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_第六十四章 吴承恩的雄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吴承恩的雄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就爱电子书] http://m.9atxt.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掌灯时分。吴承恩在堂屋的书桌前挥毫泼墨。



他写的是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十一岁的老贡生吴承恩,有一颗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雄心。



他想做宋时的辛弃疾,本朝的杨博。



奈何,多年科场失意让他青云志不得展。



吴承恩的妻子是弘治初年户部尚书叶淇的曾孙女。叶淇虽去世多年,但叶家在淮安尚是大族。



江南大族家的女婿,只要才学不算太差,都能想法子在乡试中混个举人身份。



奈何吴承恩的老丈人之前卷入党争,在京失势,他这个女婿也就沾不到科场上的光。



嘉靖八年,二十五岁的吴承恩到淮安官学龙溪书院读书。当时他喜好搜集奇闻异事,有了写一部神魔志怪话本的想法。



嘉靖十年,二十六岁的他到江南贡院参加乡试,名落孙山。



嘉靖十三年,二十九岁的他再次参加乡试,再次落地。



嘉靖十六年,三十二岁的他第三次参加乡试,又不第。



接下来他不考了。花了五年光阴,在嘉靖二十一年完成了《西游释厄传》的初稿。



嘉靖二十八年,叶家的一位世交突然发迹,高升了南直隶学政衙门提学副使。



那位世交颇为照顾吴承恩。吴承恩这才能够入南京国子监读书。



在南京期间,吴承恩见到了几十个倭寇攻打大明留都的闹剧。



五十一岁的他义愤填膺,老夫聊发少年狂。又燃起了投笔从戎,定国安邦的雄心。



说来也巧,在国子监排了六年资历,他终于能够进京参加大挑。



此番大挑,他不想当哪个肥县的县丞、主簿,只想到沿海倭寇猖獗的县当一任典史。



典史在大明官职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管着一县治安,没有品级未入流。



但典史虽无品,却又属于“朝廷命官”。因典史乃是吏部铨选,皇帝朱批圈定。



沿海诸县的典史,管着衙役、民壮,有跟倭寇交手的机会。



吴承恩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他不知道,两个偷猴贼正鬼鬼祟祟,进了猪尿泡胡同。



胡同之中,林十三师徒换上了一身夜行衣。这行头是跟北镇抚司那边借的。



林十三手里拎着一个麻袋。孙越肩膀上则背着一个大竹篓。竹篓中则是一堆偷猴所用的物什。



林十三压低声音:“咱们一会儿依计而行。”



孙越颔首:“成。我得报一粪桶之仇!”



二人正说着话呢。突然间,一顶蓝呢大轿停在了吴承恩的四合院门前。轿中下来一个穿便服的男人,他大步进了四合院。



林十三皱眉:“吴承恩一个岁贡生,跟部院大臣有交情?”



太祖开国定下规矩。京中只有皇亲、勋贵、正五品以上且过六旬的老年官员、妇女才可用轿。



永乐朝后,京中正三品以上文官可乘轿,不限年龄。武官严禁乘轿。



正德帝总把“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挂在嘴边。故正德朝及之后,官员皆可乘轿。只不过轿子按品级区分。



蓝呢大轿,如今是朝中部院大臣才可享用的。



林十三压低声音:“咱且罢手。总不能当着部院大臣的面儿偷猴儿。”



“你换下夜行衣,去找轿夫套套话,看是哪位大人物进了吴宅。”



第六十四章 吴承恩的雄心[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