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_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元及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元及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间进入四月,天气已经暖和了起来。



比起春闱时候的严寒,这会儿的殿试可就舒服多了。



而且,殿试的考试大家明显稍微松弛了一些,毕竟自嘉佑二年开始,殿试便不再黜落。



大宋考生得感谢落榜生张元,张元屡屡不中,唯一一次上了殿试,还被黜落,一怒之下,跑西夏去了,帮着李元昊送了大宋一场好水川大败。



哦,这个落榜生张元,便是那个写出‘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的张元。



宋仁宗知道后,知道殿试上黜落对考生的打击太大,于是定下来殿试不黜落的规矩。



不过张元这种玩意他未必就是因为殿试被黜落就去西夏,这种极端利己主义者,他们不会有什么家国观念的,有奶就是娘,便是如此了。



不过对于大宋考生来说,殿试不黜落,倒还真是个好消息。



所以今日殿试,大家看着比会试时候轻松多了。



考生神情颇为闲适,而考官以及现场检查的主事也没有特别的严苛,因为殿试人少,监考人多,所以倒是不怕有人在现场作弊。



所以整体考试过程之中气氛比会试要轻松多了,苏允也是比较轻松的完成了考试。



经过解试、会试的磨练,苏允觉得自己也算是一个考试的小能手了,考完试后,苏允觉得这次大约成绩也应该差不了。



殿试人数少,阅卷难度也降低了不少,所以出结果的时间比解试会试快多了。



解试会试出结果时间大约是一月左右,而殿试只需要十天时间可以发榜。



实际上殿试的阅卷时间估计两三天就出结果了,为什么拖到十天时间才发榜,自然是有诸多考量的。



一是时间宽裕一些不容易出错误,二是排名上可能会涉及一些博弈。



毕竟殿试结果出来了,便会根据排名进行授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殿试是一考定终身。



排名在接下来的官场生涯之中,会一直持续的发挥着难以想象的作用,在大家家世背景差不多的情况下,排名高的进士的升迁速度,会比排名落后的进士要快一些。



比如说初授官便不一样,起步已经拉开了差距,之后在升迁过程之中亦是有些许差异,或许排名高的进士每次就比你多进步一点点,但长期累积下来,差距便很大了。



官场上的升迁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到了一個节点,你若是上去了,那便是海阔天空,若是上不去,可能一辈子也就上不去了。



很残酷,但也很真实。



就像一部网文作品来说,三江推荐是个分水岭,你上去了,你的天地就不同了,你若是上不去,以后想要走到三江作品那样的高度,需要付出的努力可能是十倍!



所以,进士的排名是通过博弈之后的结果。



尤其是现在朝内派系复杂,为政者更是需要仔细考量,仔细探查各方关系之后,在保证大家能够得到最低保障之后,才会公布结果。



不然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不过这与苏允没有太大的关系,反正考完试后,他便算是完成任务了,至于之后的事情,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苏允走出考场,看了一下人间四月天,伸了一个懒腰。



终于特么的考完了!



上一辈子的高考,这一辈子的科举,反正他是不想再经历了。



虽说有矫情的人说什么高考那一年是你当时觉得特别辛苦的一年,但在你余生之中想起来,才明白那才是青春……我呸!



特么天天累得跟狗一样,每天都困得眼睛睁不开,压力大得经常睡不着,面如土色一般,你管这叫青春?



这不就跟伱跟一个打工人说,你看看你,天天996,多么的充实,这才是一个人该过的人生……你猜打工人揍不揍你吧?



别人怎么想的苏允不知道,但他反正是不想再参加考试了。



以后就算是有什么制科之类的,那也是打死不考了,累!



嘿嘿,现在殿试不黜落,再怎么着也算是混了个进士出身了,大宋朝只要中了进士就授官,以后也算是有躺平的资格了。



嗯,最好是什么,就是新旧党党争,然后他们都认为自己不纯粹,然后不给自己要职,这样贬谪也轮不到自己,哈,那这生活可就舒服了。



苏允回了家睡了几天,将这一年多的睡眠都给补足了。



苏允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能够这么勤奋的。



写三国演义、写《孟子集注》、写《四书章句集注》,中间还在太学上课,准备科举,还搞了个年入几十万贯的生意,搬了一次新家。



哈哈哈,辛劳勤奋的小蜜蜂。



不过苏允的悠闲日子也就这几天,因为苏辙已经开始安排订婚的事宜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元及第![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