



随后被《人民日报》刊载。



赤脚医生的名称开始走向全国。



治疗医生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是农村社员对半农半医的卫生员的亲切称呼。



他们一般是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



主要赤脚医生来源有三部分,一部分是医学世家,一部分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的当地人,另外一部分就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影片对赤脚医生这一职业做出了详细描写,完美表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两脚泥巴,一身粗布衣裳,却有着最纯真最热切为人民服务之心,满足了当时农村大多数群众的初级医护需要。



方言还记得前世调查报告里说,在1977年全国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一度达到150多万名。



一直到1985年,一篇《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登报,赤脚医生逐渐消失。



2004年实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必须经过相应注册及培训考试后,才能以正式名义执照开业。



赤脚医生的历史由此结束。



今年大学里,应该就会见到一批考入大学,且很有本事的赤脚医生。



这些大多数都是医学世家出生,从小就跟着家里人行医,医疗经验相当丰富。



该说不说,这电影拍的还真是不错。



看完了电影之后,赵正义小朋友学医的热情好像又增加了几分。



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天。



一大清早起床,方言就感觉温度又下降了。



打开门来到院子里锻炼的时候,方言发现自己家养的那只猫,被冻得蜷成一团,和两只小狗子挤在一起,看来昨天晚上温度很低,只有小狗子那厚厚的毛发抗住了。



小狸花不得不去挤着取暖。



方言见状,赶紧给他们挪窝,把它们弄到了厨房旁边的杂物房里。



这里面堆的都是一些家里的杂物,在里面倒是比屋檐下暖和多了。



要知道这会儿还是秋天,还没入冬呢。



今天是十一月份第一天,农历九月二十。



立冬要到农历九月二十六。



算起来还有一周时间。



方言弄好这边的事儿后,就开始在院子里练起功来,站了一会儿三体式过后,老娘就开门从西厢房出来了,跟着她一起的还有赵正义。



没有二话,小家伙立马来到师父身边,开始了三体式练习。



事实证明昨天晚上的加练还是很有效果的,今天这三体式终于是对味儿了。



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算是初步达成。



方言接着就开始对小家伙讲起了体内讲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来。



就在方言刚讲完要点的时候,大姐夫赵援朝就从前院走了进来。



一进院子他就对着方言招呼道:



“兄弟,你过来瞧瞧,你姐说她好像发烧了。”



第379章 北方澡堂子,赤脚医生[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