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_第一百五十三章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今天9k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今天9k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甄时选十分感慨道:“小人当时见苏公子便觉得是人中龙凤,想着几年后必定能够高中,十来年后,定然会跻身权贵之中。



没想到不过短短数月时间,苏公子摇身一变,竟已经是一个经义大家了,小人当时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



苏允见得甄时选一脸的钦佩以及意想不到,顿时有些失笑,道:“这也没有什么,不过是备考科举时候,研究了一下经义,觉得前贤解读圣人之意并达,便试着解说一番。



没想到这书竟是流传出来,让官家看着了,官家给予我这个机会来讲经,实际上我内心亦是惶恐矣。”



甄时选嘿嘿一笑,低声道:“公子别太谦虚了,官家对您极为看重……”



他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官家看您的三国演义不下五遍,您早就简在帝心了,您今日只管大胆的讲,其余的自有官家为您做主。”



苏允闻言一惊,想要起身为甄时选行礼,感谢他透露这个关键信息,甄时选却是一下按住了他的肩膀,低声道:“您别起来,以免引人注意。”



苏允微微吸了一口气,道:“甄中贵,您屡次帮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甄时选连连摇头,道:“我们都是官家的人,官家喜爱的人,便是我们尊敬的人,官家厌恶的人,嘿嘿。”



甄时选脸上露出厉色,那句嘿嘿意味着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苏允忽而想起来皇城司那个特务机构,心道这甄时选大约便是里面的人吧。



后世的人一说起古代的特务机构,第一时间想起来的便是锦衣卫,东西厂,但宋朝的皇城司其实并不亚于锦衣卫。



赵匡胤当时能够黄袍加身,便是利用当时后周没有一个可靠的信息渠道。



当时后周的宰相范质收到消息说辽国联合北汉政权要南下进攻后周,没有办法验证这个消息的真假,所以只能直接安排赵匡胤率领大军北上御敌。



赵匡胤便是利用这个,将军队都抓在手里,随即发起政变,夺了后周的天下。



赵匡胤有鉴于此,于是重建武德司,也即是后来的皇城司。



赵匡胤得国不正,因此心思极为敏感,自然而然,皇城司也借此大肆扩张其势力。



而后来赵光义登基,赵光义得位亦是不正,抢了侄子的皇位,还逼死了侄子,他的内心比起赵匡胤更是敏感,于是皇城司迎来了第二次的大发展。



经过两代帝皇的大力支持,皇城司早就发展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根系扎入朝廷的方方面面。



苏允顿时对这个甄时选既是有些忌惮,又有几分重视。



别看他外表是个小黄门,可能还是个大特务,触手可能触及汴京的方方面面了。



苏允等候了将近一个时辰,外面天色大亮的时候,赵顼带着章惇等人前来了。



之所以说是带着章惇等人,是因为其他的人苏允并不认识。



不过瞧其在赵顼身后的站位,左一应该是王珪,右一当是新任枢密使孙固,而王珪身后的当是蔡确,然后与章惇并排而走的便该是张璪了。



今日是小经筵,除了宰执之外,其余的人都没有来,范围并不大,但并不意味着这场经筵的分量就轻了。



苏允忽而理解了为什么张璪会对自己的出现那么紧张,因为孙固乃是坚定的旧党,他忽而取代冯京为枢密使,这很大程度表达赵顼的态度,现在赵顼又为自己开办小经筵,在某些人看来,政治风向已经在改变了。



不过苏允其实知道,赵顼其实一直都没有改变他的坚持,直到他驾崩,依然在坚持变法改制。



不过苏允忽而想起,之前他听章惇说赵顼生了一场大病,卧床好一段时间,最近才算是好了些。



结合孙固的上台,苏辙的回归,给自己开办小经筵……苏允眉头挑了挑——跟赵顼生病有关系!



苏允又想起,听说历史上赵顼临终前,嘱咐高滔滔召回司马光、吕公著等旧党以抗衡新党,以免孤儿寡母被新党裹挟。



所以,赵顼大病一场,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了信心,因此在做一些准备,防止有一天他突然暴毙,朝政不被新党彻底把控?



苏鱼皱了皱眉头,那赵顼抬举自己,难道真是因为欣赏自己?



毕竟若是做平衡朝政的准备,自己这个连小卡拉米都不算的布衣,自然不在这迫在眉睫的准备之内,所以,大约只是一个展示的风向标?



毕竟赵顼已经提拔了一个孙固,若是再给政事堂塞进去一个旧党大臣,那旧党的力量可能又壮实起来了。



赵顼毕竟还是想要变法改制,若是旧党大臣多了,到时候阻力又很大,所以,抬举一下自己这个小人物,营造一种风向,以敲打新党?



想及至此,苏允顿时心思通明起来。



倒不是他政治嗅觉有多么敏锐,很多事情知道结果,然后倒过来推,大约都能够推得七七八八。



嗯,事后诸葛亮,最是牛逼。



不过却是容不得他多想了,因为赵顼等人进来,苏允立即起身行礼,随后便开始进入经筵讲经了。



因为是小经筵,所以程序什么都挺简略的,甚至都没有给苏允介绍一下在座的是什么人,毕竟苏允只是个小人物,只有把小人物介绍给大人物知道的道理,哪有需要将大人物介绍给小人物认识的道理。



赵顼坐下后,略微端详了一下苏允,然后便示意苏允可以直接开讲了。



苏允心里倒是有所准备的,看着有些草率,但小经筵便是这般。



苏允按照他准备的教案开始讲,他在讲的同时,亦是在观察众人的神情。



赵顼与宰执们虽然坐姿还算端正,但神情各异,有的人若有所思,有的人神情有些不屑,有的人脸上有些赞赏,有的人面无表情。



若有所思的是赵顼。



神情不屑的是……咦,是孙固。



面无表情的是章惇。



咦?张璪脸上的神情是赞赏吧?



不对,这个人为什么会面露赞赏?



或许……这是一种阴险的神情?



苏允有些摸不着头脑,孙固是旧党,理应支持自己才对,毕竟自己是苏轼的侄子啊。



而张璪与苏轼有生死大仇,怎么会对自己一番赞赏,这根本不合理啊!



然而苏允却是猜错了,当他讲完今日的教案之后,赵顼道了一句受教,随后问诸宰执,道:“诸卿觉得如何?”



诸宰执没有人说话,赵顼正待说几句的时候,张璪忽然起身,大声道:“官家,臣聆听苏居正讲这《孟子集注》,此注极为精妙,将圣人所未发之话语尽解矣,这乃是大道之言!



臣建议,将《孟子集注》纳为科举题库之内,此为一事尔。



另一件大事,臣请朝廷追封孟圣人,将孟圣人请入文庙之内,与诸圣并列,且将《孟子》一书列为经部,与《诗经》、《周易》、《尚书》、《礼记》、《春秋》等五经并列!”



此话一出,迩英殿顿时哗然。



众人尽皆错愕看向张璪。



他们自然知道张璪与苏轼的过节,而且还是不同派系,这会儿却是力捧苏允……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珪最为惊愕,瞠目结舌看着张璪。



张璪看到王珪的神情,心情一下子变得极为舒畅起来。



“直娘贼,你不救老子,老子便自救,我之前是得罪了官家,那我现在便顺着官家的心意,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今天9k哈)[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