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_第132章 和两位国医大佬谈笑风生(3K)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和两位国医大佬谈笑风生(3K)[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什么?朱老说以后和方言是一家?



听到这句话的人,一个个都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意思啊?



好像发现了很重要的八卦消息啊!



周围人被他们这话吸引了过来。



方言这么个后起之秀,今天本来就很吸引目光。



现在又加上了个名誉南方的五毒医生朱良春,刚才那句话后,两个人的关系呼之欲出。



什么后辈医生能够坐着和朱老拉家常啊?



原来是这么回事。



方言那个对象,称呼朱老为叔公。



所以这小子是借着姑娘攀上了高枝?!



朱老谈话间对方言亲密的态度,更让他们相信了这种猜测。



大家瞬间联想到了黄芪虫藤饮,然后陡然一下就像是明白了什么。



不简单啊!这个方言不简单!



很快周围的人就将消息传播了出来:



“诶,你知道不,那个方言的对象,原来是朱老的侄孙女!”



这话一出,马上就有人搭话:



“好家伙,我就说那个黄芪虫藤饮,怎么看起来一股子五毒医生的味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关门弟子啊!”



周围传来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不过还会是有人提出来:



“不对,我听到方言没有叫师父,还是叫的朱老。”



接着马上有人接过话茬透露到:



“我打听了,方言的师父是西苑医院的陆东华……”



有人问道:



“陆东华?是那个形意拳很厉害的?”



“对,就是那老头。”立马有人附和:



“那老头的医术不怎么行,要说他教出来的徒弟打人厉害我还信,这方言明显不是这一挂的。”



然后就有人反问:



“那你说,方言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根底?”



前者迟疑了下,道:



“唔……不知道!”



周围人全是嘘声,他却说道:



“反正人家肯定不简单,要不然怎么可能被朱老高看?面对那么多医院的邀请,居然直接就用考大学婉拒了?要是换成你们,你不会说考虑考虑?”



听到这话后大家都若有所思:



“对啊!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都是家里有五斗米的。”



接着就连方言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大家的猜测中,逐渐变得高端神秘起来。



要是让他知道了,肯定会感慨,人民群众的创作力和想象力,真是无穷的。



这会儿方言也看出来了,朱老过来就是给他壮声势的,这种场合下能够聊一些家长里短,绝对关系不一般。



加上朱霖对朱老的称呼,周围人看他们的眼神就可以判断出,他们在重新审视。



“良春兄!”这个时候一个五十几岁的中年人走了过来,对着朱老叫出了个很少能听到的称谓。



“希伊兄。”朱良春站起身对着来人拱手。



方言他们其他人见状,也纷纷站起身。



甚至周围还有人看到后,连忙对着他招呼:



“程主任!”



听到这称呼,方言就明白了,这位是某位官方大佬了。



朱老对着方言和朱玲说道:



“我给你你们介绍下,这位是我的老乡程希伊,现在华夏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经络临床研究室的主任。”



还不等方言他们说话,对方就说道:



“我改名字了。”



朱老一怔,问道:



“改什么名字了?”



对方说道:



“程莘农。”



“没事你改什么名字啊?”朱老莫名其妙。



程莘农!?



方言听到这名字微微一惊,脑海里顿时就想起了前世看过的第一届国医资料。



程莘农,原名希伊,第一届国医大师,和朱老一样是江苏人,比朱老小四岁,家中父亲是清末科举秀才,他在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学针灸学的《难经》。



在朱老拜御医为师的第二年,他拜师当地著名老中医陆慕韩为师。



1939年,也就是18岁,他开始挂牌行医开诊所。



同年22岁的朱老名扬沪上后,回南通开诊所。



程莘农以针灸见长。



57年调入京城,担任燕京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教研组组长,同时兼任东直门医院的针灸组长,副主任。



当年京城中能够和针王切磋技术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更是高升,进入华夏中医研究院。



他主持研发的十四经穴点穴法,前世方言也看过一些,他的针灸是专门盯着疑难杂症下手的,比如中风偏瘫,神经性疾病,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简称就是什么难就研究什么。



让国内的针灸对这些疾病的治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因为带出来的都是学生,没有那么多徒弟,所以名声没有郑魁山大,但依旧是一位非常厉害的针灸大师。



要不然也不可能进入第一届国医大师名单中。



朱老指了指方言说道:



第132章 和两位国医大佬谈笑风生(3K)[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