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_第345章:南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5章:南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样看来!”



“诸夏在域外的分支,只有我齐国发展的最是疲软无能。”



长安城中,



已经长大,完全褪去青涩姿态的吕鹏,正颇为落寞的对自己在长安读书时,认识的朋友如此说道。



何博摇着扇子,一边通过安河大王八的视角,窥探着汉使的行踪,一边不解的看了眼吕鹏:



“怎么突然这么想?”



吕鹏就说,“齐秦二国,都是从战国时代走过来的。”



“现在秦国在西海那边称雄,汉国占据中原,强大繁荣,而我齐国却是……”



说到这里,他发出了一声重重的叹息。



东瀛的物产,



实在是贫瘠。



以前,吕鹏对此还不曾有太大的感觉,



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但等他来到汉朝,



并且了解到齐国过去的荣光后,



吕鹏心中自然难免酸涩。



过去的齐国,是多么美好啊!



国中富贵的人,



会穿着紫色的衣服,



肆意追求自己看中的美人,



临淄城里人来人往,



稷下学宫中学者云集……



但这一切,都已成了过往烟云。



现在的齐人,



已经丧失了很多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



也没有了过往骄傲,与秦互相称帝的资本。



当汉朝要求齐国对自己使用臣子的礼节,叩拜中央天子之时,



齐国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他们不敢效仿当年新夏的使臣拂袖而去,



只能乖顺的跪下,



宣布东瀛田齐这个秦朝手下的漏网之鱼,在几十年后又钻到了汉朝的手心里,成为其附庸。



更令吕鹏悲伤的是,



在意识到国家的衰颓后,



他仍旧没有想到破局改善的办法——



反攻大陆,从汉朝手里夺回齐鲁之地,



这是万万做不到的。



东瀛哪有资本,撑得起这场“收复失地运动”?



但是乘坐船只,继续渡海寻求新的土地,也是艰难。



他面前这位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的朋友曾提到过:



东瀛以东的海域,



是非常辽阔的,



那里的岛屿,是非常稀少的。



没有坚定意志的人,



很难忍受那样的寂寞和漂泊,一直待在船只上,等待那未知的陆地出现在遥远的天尽头。



想到这里,



吕鹏又回忆起,当年东瀛齐国的人,还曾跟新夏的使者有过约定:



那个时候,



新夏刚刚获得周天子的册封不久,还对祖地怀抱着深切的向往和崇拜,



他们的使团经常会来到中原,访问当时并立的七国。



那个时候,



东瀛的齐人很多,还是田仲舟的追随者,他们还没有忘记当年出海寻找新陆地的豪情壮志。



加上齐国仍然存在,还可以成为东瀛的依靠和倚仗,



所以当时东瀛齐人的心态,是很正常,很昂扬的。



两支各奔东西的探索者,就在那个时候相遇,并做出了“相会于天尽头”的约定。



奈何如今,



物是人非。



吕鹏对当初的约定,连想都不敢想了,何况实现它呢?



越是学习,



便越能察觉到自己的无知和弱小。



何博见他这样,便安慰他道:



“何必这般气馁呢?”



“东方不亮南方亮嘛!”



以现在东瀛造船的能力,的确难以远渡重洋,



一旦出海向东,完全就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但飘飘荡荡的往临近的岛屿去,却是可以的。



正好,



南边的类人猿猴太多,



也的确需要诸夏君子的教化。



吕鹏就叹息着说,“南边也不容易去啊!”



“东瀛的北部,还有很多倭人、虾夷存在,他们时常会过来侵扰,让我王难以将国中精力,放在航海之事上。”



第345章:南洋[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